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吸引外资,给予了外资许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可以说,外资在中国的一些领域享受了“超国民待遇“.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日益强劲和外贸顺差骤然激增,取消外资长期享受的“超国民待遇“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五年过渡期满,“超国民待遇“将何去何从?中国政府将给予外资何种待遇?作者通过分析阐述,在文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WTO与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功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资税收优惠政策负载资本吸引与宏观产业政策之基本功能。加入WTO前,吸引外资是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的首要功能取向,在制度上表现为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加入WTO后.税收优惠对于吸引外资的作用已经相当有限,应当以产业政策为基调来制定外资税收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外资实行税收优惠是我国外资法的一大特色。但随着中国引进外资的数量的不断增大,及入世后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化,税收优惠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弊瑞。合理地界定对外资的优势,不仅是优化投资环境的需要,也是中国外资法改革的行政权内容之一。本文提出应通过合理优惠、落实国民待遇、采取多样性和机动性,建立税收优惠的法律机制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引进、轻开发、外商直接投资比重过大、“三资”企业偷税漏税、对外商的现行投资政策过于优惠等问题。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优惠外资控制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在重要行业形成垄断,注意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加强法制建设,对外资实行合理的优惠政策,这样才能达到引进外资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将面临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更多的外资企业将涌入中国市场.我国的外资税收优惠措施将如何面对WTO将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外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存在问题,并对完善我国外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以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优质廉价的人力资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具有吸引力的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在华进行研发投资,外资研发已成为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本土创新能力的影响也备受学者关注。与此同时,区域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单元。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视角分析外资研发对本土创新能力的影响,可知外资研发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机制,主要包括自然介入互动、知识创新互动、技术创新互动、人力资本互动、政府政策互动和中介服务互动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外资研发与区域互动指数评价体系。还将区域创新系统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以区域创新总投入为控制变量,以各项互动指数为自变量,构建互动情况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模型,并利用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地1999—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外资研发的自然介入深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各项互动指数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对此,地方政府在调整外资管理政策时,应该从单纯的吸引外资研发转变为鼓励外资研发与区域创新系统互动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WTO对我国各种制度都将产生影响,税收优惠制度也在影响之列。本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税收优惠制度与WTO协议相关条款的不符之处,分析WTO对我国外资税收优惠将产生的影响,从这些影响中推断出我国外资税收优惠制度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入世后,中国的外资法已根据做出修改,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外资法的完善,应从宏观上确定总体思路,充分利用WTO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及优惠措施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中国外商投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内陆地区外资准入政策制定,对于新时代中国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意义重大,但目前学术界对内陆地区外资准入政策缺乏梳理研究.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外资准入政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内陆区位特征和资源型经济特征是主导山西省外资准入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前者决定了山西...  相似文献   

10.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确定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效益正外溢性和高风险性,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扶持.财税政策对于促进、引导和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高其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财税政策的功能主要在于为企业提供创新动力和持续性的经济激励,并创造良好的共同条件和外部环境.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体描述;重点剖析了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相关制度缺失或不健全、政策引导不足以及创新环境的制约;最后,从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财务制度以及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等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吸引外资流入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利用外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复杂新形势,我们应该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创造更加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商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等出资欺诈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我国引进外资国策的健康实施。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中方企业急于招商引资、信息不灵、追求优惠待遇等,以及相关法律的不完善。建议制定和完善外商投资财产鉴定法律制度,加大对外商出资欺诈行为的刑事制裁。  相似文献   

13.
引进外资已经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大障碍。本文列举了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十大危害:它是我国深陷美元陷阱、人民币被迫升值、引发国内严重通货膨胀和中国经济“自我剥夺”的罪魁祸首;它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内需产业和内地经济的发展,最终将使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为泡影;成为寻租、滋生庞大买办利益集团和跨国公司干涉我国内政的强大力量。它加快了通过掌控产业价值链垄断和支配我国经济的进程,因而成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破坏和谐社会的隐蔽性杀手,并通过挤占民族企业的投资机会成为催生我国泡沫经济的重要因素。外资不仅加剧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且它还通过直接投资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直接掠夺我国自然资源和金融财产,并最终将造成这样一种可怕的前景:即使我国保护本国市场也主要保护的是外资企业,从而使外资支配我国经济的格局永久化。本文的探讨说明,所谓缺乏资金、转移技术和“搅局”中国经济等引进外资的所有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误国误民之论,引进外资对我国经济已是百害而无一利。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必须停止引进外资并回购外资企业;而对那些我国政府没有回购的外资企业,也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使其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二十余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大体可划分为起步、持续发展、高速增长、调整与提高四个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知识和技术外溢、贸易收支和产业成长产生了明显效应。在经济全球化与入世大背景下,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与战略应作如下调整: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优化投资环境;确立“自立发展模式”;创新引资方式;注重利用跨国公司并购。  相似文献   

15.
近代棉纺织业投资策略的中日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2年以前,棉纺织业投资的格局是民族资本和外资共存共荣,此后出现了民族资本被大规模挤出的局面。究其原因,市场环境只是一种外部因素,而内在因素则在于投资策略。通过对近代棉纺织业的投资策略进行中日比较,结果发现,与日厂相比,华厂投资的投机性、盲目性和短视性都很突出。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之一 ,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政策。入世后 ,外商投资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入世后 ,外商投资将呈现的新变化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提出了合理利用外资的对策 ,以利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 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截止到 2 0 0 0年 7月 ,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已达 32 77亿美元 ,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之后 ,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西作为引资的新兴省份,有必要发挥后发优势,更好地利用技术外溢,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力不显著,也就是说FDI在江西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显著.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利用外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机制,本文从建立外资进入的事前评价机制、打造江西特色创新创业文化、财税政策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创业风险投资运作等四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由制造业向服务业尤其是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及其第二产业外商投资持续增长,东部地区及第二产业缓慢下降;独资投资、研发投资与总部经济投资成为趋势。应该继续完善外资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相似文献   

20.
论述在WTO的国民待遇、市场准入、透明度等原则的影响下,福建利用外资也出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福建利用外资的工作应从逐步实行国民待遇、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广开融资渠道、调整的产业结构和加强对WTO相关知识人才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