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一年,青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六学毕业了,他做了一名教文 学的老师。所以,从那时开始,我们应该叫他德皮勒老师。 其实德皮勒非常想去做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 而痴迷的一个运动青年。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拿捏着自已从最新的教育学书籍上学来的方法,德皮勒在自己的学生们身 上试验着。书是麦尔教授推荐的,应该不会错。麦尔教授是他大学选修心理学 的主课教授,是一个有着短白胡子的小老头。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青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了,他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所以从那时开始,我们应该叫他德皮勒老师。其实他非常想去做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一个运动青年。但  相似文献   

3.
冯俊杰 《成长》2007,(3):29-30
那年,青年德皮勒从州立大学毕业,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其实德皮勒很想去做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4年前,他曾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一个运动员,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相似文献   

4.
那一年,青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他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其实,德皮勒非常想去做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运动青年,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相似文献   

5.
那一年,青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他做了一名教文的老师.其实,德皮勒非常想去做一名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运动青年,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师》2004,(11):29-29
青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来到一所学校做了一名教学的老师。他捏着自己从最新的教育学书籍上学来的方法,在自己的学生身上试验  相似文献   

7.
那一年,德皮勒完成了全部学业从州立大学毕业了,他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其实德皮勒很想去做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而执著的一个运动员。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相似文献   

8.
《家教世界》2009,(10):10-11
那一年,德皮勒做了一名教文学的老师。其实德皮勒很想去做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四年前的他曾是那么单纯而痴迷的一个运动员。但是,他的梦想却在生活中成了幻想……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叫德皮勒的青年,他是教文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10.
德皮勒新接了一个班,要在学生身上试验自己学来的方法——“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孩子们纷纷拍起手来.僵硬乏味的面孔立刻鲜活生动。但一个男孩却无动于衷。“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抿紧了嘴唇,表情有些愤怒。一个学生说:“他叫詹姆斯。”德皮勒克制着自己的情绪继续上课……他的情绪被彻底败坏了,慢腾腾地布置了课后的作文题目:幸福。  相似文献   

11.
<正> 德皮勒新接了一个班,要在学生们身上试验自己学来的方法——"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孩子们纷纷拍起手来,僵硬乏味的面孔立刻鲜活生动。但一个男孩却无动于衷。"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抿紧了嘴唇,表情有些愤怒。一个学生说:"他叫詹姆斯。"德皮勒努力克制着,继续上课……他的情绪被彻底败坏了,慢腾腾地布置了课  相似文献   

12.
说起读后感,同学们也许会不屑一顾:不就是读后感吗?是的,就是读后感,也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写好的。请看这一段文字:话说这第二天新老师就来了,韩麦尔先生默默离开了。这天,韩麦尔先生正在钓鱼,炎热的季节有时真的会使人产生幻觉。这不,在韩麦尔先生的耳边,不断环绕着学生痛苦地学着德语的声音,对他而言,就好似被烈火焚烧般痛楚,备受煎熬。深受熬煎的韩麦尔先生收起了鱼竿,决定去看看他的学生们。其实他自己还没有察觉,他鱼竿上的鱼粮早已因为他的分心  相似文献   

13.
今年23岁的麦尔是美国华盛顿一名非常优秀的飞行员,他被美国政府秘密地派到旧金山做一些军事调查。今天,他总算完成了任务,正准备收拾行李回华盛顿。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麦尔想不到飞机竟然失事了。他为了逃生,把这几年调查的资料全留在了飞机上,自己跳了伞。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将要面临一个大考验。麦尔降落在一个森林的边缘上,他走进森林,走着走着,没想到却走进了森林深处。麦尔觉得怕怕的,但还是坚持往前走。麦尔又饿又累。突然间,森林里下起了大雨。麦尔为了避雨,只好顺着小路跑。他不知跑了多远的路,雨渐渐停了,天边出…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实践中,许多受教育者像破罐一样在身心的某个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或深浅或明暗的“裂纹”,这些“裂纹”有时会成为育人者巧夺天工的契机,往往会出现“点石成金”的教育景致;有时也会成为育人者不堪回首的败笔,经常出现的“破罐破摔”后果也让育人者既头痛又无奈。可是在面对“破罐破摔”的尴尬时如何才能实现点“裂纹”成金呢?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许多育人者。最近读到一则名为《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的小故事,才猛然醒悟其中的奥妙——育人者只有用心去呵护“瓦罐的裂纹”,才有可能在“破罐破摔”发生的前后或者因势利导或者悉心点拨,才有可能成功地引导其健康快乐地成长。故事的大意是:德皮勒要在学生们身上试验自己学来的方法,“如果感觉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孩子们纷纷拍起手来,僵硬乏味的面孔立刻鲜活生动。但德皮勒猛地发现一个男孩却无动于衷。“你叫什么名字?”男孩抿紧了嘴唇,表情有些愤怒。一个学生轻轻地说:“老师,他叫詹姆斯。”德皮勒的情绪彻底败坏了。下课后詹姆斯被他叫到了办公室。“为什么不和大家合拍呢?下次不可以。”男孩沉默地点头,只是他的右手始终放在口袋里。课间詹姆斯又惹事了,德皮勒赶过去时,争执已经结束。他全身乱糟糟的,仍把手放在口袋里。...  相似文献   

15.
德皮勒老师听到最特别的一个声音,那是詹姆斯发出的。因为,詹姆斯那天跺脚的声音是最大的,并且眼睛里含着泪。  相似文献   

16.
“眼高手低”,词典上的解释是: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不过,单从字面上看,“眼高手低”也可以理解为“眼界高,做事实”。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倒是应该做一名“眼高手低”的教师。先说“眼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目光会放远一些,勇气和耐力会多一些,他不会因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朱永新教授说:“作为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个追求,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首先,教师不仅要积累经验,还要拥有学识。“…  相似文献   

17.
数学学习离不开做题。有时学生完成了一个长长的解题过程,他为自己的成功而得意,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但是,你一看就发现他的结果是错的。这时,你千万不要毫无顾忌地说:“错了!”你应该与学生一起看看解题过程,平等和气地与他商量。你可以说:“开头做得很好,……这一步也...  相似文献   

18.
有声的语言固然能打动人心,而无声的语言却具耐人寻味的魅力.读罢都德《最后一课》(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每一位读者,谁不在心中深深地、长久地印着韩麦尔先生那痛苦的背影和那无声的手势?——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背影,多么震撼人心的场面!在这“最  相似文献   

19.
“潘小明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真正地交给了学生。”周玉仁教授是这样评价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的。确实,作为当今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大家,潘老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一节课,每一次提问,他的出发点永远是学生。他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如果能经常为学生们想想,那他就一定是一位好老师。而想着想着,老师自己也就提高了。”潘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数学教学。他吃着自己喜爱的葱油拌面,思考着“数学生成教学”,阐述着自己对数学教育的深刻理解,抒写着自己精彩的课堂人生。所有听过潘老师课的人,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究竟潘老师是如何一步步地演绎他精彩的“课堂人生”的呢?从这个个人专辑中,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20.
生命因梦想而存在,无论你伟大,还是平凡。周光明,一名普通的中学物理教师。他的梦想是做个会教书的好老师。二十多年来,他为实现这个梦想不断努力,被宁乡县评为名优教师,被长沙市评为教学能手,2002年成为全国青年骨干教师。周光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默默的支持,那个人就是他的妻子蔡幸华。请看周光明的真情自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