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融体育与艺术,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在学校体育中发挥着多元价值和作用。新时代教学改革推动下,针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挖掘体艺课程体育+艺术+教育+文化多元融合的属性特征,充分利用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出体育艺术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并对其概念、内涵、改革路径、评价体系构建进行实践研究,力图通过“实战”教学改革发挥高校体艺课程学科交叉融合的最大化课程价值,在“实战化”教与学的路径中塑造高校师生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学科交叉融合承担了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从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研究认为:首先,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将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嬗变历程分为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四个演化阶段。其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样态呈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和自然学科四方面的跨界整合。再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表现为建构服务体育强国导向的引领机制、建构问题牵引的体育学科动力机制、构建以理论为导向的实证研究范式、建构无学科边界的体育学科组织机制、建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建构多元动态的体育学科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最后,基于超学科视角提出创新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新范式、确立体育学非学科化的“超学科”思维、架构“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探索“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实践模式的未来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陈青 《体育学刊》2016,(4):25-29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面对研究对象的变化,特别是民族体育中复杂的身体行为,中华民族体育研究应突破单一研究范式,充分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构建多元研究范式进行学科交叉融合式的研究。旨在克服中华民族体育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单一研究范式的不足,发挥融合自然科学的多元研究范式优势,充分、全面地研究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并借此逐步充实、完善中华民族体育科学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深入,高等院校如何将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成为新的课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具有实践性、户外性、肢体性等课程特点,这使得信息技术与公共体育课程的融合更加具有挑战性。该文从高等院校学科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体育学科足球项目特点,对高校公共足球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公共足球课程信息化教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思想史的视角分析总结世界主要国家体育哲学的学科形成、思想的相互迁移与融合以及对体育学的学科贡献。发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完成了体育哲学学科化的初步建设,并呈现逐渐融合与迁移的学科形态,这些研究为体育学奠定了研究的逻辑起点,为体育意义的阐释提供了多元视角与方法论视域。认为:为突破当前体育哲学的研究瓶颈,应基于全球思想史的演变谱系,明确体育哲学对于体育科学建设真正的价值与作用,积极探寻自身特有的知识类型与核心,从身体知、体认、身体显现论等具身认知范式出发,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元实践哲学”融合,使体育学摆脱无学科知识核心的“洋葱交叉学科”困境,从体育的知识核心——训练学、裁判学、竞赛学延伸并探讨其他支脉命题,以体育新问题、真问题为创新导向,进而为体育学科本身逻辑的锚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王林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12-114,126
从高校体育教学系统的特征入手,归纳出自组织观与建构主义观两者内涵的一致性,提出在促进两种教学观有机融合的基础上,构建高校自组织体育教学系统。建议通过优化教学系统各要素,形成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特质;通过促进师生间交互主体作用,产生自组织教学系统的演进动力;通过揭示高校体育内容的双学科特点,探讨其建构主义教学的双重机制与构建自组织体育教学的多元模式。  相似文献   

7.
吴向宁  汪胜 《体育科技》2023,(5):112-115
体教融合集中体现出新时代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教育理念,未来学校体育也必将成为体教融合的中心与重点。高职体育伴随着高职院校的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正在向内涵建设迈进。研究认为:体教融合下高职体育深度教学的驱动因素在于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定位模糊、体育教学体系建构还需完善、急盼突出课外体育工作亮点,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体育的难点破解需要准确把握目标与方向、体育深度教学贯穿课堂始终、课外体育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优化举措的推进路径将会更加彰显高职的人才培养特色、加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以及聚焦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教结合是体教融合战略的前身,系统回溯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发展的连续各阶段研究,可为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回归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对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中1991—2022年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主题呈波浪式增长,峰值出现于2020年;受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资助最多;载文数量最多的期刊为体育文化导刊;学科视角主要为教育学,文献资料法频次位列第一;核心代表学者为柳鸣毅、刘波和虞重干等人;热点关键词前三为体教结合、体教融合和竞技体育;主题演化包括学理概念、缘起发展、转变融合、政策研究和国际镜鉴等内容。结论 未来应保持对主题的关注度,立足现实国情,积极汲取国际体教融合育人机制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经验,加强多元学科交互与实证范式研究,建立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合作共同体,拓宽我国顶层融合研究的理论边界和深挖我国基层融合实践的微观路径等。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蕴含着对学科能力的要求,学科能力培养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建构我国百年小学体育学科能力分类框架,运用文本分析法对25份课程标准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通过对目标文本的高频词共现分析,阐明小学体育课标4个发展阶段的演进历程及体育学科能力的变革特征,进而进行质性文本分析,从基本能力、综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5个维度建构小学体育学科能力分类框架。研究认为,百年体育课标变迁史彰显了体育学科能力的变革:基本能力始终处于首要地位;综合能力越发重要与丰富;问题解决能力日益凸显多元化;认知能力由外而内走向平衡与多元。我国小学体育学科能力呈现出从单一分离走向多元融合、学生主体性与学科实践性发展并重、不断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不同发展阶段价值取向悬殊的演进特征,并指出要循证体育学科能力的不同维度、关切学生社会情感养成、显化教育可持续发展以及优化课程思政价值引领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1997—2010年与体育师资培训相关的博士学位论文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体育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效用、体育与其它学科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的比较、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能力的培养是美国体育师资培训研究的热点领域。指出:政策扶持、课程决策、多元文化和性教育课程以及职前教学实习是美国体育师资培训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认知活动也越来越需要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进行,而体育教学中的学科融合,则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深化体育教学内涵,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习真正发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以水平一《单脚交换跳短绳》的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体育教学中学科融合对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融合的方法。一、数学学科与体育学科的融合——激活思维的敏捷性数字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多学科协同而产生“美第奇效应”是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主要源泉之一。教育领域中,从“学科中心”转向“问题中心”的课程改革和发展潮 流,实质是多学科协同在“育人”上的“美第奇效应”的形成。价值本多元的体育教育,受知识的制度化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因学科 分化而产生的分裂现象,阻碍了体育教育过程中知识的整体性传授和对其价值的深入理解,难以体现出体育应有的综合教育效益。因此,我国体育 教育改革有必要重新审视体育学科自身问题以及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体育教育的综合功能,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努力,以催生多 学科协同下体育教育的“美第奇效应”。(1)从学科为中心到以人的成长为中心,树立体育学科融合的理念;(2)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发展,拓展体育与 其他学科的协同空间;(3)从单一思维到多维创新,寻绎体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4)从一己之力到有机整合,构建融合的体育课程体系;(5)从 独立研究到协同合作,培养具有学科融合视野的教师。  相似文献   

13.
郭小娟 《中华武术》2023,(6):68-70+83
在以往学习中我们更多强调学科逻辑的建立,忽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的整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给我们带来新思考,如何立足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逻辑,从而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学科知识是育人的基础,实施项目化学习是育人的有效途径。实施小学体育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小学体育学科教学实践,以五育融合理念为引领,宏观把握和整体架构体育项目化学习,建立项目大单元教学,建构以问题为导向的知识结构化教学,形成多元的教学策略,建立学科大概念,形成知识间的紧密关联,创设真实学习情境,能将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用于项目学习中,学以致用,形成可迁移的思维方式,加深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法,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针对学生对体育教学与体育旅游融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体育教学和体育旅游融合非常有意义;希望利用学校有利地形进行体育旅游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登山、骑自行车、徒步观光、攀岩、广西民族传统项目进入体育课堂非常必要。旅游性体育项目是体育教学与体育旅游融合的纽带;应建立多方位的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融合是国家深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亦是新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更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当前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存在“重体育轻健康”“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两张皮”等现实问题。在深入分析其现象背后的致因后,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视角提出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即立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落实体健融合教育、深挖运动项目内涵推进体健融合教育、着眼课的结构深化体健融合教育、基于季节气候和节日主题实施体健融合主题教育、把握突发事件契机进行体健融合教育;紧抓热点焦点、难点痛点事件实施体健融合教育,以期提升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助力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在新商科背景下,以国标为依据,基于OBE理念,选取山西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计了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具有学校统一与专业结合的特点的“学校通修课程+大类学科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三课堂”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地方财经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特点在于:坚持目标导向,课程体系设计聚焦全过程育人;构建专创融合实训实践课程体系,助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坚持多元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几代体育教研员的努力工作下,体育学科的教研工作同其它学科的教研工作一样,形成了民主、开放、多元的教研工作局面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教研工作机制。我们不仅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局面,更要对自身提出新的要求:学会运用教育理论、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学会评析教学案例、学会研究教学专题、学会总结教学经验、学会创造教学风格。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文字编写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指导能力、不断提高学科活动组织能力。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体现在教学研究的工作形式和方法上,本文就体育学科教学研究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表叙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现代体育发展置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简要讨论了出于对体育现象比较研究逐渐形成的比较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路线,阐述了以西方理性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体育所面临的种种异化问题和非西方体育不公平发展机遇问题,提出以多维的视野、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来审视体育现象是比较体育学科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田径运动作为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体育学科主要的授课内容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通过田径运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成长发育以及身体素质的显著提升,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师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实施多元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田径运动,将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跃,对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学科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的参评案例《玩转"木砖高跷",体现合作守规》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一等奖。通过参加此次案例评比活动,笔者收获了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在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注重贯彻"健身育人"的课程理念,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体育教学无痕融合,并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制订合理适切的教学目标,体现体育的多种价值和多元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