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多炊烟     
几多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相似文献   

2.
失落的炊烟     
田平 《教育文汇》2009,(6):59-59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庄和炊烟有着天然的血缘亲情。袅袅炊烟是乡村的心魂,农家人谁能不和炊烟打交道?一日三餐谁也离不开它。  相似文献   

3.
韩爱玲 《现代语文》2002,(12):30-30
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修订本)第三册选了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课本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墟”字的注释为“集市”,笔者以为值得商榷。《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体现了陶渊明平易淡雅的风格,“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绘的应是这样一幅图画:“远远望去,是一片模模糊糊的村庄,从那小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这是多么淳朴、宁静的田园风光,正是这种淳朴宁静深深吸引了陶渊明,使他下决心告别虚伪、嘈杂的官场。而如果把“墟里”释为集市里,则顿感嘈杂之声入耳,破坏了这幅画的宁静和谐,恐非陶…  相似文献   

4.
《孔雀东南飞》一诗叙述兰芝被遣经过一段中,写到兰芝、仲卿迫于焦母封建家长制的淫威不得不盟誓分别时,用“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表达他们的依恋情深。但“依依”当作何解,没注。有人则在是讲解“依依”时,往往引用《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依依”加以佐证,说这是表达夫妻二人情笃爱深,不忍离别的感情。但又语焉不详。考《诗经·采薇》中的这两句本是写戍边士兵远别家室时的季节景象,为士兵出征勾勒的一幅自然景象的国画。这是征人在戍边征战中饱受羁旅之苦,伤离别之情,由眼前回家路上“载渴载饥”的景物回忆来时的风光的。“依依”是写春天里柳条柔弱而随风飘荡不定的样子。后来人们因“柳”与“留”音相谐协,才以折柳相赠来寄托因征战、羁旅离别相思留恋之情。按古文修辞省文用法,往往将“杨柳依依”节用为“依依”,成语中就有“依依惜别”、“依依不舍”的说法,即形容有了感情,不忍离别。《孔雀东南飞》即是此意义,这实际是《采薇》中“依依”的用法的引申发展,它的语源可上溯到《诗经》。但这里的“依依”与《采薇》中的“依依”形容杨柳轻柔飘荡的状貌应该说在释义上不是一回事。它与王维《渭川田家》中的“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之“依依”用法倒是相同的。因此人们错误地直接引用《采薇》中的“依依”来佐证此处的讲解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5.
正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  相似文献   

6.
王黎冰 《教学随笔》2013,(Z1):38-39
<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就是关于炊烟的。炊烟是那么的宁静、纯洁、轻盈、缥缈。因为,它既有古朴敦厚的温柔的一面,又有股超凡脱俗的优雅的一面。有风的日子里,炊烟风雨飘摇;无风的日子里,炊烟则袅袅娜娜、和颜悦色,"微风燕子斜"、"无风不起浪"。而在无云的日子里,它们就是天空中飘浮着的最贴近人们的不肆张扬低调处事的淡色调的云朵。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年年岁岁以至岁岁年年,让炊烟风里来雨里去而又浓浓的经久不散!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极富层次,充满了宁静和平。“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简笔勾勒住所,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木似懂人性,给这简朴生活增添了绿意:榆柳成荫,桃李争艳。诗人让素淡与浓绿交映成趣,搭配协调,描绘出一派和平宁静的近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放眼远眺,昏暗模糊中农家风味的茅舍袅袅地升起的炊烟融入暮霭。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嗳嗳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  相似文献   

9.
“炊烟”这一意象,往往跟村庄联系在一起,它意味着家乡的宁静,家庭的天伦之乐,意味着桃花源般的超然脱俗。然而,本文的作者却抓住炊烟“走散”而它的根却“散不去”的特征,把炊烟描写得富有情感。在写足了炊烟的神韵之后,文章由物及人,巧妙地将炊烟和游子对应起来:“就像我一样走了,走得缠绵悱恻,走得荡气回肠。我知道,这是我和炊烟所无法把握的,因为我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归园田居》中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之句,课本将“依依”一词注释为“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笔者认为此注释欠妥。陶渊明诗歌最明显的艺术风格就是平淡自然,他的《归园田居》是格律诗产生之前诗歌中大量使用对句的一个范例,这些对句不仅具有内在的韵律美,而且词语工整,表现出汉语的语言形式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等对句写来顺势而成,毫不费力,从节奏上、意境上,恰具平淡自然的韵味。“暧暧”注释为形容词“昏暗,模糊”,则“依依”也应理解为形容词,释为具有动词意味的“轻柔…  相似文献   

11.
诗意田园     
一大早醒来,就听见了许许多多的声音,有小孩子的玩闹声,有鸡叫声,有吆喝声,有水流声,还有许多分辨不出来的声音。我迫不及待的拉开窗帘,看到了一片如梦般的景色,窗外,虽然太阳从云层里露出来了,但是村子里还是被一层薄薄的雾笼罩着,有种莫名的神秘感,太阳光透过薄雾慵懒地撒在村落、田野里,虽然不暖和,但是映着房顶上的缕缕炊烟,有种陶渊明诗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看客     
正1.枯叶必须要看到这枚叶子,它壮观的内部即使是一片再普通也不过的叶子——原野的广袤,和沟壑的纵横被浓缩了的火焰与汁水脉系发达,有日落日出,有月光普照甚至田野的房屋幢幢,炊烟依依叶脉中有河流的轰鸣,瀑布的喧响有日午时分田畴的祥和与安谧  相似文献   

13.
背叛炊烟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相似文献   

14.
暑假重读《红楼梦》,对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一段文字颇有感触。香菱自评王右丞诗句“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的“上”字用得最恰当不过。黛玉听了,笑着指教,“上”字原是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依依”两个字化出来的。香菱琢磨一番,点头叹赏,又有所悟,以后作诗,果然令人折服。瞧,这一教一学,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效果还真不错。原因何在 ?明眼人不难看出,黛玉本人深厚的诗文功底是她教诗有方的根本保证。   在大力呼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今天,科学的教学方法日益得到人们…  相似文献   

15.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  相似文献   

16.
一、析“暧暧远人村”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中的描写田园景物的一段。其中“暖暧远人村”一句应该作何解释,尚待研究。随手翻阅手头的几个注释本,发现它们对理解本句很关重要的“远人村”都未作解释。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17.
“怀念”,思念深切的意思。以“怀念”为题写人,多是对已故亲友的思念,言辞朴实,情意真切,读来每每感动人心。眼下就有一篇怀念爷爷的好文章。它出自中学生之手,倾诉的是孙女对逝去爷爷的依依深情,稚子童心,拳拳之意,流溢于字里行间。展读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有一天,炊烟回到村庄。"这是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曲《有一天》的第一句歌词。苏联式的编曲中,手风琴的声音缓慢铺开,随着温暖而舒缓的吟唱,不知道多少饱经了岁月风霜的人会在恍惚间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记忆在眼前次第展开,少了一些动荡年代的血雨腥风,留下的是俄式的歌舞、桌上的西餐,还有白桦林尽头人们的依依回首。那是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那时的人们正努力地从  相似文献   

19.
<正>"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启用了新教材。就语文学科而言,笔者通过对新版教材及其与之相配套的教辅用书的认识、理解,认为在对疑难问题的诠释方面比过去的传统教材有了一定的突破。现仅从新教材里撷拾一二。1.那是“烽烟”而非“炊烟”。王维的名作《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近代学者王国维誉之为“千古壮观之名句”。传统教材将“孤烟”一词注释为“远处独起的炊烟”,而新版教材则释之为“烽烟”。笔者认同,理由是:炊烟轻薄易散,不可能“直”,烽烟则显得粗壮、刚直,符合本诗荒凉、苍茫之情调和意境。2.如何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