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案例通过介绍一名自幼缺乏母爱的大学生由于失恋产生的心理问题,结合心理测验、个人陈述、同学反映及咨询师观察等,对其症状进行评估和诊断,发现其性格孤僻、内向,依赖性强,社会关系单一.采访者在祖母离世后经受失恋,产生了错误认识和负性情绪,心理焦虑、抑郁、自卑,睡眠产生障碍,人际关系不良.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排除精神病与神经症,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矫正来访者错误认知,帮助其重建自信,训练其自我调整和人际交往能力,经过五次心理咨询会谈,来访者心理状况和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适应了新生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中大一新生因宿舍人际交往障碍引发严重心理问题,论文描述心理诊断与心理咨询步骤和环节,并通过与该学生协商,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协助求助者改变认知理念,用放松训练缓解求助者对宿舍生活的焦虑和恐惧,改善其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咨询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因面试紧张、焦虑而产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大三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由于其症状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的程度不是很强烈,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内容没有泛化,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帮助他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和客观评价现实,树立自信心。经过3周治疗,求助者认知方式有了明显改变,对自我发展有了明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王丽 《考试周刊》2008,(7):159-160
情绪困扰是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一例大学生情绪困扰问题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针对性地制定了减少求助者的压力和紧张、消除其情绪困扰、提高有效应对挫折的能力的咨询目标,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使求助者对这一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所领悟和认识,再采用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逐步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最后达到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例因与室友发生言语冲突、大学生活适应不良引发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求助者为大一女生,因与室友产生人际矛盾和适应不良导致情绪焦虑低落,紧张不安,睡眠质量差,学习效率下降.求助者主动前来求助,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希望能够正常地学习、生活.咨询师根据其个性特征和问题的特点采取合理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逐步改善其认知偏差,使其恢复生活自信心,克服了焦虑自卑的情绪,开始乐观坦然地面对学习和生活.通过回访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梁益梦 《中国教师》2009,(Z1):161-162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小曼,在校大学生,因为和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很无助,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某,女,大一学生。父亲查出鼻咽癌后,李某害怕自己得病,对身体健康过分担忧导致情绪不良。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有轻度焦虑,轻度抑郁情绪。诊断为对自己身体过分关注引起情绪不良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放松训练,经过四次心理咨询,求助者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学会以合理的、积极的信念看待问题,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8.
姚俊  董建勇 《考试周刊》2013,(75):193-194
劳教人员吴某,由于盗窃被警方抓获,被送劳教场所。在劳教所期间因为对场所环境的不适应,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咨询师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测试结果诊断为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认知领悟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缓解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描述了一例大学生由于考试挂科这一负性生活事件从而导致社交恐惧的心理问题咨询过程。咨询师对其直接或间接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整,最终使其焦虑恐惧情绪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一位高中生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出现了抑郁、紧张、失眠等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发现与其负性经历和不和谐的家庭有关.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求助者因与舍友发生争吵的现实冲突引发持续的焦虑情绪,导致出现了内容充分泛化的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症状及其相关认知特点,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技术进行干预。经过咨询,求助者的社交焦虑情绪得到了基本解决,社会功能已得到恢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2.
本案例报告了一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大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来访者主诉与母亲的关系问题,咨询师通过搜集来访者的基本资料,个人陈述及咨询师观察,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分析,做出诊断,确定来访者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在与来访者进行沟通协商后,确定了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五次咨询,通过效果评估,咨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一名职高生,由于内心的不合理认知导致出现抑郁的心理冲突而求助。心理咨询师通过资料收集、症状鉴别,确定其心理问题的关键并与求助者共同制定咨询方案,运用认知疗法改变其不合理认知,帮助其恢复正常行为,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际关系焦虑是因人际交往紧张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交往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并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求助者和同学、老师交往时感到困难,害怕交往,甚至和同学产生矛盾,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学习。心理咨询师根据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并辅以合理情绪疗法,达到了的预期的咨询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一例高中生学习动机过强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小白由于一次月考很努力地复习英语却考得比裸考的同学低20分,感觉"我努力了,却没有好成绩",从而觉得失落和无助,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辅之以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进行咨询,使小白认识到是自己的认知偏差、敏感造成了过度焦虑,帮助小白建立新的合理信念,并增强其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消除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吴蕾 《中国教师》2011,(18):77-80
<正>本文报告了对一位拖延作业的女研究生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过程。求助者因学习拖延而倍感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咨询师通过收集整理临床资料对求助者进行心理评估与诊断;根据求助者个性特征与问题特点,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行为疗法对其进行心理帮助。最终通过4次咨询,改变了求  相似文献   

17.
一位高中生因为人际关系敏感,出现了抑郁、紧张、失眠等问题,心理咨询师通过摄入性谈话,发现与其负性经历和不和谐的家庭有关。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重建。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业进步:反之人际交往不良常常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本案记述一名女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出现的问题以及咨询的过程,咨询师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该其进行心理帮助与辅导,咨询效果明显,提高了求助者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一例大学生由错误认知导致的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求助者因错过一次期中测验,认为期末总成绩必然会落后于其他同学,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临近期末考试,出现焦虑、烦躁、情绪低落、失眠,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认知、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孤独自卑、意志薄弱、焦虑压抑、情绪情感不稳定、缺乏自信、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特征,提出了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和解决的方法。通过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加强心理咨询师以及辅导员师资队伍的建设、做好择业与就业指导等途径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