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漏掉名数”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 道应用题: 同学们做操,每排占7人,6排有多少人? 学生××上台板演: 7×6=42 答:6排有42人。 教师问:“同学们看,××同学解答得对吗?”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他解答得不完整,少写一个“名数”。教师随手在42后面写上“个”字。 少写名数,我认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是错误地  相似文献   

2.
一、引发兴趣灵活思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此,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来引发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连加应用题”。我出示例题:“同学们做操,小明前面站3个同学,后面站5个同学,这队一共站几个同学做操?”先让学生根据题意上台,边听“健康歌”边表演,以下学生边看边数,每人轮流,明确答案。接着让学生画图列式计算:小明画○,前面站3人画△,后面站5人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照图写数列式:3+1+5=9(个)。最后提问:“1…  相似文献   

3.
动物小学的数学课上,熊猫老师给同学们出了这样一道题:12只小动物排成一队做操,小羊的前面有5只,小羊的后面有几只?大家看了题目后,一个个都认真地思考并解答起来。熊猫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三种不同的算法,于是请三位同学板演。小猴的算法:1.去掉前面的5只,还剩几只?12-5=7(只)2.小羊的后面还有几只?7-1=6(只)(答略)小鹿的算法:1.小羊和它前面的5只,共有几只?5+1=6(只)2.小羊后面还有几只?12-6=6(只)(答略)小兔的算法:1.去掉小羊剩下多少只?12-1=11(只)2.减去…  相似文献   

4.
排队教解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有这样一道题目:放学路上,小军的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小朋友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不能理解题中暗藏的数量关系,往往容易误解成:4+3=7(人)。如果老师只是停留在书面分析上,学生很难接受。怎么办呢?在课堂上,我要学生按题意排队,学生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小军”和7名同学(4名排在小军前面,3名排在小军后面)排队“放学”。问:“路上共有几人?”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共有8人。又问:“有个同学算成4+3=7(人),错在哪里?”“他没有算小军。”学生轻松地列出了算式:4+3+1=8(人)…  相似文献   

5.
算人数     
<正>一年一班在操场上进行广播操排练。17名同学站成“十”字交叉的两行,小华数了数,横行有9人,竖行也有9人,加起来一共18人,怎么多出1人呢?其实,学生的人数还是17人。小华数成了18人,问题出在“十”字交叉队形中站在交叉点的这名同学身上。小华在数横行人数时数到了这名同学,在数竖行人数时又将这名同学数了一遍,这名同学被数了两遍,所以总人数就多出了1人(如下图)。  相似文献   

6.
多少人做操     
放学后,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讨论《数学》第六册(人教版)第36页的思考题:同学们做操。小林站在左起第7行,右起第13行;从前边数是第8个,从后边数是第14个。每行的人数同样多。做操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小新说:“这很容易,从题中可知,同学们做操站成的队形是方阵,方阵从左至右有7+13=20(行),每行有人数8+14=22(人),所以,做操的同学一共有22×20=440(人)。”俊军说:“同学们确实站成了方阵。但是,小林的左边有7-1=6(行),右边有13-1=12(行),加上小林所在的那一行,一共有6+12+1=19(行);小林前面有8-1=7(人),后面有14-1=13(人),加上小林,…  相似文献   

7.
<正>星期天,妈妈带我去商场购物。选好商品等待结账时,我发现结账的人好多呀,结账口排成了一条长龙。我站在妈妈的前面,一起排在队伍的后面,没过多久,我们的后面就又来了几个结账的人。妈妈左右看了看,说:“妈妈来考考你,你来算一算,你前面有7个人,妈妈后面有5个人,我们这排等待结账的队伍一共有多少人?”反正排队也很无聊,刚好可以打发时间,我笑着回答:“好呀!我来算一算。”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小学三年级一次复习时,笔者出示这样一道题:全班48名同学游三峡大坝,坛子岭景点购票须知:个人票每人10元,团体票50人以上,按每人8元收费,问:应该怎样购票?题目一出,学生纷纷举手列式解答,48×10=480(元),老师问一名学生:你是怎样想的?这名学生说:“我们有48人,每人10元,48人乘以10元,等于480元”。老师问:能不能少出点钱呢?学生说:“不能,因为我们只有48人,不够50人以上,不能按每人8元购团体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美术课上     
小许同学因为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所以绘画能力比其他同学强。但他在上美术课时却不能使美术课陈老师满意。每次上课,当他画完一幅画后,就开始动个不停,一会儿与前面的同学说话,一会儿翻弄后面同学的颜料盒,还把旁边同学的洗笔水打翻。陈老师为了帮助他克服这种多动的毛病,每当他画完画就叫他立即上讲台站着,一直到下课。以后,小许一上美术课就怕,磨磨蹭蹭地作画,将画面涂得乱了章法,绘画水平日渐降低,也  相似文献   

10.
跑步比赛     
《数学小灵通》2023,(10):12-13+48
<正>动物园正在进行跑步比赛,8名选手冲刺的速度特别快,连裁判都没有看清是谁获得了胜利。你能通过回放处工作人员给出的线索,推断出选手们抵达终点的顺序吗?4号在5号前面;4号在2号和3号的后面;2号在6号和8号后面;8号不是第一名;7号是最后一名;1号在3号前面;1号在2号后面。  相似文献   

11.
五花八门     
《与众不同》《情景设计》★作者解答★作者解答★读者见解★读者见解芳芳找到了一张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向妈妈打听她怎么会这么胖,妈妈解释说是因为当时芳芳就在肚子里。浙江省嘉兴市章金:芳芳发现了妈妈大啃鸡腿的不雅照片,问妈妈在吃什么。妈妈告诉了芳芳。可是芳芳属鸡呀,所以她大吃一惊!般般点评:其实芳芳怎么会不知道属鸡并不等于鸡呢。我猜芳芳大吃一惊是哄哄妈妈的!广东省深圳市林媛媛:芳芳在玩那种空心木偶人,大木偶的肚子里套着小木偶。妈妈说:这大木偶是妈妈,里面的小木偶是芳芳。般般点评:跟作者解答…  相似文献   

12.
英语听力考试部分一般都包括对话理解和短文理解。做这类题目时,有的同学常常很苦恼,会碰到这样的现象:听力语速这么快,我甚至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已经播完了,怎么办?前面的句子听懂了,出现几个单词没听懂影响整个内容的理解,怎么办?听懂了后面,忘了前面,怎么办?因此掌握正确的听力解题技巧非常重要,它能够就掌握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能够轻松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13.
“学生问他们的老师捷诺:‘你为什么常对自己的解答表示怀疑?’捷诺在地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的知识……这两个圆圈以外的地方就是你我无知的部分,大圆比小圆大,因此接触无知的范围也大,这就是我常常怀疑的原因。’———你对什么起怀疑呢?请以‘怀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知同学是否留心,在话题作文中,无论话题怎样变化,后面的“八字要求”几乎是不变的。很多同学遇到“自拟”和“不限”这样高度自由的字眼,反而不知道怎样做了。下面说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案例](教师出示题目:一条小船坐8人,旅游团租了6条船,这个旅游团共有多少人?)师:谁来解答这道题?  相似文献   

15.
任小平 《甘肃教育》2006,(9B):50-50
一、引发兴趣灵活思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依此,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例题和习题的选择,来引发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例如,教学一年级数学“连加应用题”。我出示例题:“同学们做操,小明前面站3个同学,后面站5个同学.这队一共站几个同学做操?”先让学生根据题意上台,边听“健康歌”边表演.以下学生边看边数,每人轮流.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16.
巧解一例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让李明和王刚上黑板解答,其余同学在作业本上做。题目如下: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驶45千米,行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5小时。返回比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美术教师,我喜欢让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描绘多彩的世界。每次写生结束,我还喜欢和孩子们共同评画、赏画。开始时,大家不愿意把画交给我,他们有的蹲在地上,有的藏在后面,特别是郭鑫同学,常常躲在一旁不作声。记得今年春季的一节美术课上,我和往常一样,让同学到前面来和我共同讲评作业。同学们立刻围了上来,只有郭鑫躲在角落里。当我拿起他的  相似文献   

18.
上次考试的名次排出来之后,名单被写在了教室后墙的黑板上。老师让大家都各自制定一个计划,设立下次考试的名次目标,也就是追自己前一名的人。下次考试追上了,就由前一名的人送书给后面一名的人;没追上,后面一名的人就要送书给前面一名的人。这次考试排在我前面一名的人正好是柳  相似文献   

19.
该不该扶     
户外活动时,明明不小心摔倒了,站在一旁的芳芳无动于衷。老师走过来说:"芳芳,咱们一起把明明扶起来吧。"芳芳却说:"您不是说好孩子要勇敢,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吗?"老师愣在那里,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样解决呢?助人与自助"摔倒了,自己站起来"是多年来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自己战胜困难时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它不仅可以使孩子经受住挫折的考验,也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的意志更加坚强。但这句话主要是表达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由于"芳芳们"的思维是具体、直观的,他们对…  相似文献   

20.
在解题过程中,若能根据题意画出物体运动情景示意图,将有效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高三的一次调研考试中,对如下题目中的第二问解答,考生画出了两种不同情景示意图,产生了两个不同的结果.但该题的结果却是唯一的.问题出在哪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