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苏教版高中教材语文必修三中选录了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材中诗歌第三节结尾一句被译为“只是我以悲痛的步履,漫步在甲板上,那里我的船长躺着,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对于其“漫步”一词我认为翻译不够妥帖。  相似文献   

2.
作为美国最伟大的民主诗人、美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美国南北战争的普通战士、反对蓄奴制的“自由土地党”党员,惠特曼当然地写出了颂扬林肯的诗篇《当紫丁香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啊,船长,我的船长》这篇悼念林肯诗章的创作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3.
《哦,船长,我的船长》是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在林肯遇刺之后创作的悼念诗之一,很典型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写作手法。从多种角度对本诗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作者的写作思想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啊,船长!我的船长!》一诗作为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其美学价值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诗的外形、主题、结构、韵律等方面对其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认为语言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言还具有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乃至于世界等功能。人际功能的主要体现形式是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语言,应该也有语言的的人际功能。本文试从语言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和人称系统角度分析著名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  相似文献   

6.
《啊,船长!我的船长!》美学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啊,船长!我的船长!》一诗作为惠特曼的代表作之一,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其美学价值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诗的外形、主题、结构、韵律等方面对其美学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啊,船长,我的船长!》为何这般悲怆深沉安徽宣州市二中秦世新《啊,船长,我的船长!》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瓦尔特·惠特曼为悼念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遇害而写的抒情小诗。诗短言简,一往情深。读完之后,“倒下来了,冷了,死了”的诗句,令人回肠激荡,久...  相似文献   

8.
《船长》是根据维克多·雨果的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改编的。小说中“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在遭遇撞船之险时,挺身而出,果断指挥,使船上的乘客全部脱险,自己却与轮船一起沉人了大海。小说塑造了一个忠于职守、处变不惊、恪守做人之道的船长形象,昭示了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时如何选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瓦尔特·惠特曼是美国十九世纪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集《草叶集》给美国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美国的诗歌达到了世界的水平。《草叶集》表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积极精神,歌颂了民主、自由、平等,充满了勇于探索、敢于斗争的激情,具有乐观开朗的浪漫主义色彩。惠特曼的诗歌,如大海一样浩瀚,豪放而粗扩,在形式上也突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吸收了大量的俗语,  相似文献   

10.
王淑会 《考试周刊》2011,(25):25-25
美国新泽西州肯登镇是十九世纪诗人沃尔特.惠特曼的故居,和费城隔河相望。1819年惠特曼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农民家庭,1825全家迁至布鲁克林,他就读于布鲁克林公学。其父离开农村后,在城里做木工。年幼的惠特曼只读过五六年书,十一岁就外出谋生。他当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高中教材语必修三中选录了美国名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材中诗歌第三节结尾一句被译为“只是我以悲痛的步履,漫步在甲板上,那里我的船长躺着,他已浑身冰凉,停止了呼吸。”对于其“漫步”一词我认为翻译不够妥帖。  相似文献   

12.
船长的高招     
早几年,有一位旅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河客轮出游,被船长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便同船长闲谈:“船长先生,我想你对河中每一处沙滩一定都摸得很清楚吧!”船长在这条号称“老人河”的大河上已经行进了很久,当然会积累不少的经验。可他的回答却十分耐人寻味:“我对河中的沙滩并不全部清楚,因为要把全部沙滩都弄清楚,那只是浪费时间而已。”旅客对船长的回答感到很奇怪:“什么,你说是浪费时间?假如你不知道哪里有沙滩,怎么能领航?”船长像没有听到他的质问,又重复一遍已说过的话:“是的,弄清楚哪里有沙滩是浪费时间,我为什么要在沙滩之间摸索呢?我知道…  相似文献   

13.
《“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试图为我们刻画一位舍己救人、忠于职守的英雄船长形象。但我对哈尔威船长却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个完全有可能救出自己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却选择了死亡,让自己的一身长技长眠于海底。不知道他在随着轮船下沉的同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家人。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过人类的航海事业对一位阅历丰富的船长的需要,以及他的同事、朋友们对他如夏花般灿烂的美好生命的珍视与需要!一个有生的希望不去争取,而去选择自私的死亡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英雄!是19世纪的“英雄文化”害死了他。说什么“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仿佛惟…  相似文献   

14.
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是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一部不朽之作。郭沫若是我国最早接触惠特曼自由诗的诗人之一,受其影响,郭沫若出版了新体诗《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代表,并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竞争和同时爆发的新文化运动中起到急先锋的作用。受惠特曼的影响,郭沫若的诗歌创作思想在诸多方面都与其相似。两位诗人的作品在近代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沃尔特国·惠特曼(1819—1892)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民主诗人。他的诗作《草叶集》表达了他对自由、民主的渴望及对未来美国的信心;而在诗歌的形式上,他大胆地采用自由诗的形式。“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把中国文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船长》一课中写了“诺曼底”号遇险时,船上的人群疯了般逃窜,场面一片混乱。这时,船长和大副有一段简短的对话,对话快结束时船长说:“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语文课上到这儿,我班有个思维活跃的男生提了个问题:“假如真有男人走在了女人前面,船长会不会真的开枪打死他?”  相似文献   

17.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1819-1892)是19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他耗其毕生精力撰写了巨著《草叶集》(Leaves of Grass).诗歌中诗人用一反传统的语言、形式和独特的风格写下了在美国前无古人的雄浑、清新的诗篇.本文从艺术创新的角度,对惠特曼《草叶集》的语言、诗体、对句法、目录诗、意象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读者能够全面的、深层次的理解《草叶集》.  相似文献   

18.
船长的高招     
一位旅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河客轮出游,被船长高超的技艺所折服,便同船长闲谈:“船长先生,我想你应该对河中每一处沙滩都很清楚吧?”  相似文献   

19.
《“诺曼底”号遇难记》说的是“诺曼底”号邮船被“玛丽”号重创后沉没,船长在指挥其他人成功逃生后,与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也许正是由于选择了壮烈殉职,哈尔威的形象才显得更加高大。然而,笔者认为他不是真的英雄,他的生命不该就这样结束,他也没有真正做到忠于职守。在生命与责任之间,他看似选择了责任,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哈尔威船长在放弃生命的同时,也放弃了责任:放弃了一位父亲、丈夫、儿子对家庭应负的责任,放弃了一位船长对全体船员应负的责任,放弃了一位公民对国家、社会应负的责任。他本可以活下来,继续为社会担道义,为航海尽…  相似文献   

20.
正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美国杰出的诗人。惠特曼在诗歌形式上大胆革新,创造了"自由体"的新形式。《草叶集》收入惠特曼一生的诗作,反映了美国社会的风貌,是对大自然和人生的豪爽奔放的赞词,也是充满斗争激情的民主颂歌。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描写拳击家、斗牛士、猎人等,身临暴力威胁、处于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