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高,已经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制约.提出了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自主创新之路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面对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主要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了未来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了部署,以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本文从借鉴的角度,总结分析了主要国家未来科技发展规划的目标、重点任务和领域以及保障措施,最后提出了对中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政策及法律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政策的出台与科技立法的完善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有力保障,法律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而科技政策又是科技立法的基础,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受法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政策与科技立法的发展情况,针对如何规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以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与保护等科技创新活动,阐述了科技立法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对科技创新的保障作用,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律环境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近10年来,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面向21世纪的科技发展计划。出于国民经济发展与迎接科学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我国先后制定了“863计划”与“攀登计划”。我国这两大科技发展计划有何特点?它们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它们的如期实施,对高等教育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拟就此谈些拙见。一 70年代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不但推动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科学技术的竞争。为了抢占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夺取高新技术市场的制控权,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80年代后,美国、西欧和日本先后推出了发展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着全球自由贸易竞争,国际贸易磨擦,人民币升值等压力,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竞争。这些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全面而迫切的需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迅速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一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03年,我党召开了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改革与发…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猛烈冲击着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并引发了人类社会的激烈变革.本研究从大视野的角度提出了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12个趋向:科技发展呈现指数式增长;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科技体系日趋庞大;主导技术显示群体突破态势;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大科学研究走向国际合作;人才是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创新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潮流;科技突破引发新军事变革;世界科技中心转向多极格局;科技政策调整方兴未艾;科技的负面效应呼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科技革命浪潮在全球兴起,以科技竞争推动经济竞争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焦点。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环境,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制定一系列科技政策,以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国家在科技投入、科技创新、科研产出、科研合作方面的科技政策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历程、战略重点、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政策举足轻重.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的科技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距离,中国科技政策的完善空间巨大,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科技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跟踪反馈上下功夫,合理统筹科技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产业升级,提升科技政策的整体效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当代科技发展的三个世界新趋势: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科技活动国际化趋势和科技竞争白热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强化科技战略布局和研发投入,科技强国大国间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政策成为决定科技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美国意识到其全球科技领导地位受到挑战,遂利用各种手段打压主要科技竞争对手国家。分析近20年来美国政府发布的科技规划、战略方针、研究报告等政策文件和联邦政府长时间序列的研发投入数据的历史演变,以期系统揭示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脉络和演变特点,寻找美国科技领导地位相对下降的定量解释依据。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美国科技全球领导地位和国家科技竞争实力的相对走弱趋势,与其科技政策惯性及相对平稳发展、重大科技计划或科技工程的战略性引领性趋弱、政府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逐年下降,以及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下降等密切相关。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科技发展不仅是长期战略性事业,也是高度竞争性事业,科技竞争力的提升是国家长期科技战略导向布局、稳定增长的研发投入力度和重大科技创新突破积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民生问题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作为解决民生问题重要手段的民生科技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民生科技具有鲜明的需求导向特征,应增加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科技储量和扩大科技应用范围,包括政府支持的面向公众需求的民生科技和企业支持的面向基本需求的民生科技。在政策制定方面,民生科技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引导和干预,让科技活动和创新成果造福于广大民众。  相似文献   

12.
赵伯祥 《未来与发展》2007,28(8):50-54,44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技术创新日益加快,各国和经济体的反垄断法与竞争政策也在发展变化。深入探索这些变化,对我国反垄断法和竞争政策体系的构建、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我国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发达国家的科技策略来看,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内挖潜力,才能有科技的持续发展,国家才能长久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4.
系统回顾了9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后,日本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演变历程,重点围绕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确立后的变迁与发展进行论述.首先阐明了日本科学技术基本法设立以后促使日本的科技政策发生转变的背景及原因,然后对每一阶段的政策特点、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进行了剖析与解读.结果发现,科学技术基本法设立后的六期科学技术基本...  相似文献   

15.
<正> 冷战结束和科技进步带给21世纪的将是一个以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全球经济竞争的新时期。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加速了科技政策的调整。 一是确立科学技术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在继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后,邓小平又于1991年发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江泽民明确提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又明确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政府首脑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在未来竞争中将发挥关键作用,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在21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论超常规科学技术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律 《科学学研究》2004,22(3):241-243
大量交叉科技、边缘科技、横向科技、综合科技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超常规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从此,科学技术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超常规科学技术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从现在的大科学技术时代(常规科学技术)向未来超常规科技时代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我国科技人员选择新科研方向和我国政府制订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科技政策与科技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科技政策从科学政策到创新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阐述了伴随着科技政策重点的演变,科技指标研究重点的发展与转变,以及科技政策与科技指标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科技指标的限局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科学发展观内涵,从科技投入与产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构建科学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标准差修正G1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标准差修正G1组合赋权的科学技术评价模型,并对我国2001 ~2007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标准差修正G1法确定组合权重,使得组合权重既反映了专家意见又反映了指标的数据信息,避免了在主观赋权中指标重要性标度人为主观确定缺少客观依据的问题.通过对中国的科学技术评价,找出了影响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国家制定科技发展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量非名牌学术期刊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支撑作用.它们更需要受到关注,更需要在政策上、在条件上得到扶持,从而得到发展,以更好地为我国的科技腾飞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以技术标准竞争为重要标志,技术标准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和重要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标准化的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标准化组织和联盟、政府行为模式与政策、标准化决策与战略等五个方面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技术标准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