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中国的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99年9月,我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北京与上海等地科学家联手,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测序任务,破译了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标志着我国为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据悉,人…  相似文献   

2.
☆国内▲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 2月12日,继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之后,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这一结果的公布,将对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次会议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盛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从2000年起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国家名义对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杰出…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在全世界率先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工作。这是我国科学家继完成人类基因组1%测序工作、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和“精细图”之后,向人类贡献的第三大基因组研究成果。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科学家利用霰弹法测序完成的最大的生物种基因组,共注释获得了16948个完整基因,7285个基因片断。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推断,家蚕约有两万个基因,其中约6000个基因为新发现。家蚕全基因组有4亿5千万个碱基对,约为人类全基因组的七分之一,略大于水稻基因组,但科研人员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cDNA文库构建到测序和组装“框架图”的所有工…  相似文献   

4.
1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 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据认为,第22对染色体上存在有与神经纤维肉瘤等遗传性疾病有关的基因,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人体基因组计划"的一部分.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最新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将首先从制药、医疗等方面影响人们的生活,但这可能仅仅是冰山的一角。这里就已掌握的信息,为你—— 人类基因组图谱正式发表,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去年6月公布的“工作框架图”相比,最新完成的“新版”人类基因组图谱更准确,对人类遗传奥秘的认识也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特别是了解到人类只有约3.5万个基因,大大少于原先估计的10万个。几乎与此同时,科学家还先后完成了老鼠、果蝇、拟南芥和水稻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6.
2月12日,中、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 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此举成为新世纪之初国际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按计划,此次人类基 因组图谱公布后,各国科学家还将完成极少量剩余的碱基对测序工作,以最终绘成人类基因 组完整图谱,并进一步分析每一个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把这些结果应用到疾病的诊断、治疗 等方面。 继去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公布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人类基因又有了新的发 现。一些研究人员曾预测人类约有14万个基因,美国塞莱拉公司将人类基因总数定在2.6383 万到3.9114万个之间。如果最后确定基因数在这个范围内,如3万个左右,那么人类只比果 蝇多出约1.3万个基因。美国塞莱拉公司测出的序列准确地覆盖了基因组的95%,并已确定了 所有基因的2/3,平均测序精度为99.96%。科学家们吃惊地发现,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存在“ 荒漠”。所谓“荒漠”就是包含极少或根本不包含基因的部分,基因组大约1/4的区域是长 长的、没有基因片段。他们还发现,有35.3%的基因组包含重复的序列,这表明原来被认为 的“垃圾DNA”应深入研究。6国科学家宣布,地球上人与人间99.99%的基因密码是相同的, 来自不同人种的人比来自同一人种的人在基因上更为相似。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学家强伯勤认为,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结果的公布,说明生 命科学已经发展到了更深入的阶段,它将推动基因组测序工作、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技术 的应用,从而推动整个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将对科技发展、经济以及整个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 在人类基因组图谱解析过程中,各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测序和 分析方法。美国塞莱拉公司采用的核心分析方法被称为“霰弹法”,人类基因组计划则采用 了“克隆法”。各国科学家从三女两男五位志愿者体内提取样品,这些志愿者包括一名非洲 裔美国人、一名亚裔、一名拉美裔、两名白人。“霰弹法”是一个高度计算机化的方法,它 是把基因组随机分成已知的片断,然后用数学算法将这些片断组装成毗邻的大段,并确定他 们在基因组上的正确位置。 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先复制更大段的人类基因序列,然后将它们绘制到基因组的适当区域。  相似文献   

7.
由英、美、日等国216位科学家组成的人体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12月1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完整地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确定出该对染色体上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所含的3340万个碱基对的确切位置.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的测定.科学家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这是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又一次突破,是继1859年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理论之后,人类在认知世界方面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8.
这一成果对植物学、农业科学等领域意义重大,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2月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 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拟南芥植株小,染色体数量仅是玉米基因组的二十分之一。 (《经济日报》2000年12月14日)  相似文献   

9.
1 基因时代的结束和后基因时代的来临从 1990年 10月 1日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到 2 0 0 0年 6月 2 6日 ,美、日、英、法、德和我国六国的科学家联合向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 ,用了仅仅 10年时间 ,提前 5年完成了原定到2 0 0 5年 10月才能完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 ,揭开了人类自身生、老、病、死的奥秘 ,人类不但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诊断和治疗疾病 ,彻底地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 50 0 0多种遗传病、多基因病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各种癌症、老年…  相似文献   

10.
水稻基因组测序项目负责人于军教授今天在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表示,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在中国完成之后,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完成图”将于2003年完成。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和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基因组测序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其意义非比寻常。在测序完成后,数据即在网上予以公布,向全世界提供免费下载。《科学》杂志等权威刊物对中国科学家进行的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相继作了报道。与此同时,由于基因测序的成本极高,有人对中国自己独立完成该项目的必要表…  相似文献   

11.
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将在1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正式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包含约1.3亿个碱基对、2.5万个基因的拟南芥基因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拟南芥植物基因组的构成比较简单,仅包含5条染色体。其中第2号和第4号染色体已经在1999年绘制完毕。此次公布的是第1号、第3号和第5号染色体的测序结果以及对整个基因组的进一步分析。 这一成果除对植物学具有重大意义外,对农业科学、进化生物学和分子药物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芝加哥大学基因和细胞生物学助理教授达芙妮·普鲁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项重要成果意味着全世界每一家研究植物基因组的实验室,在未来的进展会变得更迅速、简单和彻底。” 完成对拟南芥基因测序将使科学家能够研究控制基本植物功能的基因,对于改进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非常重要。基因序列中的信息将帮助科学家通过繁育或转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质量,这些改进包括延长农作物的保质期、降低脂肪含量、提高蛋白质含量或使其更加可口等。 这一成果将有助于帮助农作物更茁壮地成长。与其它任何生物体相比,植物含有更丰富的能对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外部威胁作出抵抗反应的细胞。华盛顿大学科学家理查德·K·威尔逊解释说:“与动物有免疫系统一样,植物也有相应的自我保护方式。随着科学家开始了解那些提供保护性蛋白质遗传密码的基因,科学家将把植物改造得不仅能抗病,而且还能抵抗昆虫、风沙和干旱。”这一成果还将帮助科学家破译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了解拟南芥中各个基因的具体位置和功能,将有助于科学家精确地指出相似的人类基因。威尔逊说:“更好地了解基因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将帮助我们了解如何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  相似文献   

12.
1、我国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由江苏省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得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验收,实收亩产超过700公斤,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破译对虾病毒遗传密码。国家海洋局三所和上海基康生物技术公司等单位的科学家成功测定了虾病“祸首”——白斑杆状病毒基因组的全部序列,从而在世界上率先破译了虾病病毒遗传密码。3、中科院金属所在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纳米金属材料室温下的超塑延展…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26日,美、英、德、日、法、中六国科学家同时向全世界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完毕,草图覆盖了基因组97%的空间,数万个基因已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称为继原子弹、人类登月之后第三个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基因经济蓄势待发、将会被视为人类的宠儿而被世人关注,同时它又像瓦特发现蒸汽机一样悄悄地走向世界、服务于整个人类。一个以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消费为基础的生物经济正在加速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国家主席江泽民就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完成发表重要讲话,并向参与1%人类基因 测序的中国科学工作者表示祝贺。 二、我国基因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陈竺等人的“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 化的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研究”和“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基因表达谱研究及其新基因全 长cDNA的克隆”两项人类基因研究,论文被国际权威杂志刊登。金奇等人在世界上率先完成 痢疾杆菌福氏2A-基因组遗传密码破译,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一个最大生物体完整基因组序列 测定。我国科研人员在神经系统遗传病、肝癌、鼻咽癌、白血病、高压血、糖尿病等疾病基 因组研究中取得可喜的进展,20余篇论文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中科院上海生理所贺林等人 定位人类家族性短指基因。 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曹谊林等人运用组织工程研究技术,在动物身体上成功复制人体软骨 、颅骨和肌腱。 四、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韩济生院士等揭开针刺镇痛个体差异之谜,发现中枢八肽胆囊 收缩素(CCK-8)的抗阿片作用是决定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考考你     
1.由中、美、法、日、德、_六国科学家参加的---绘制成功。国际社会对这一重大科学进展给予高度评价,6月26日公布的草图不仅覆盖了_%的基因组,而且85%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 2.人类基因组计划是_年启动的.我国于_积极参加了这一计划。 3 . 2000年6月 28日,江泽民主席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说。人类基因组序列是_的共同财富。 4.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_,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_。是我们…  相似文献   

16.
[基因组研究 ]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首次公布综合东方网 2 0 0 1年 2月 12、13及 14日消息 ,继去年 6月 2 6日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后 ,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美、英、日、法、德科学家于2 0 0 1年 2月 12日共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测定与分析揭示 :人类基因组约由 32亿个碱基对组成 ,包含约 3万到 4万个基因。基因数量只是酵母菌的 4倍、果蝇的 2倍 ,比线虫只多一万多个基因 ,远少于原先的多于 10万个基因的估计。从公布的结果看 ,这第一个被精确测定的脊椎动物基因组图谱给出了以下几方面引人注目的新成果 :第一 ,…  相似文献   

17.
2000年6月26日,参与人类基因级计划(本刊上学年第5期有专文介绍)的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中国6国科学家,向全世界公布了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大突破,标志着人类在认识自身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科学家们认为:肉眼看不见的基因犹如一部生命的“天书”,蕴藏着生命的秘密,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科学家根据人体构造、人的情绪等与基因的密切联系,试图从基因组层面上而不只是单个基因上搞清涉及疾病的所有基因的变化规律。由此孕育出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一伟大的生命科学工程。人类基因组…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 12月15日,针对美国“基因巨头”塞莱拉公司企图利用人类基因组基本信息谋求利益的做法,我国科学家在此间发出声明,坚决反对任何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和手段利用人类基因组信息谋求商业利益。 12月16日,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中科院基因组信息中心暨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杨焕明教授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并将声明正式文本独家提供给中国青年报。 这起在全球科学家中引起强烈反响的风波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中国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如何看待此事?风波的关键人物——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先生,有什么话要对中国读者说? 中国青年报编辑部组织记者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新闻背景 2000年6月,塞莱拉公司和人类基因组国际协作组达成协议,同时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相关论文与数据。但塞莱拉公司一直拖延至今,而且最近与《科学》杂志达成一个协议,主要不合理之处在于:数据不公布于公众数据库,而放在塞莱拉公司的网站,数据库的使用是有偿的。如果用该数据作研究获得了成果,还要和公司共同分享利益,等等。 作为世界上最具实力的以基因序列信息为资本的基因公司,美国塞莱拉公司曾于1998年宣布,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企图迫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下马,达到垄断人类基因组信息的目的。这一企图受到各国政府以及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团体,包括美国参与这一计划的所有研究中心的一致谴责。  相似文献   

19.
目前各公司正在竞相破译全套人类蛋白今年夏天 ,研究人员将完成自达尔文发现进化论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学成果。科学家将宣布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的制作 ,这是破译人类全部十万个基因的第一步。生物学家正准备庆祝生物学界这一革命性时代的到来。然而 ,欢庆之余 ,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的工作才仅仅是一个开端,因为只有弄清楚全部基因的功能后 ,破译人类基因组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要想了解人类的生长发育和得病机理 ,基因组排序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IncyteGenomics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斯科特博士说 :“基因的功能极为强大 ,但最终需要了…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人体第22对染色体密码被破译由美、英、日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不久前破译了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即找出了这对染色体上所有碱基对的准确位置。人体共有23对染色体,碱基对的总数多达30多亿个。第22对染色体是其中最小的一对,上面共有大约6000万个碱基对。破译出它的遗传密码,将有助于找到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破译出人体一对染色体的全部遗传密码,这在世界上还是第一次。法国制成世界最小MOS晶体管法国一家研究室研制成功世界最小的、线宽只有20纳米的MOS晶体管,成为MOS技术器件小型化的先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