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中学生而言.议论文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文体。不少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总是这样一套僵化的模式:简述材料——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举1至5个例子(一般是3个)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可靠性——用“由此可见”“综上所述”之类的话归结这个观点——最后用“我们大家都来做……的人吧”之类的号召结尾。  相似文献   

2.
正对中学生而言,议论文是一种较难掌握的文体。不少学生写作议论文时,总是这样一套僵化的模式:简述材料——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观点——举1至5个例子(一般是3个)来证明这个观点的可靠性——用"由此可见""综上所述"之类的话归结这个观点——最后用"我们大家都来做……的人吧"之类的号召结尾。写议论文时,只靠举例子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是分析,学会分析,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议论文写作是记叙  相似文献   

3.
很多时候,打开光驱放入光盘后,光盘便会自动运行或播放起来。这妨碍了我们对光盘文件的处理,或许我们想用别的播放器来播放,因而这项功能有时带给我们的是麻烦。你知道怎么禁用它吗?W indow s98系统下在这个系统中,操作方法比较简单。依次打开“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点击“CD—R O M”,然后选择“属性→设置”,将“自动插入通告”前的小勾取消即可。如果装有多个光驱或由计算机控制多个光驱的,就需要选择光驱的型号。W indow s2000系统下在这个系统中,就需要通过修改注册表来实现了。或许有的朋友不明白注册表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第一,题目开放程度高,能够激发考生进行多元思考,我们知道.题目的开放性往往体现在材料与观点两个方面。与“一枝一叶一世界”之类的题目已经提示了观点、只须考生在材料上展开联想和想像不同,上海题提示了材料的范畴,而让考生在“怎样的影响”上摆出自己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这里是从式的变换来说明0.9^.与1是相等的,从高等数学的观点看,并不完全严格,权且作一种理解.有不少同学来信,质疑0.9^.是否等于1,并说出了种种理由,无非是“无论到小数后第几位总相差一个微小的1”之类,这个问题牵涉到“有限”与“无限”的概念,从“有限”到“无限”是一个跨越,好像由常量到变量一样,不仅有观点的转换而且要有形成的过程.在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将接触“无限”与“极限”思想,根据极限的思想来诠释这个问题便好接受一些了.  相似文献   

6.
一些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论著和文章认为,小学生的写作过程是:审题—→确定中心—→选材—→安排结构—→具体写作—→修改。然而笔者以为其写作过程应是:审题—→选材—→确定中心—→安排结构—→具体写作—→修改。两者的区别主要在小学生写作时,是先确定中心,还是先选材。前者认为先确定中心,再根据中心选材。小语教材的编者在读写例话《练习编写作文提纲》中也认为:“一般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再想好选择哪些材料来表达中心。”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因为它符合成  相似文献   

7.
一是观点材料化。材料是观点由“死”变“活”的载体,要尽力从现实中搜集素材,再从素材中归纳出观点、结论。这样,学习效果往往比教师直接给出观点结论要好得多。现行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现实材料,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巧妙地运用,同时还要注意从学生身边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事例、现象融于课堂教学中。   二是说理生活化。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习惯用学生身边的具体形象的材料来说明深奥的道理,要善于用生活中的“小事情”讲明政治上的“大道理”,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政治,事事是论据。这样才能使正道理讲准,大道理讲实,浅道理…  相似文献   

8.
在《唯物辩证法》的教学中,通常用运动的普遍性,来论证矛盾的普遍性。因此常引用“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这个观点,但很多学员对这个观点理解得不清楚、不准确。在某些著作中,把“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理解为“运动的源泉在于物质内部的矛盾性”,这更增加了混乱。事实上,前者讲的是运动状态本身包含着矛盾,而后者讲的是运动是怎样引起的,这是两个不同的命  相似文献   

9.
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大量实例为材料,以计数原理的核心“分步”和“分类”为主线展开的.其中,“创设情境→给出实例→总结原理”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原理,“运用原理→再论原理→再用原理→练习小结”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核心的认识.通过“小步走”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对两个原理的掌握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0.
1.教材(守恒定律,热现象分册)第3页:“位置矢量可在直角坐标系0xyz中用三个互相正交的分量来表示,→r=→xi yj→ zk→。”  相似文献   

11.
平凡与伟大就像中国哲学中的“人世”和“出世”一样是一个恒久弥新的话题。这个话题的一般性结论大同小异,它的价值常常表现在谈论话题的过程,或说认识过程之中。这篇习作的优点,第一是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建立一种平常意识,克服了学生作浮躁骄夸的时弊;第二,能够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把从书本和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放在特定的背景中进行具体的分析,使论述平实而有说服力,克服了同类作观点加材料的痼疾。  相似文献   

12.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等闲视之。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探索。 评语忌用杀威棒。我们有些教师动辄简单化“一语否定”,诸如“离题万里”呀、“内容空洞”呀、“一塌糊涂”呀之类。这样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感情,试想,学生耗费心血写出一篇作文来,一下子被你用四个字“毙”了,能不悲观失望么?  相似文献   

13.
“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的观点,在通行的音乐欣赏理论中似乎早已成为定论。时常有因为在谈论音乐欣赏时使用“看音乐会”之类的字眼而横遭指责嘲笑的现象见诸报刊,便是此论的一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只能感知于听觉感官却不能被视觉感官所感知,因而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以音响形式存在的音乐形态(此外还有以乐谱形式存在的音乐形态)确实是以声音为媒介材料的一种艺术形式,而作为一种时间存在,声音确实只能听而不能看。如果仅此而言,则上述观点有其一定的道理。然而道理并非都是真理。在上述观点中,突出的一个谬误就在于它以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只能听而不能看→因而音乐只能听而不能看这一偷换概念的推理上。因而音乐虽与声音密切相关,但在概念内涵上,音乐并非等同于声音,声音更不能与音乐划等号:声音是物体因受振动而发出的“弹性媒质中传播的一种机械波”,因而它又叫作声波,其本身只具有音高、音长、高强和音色(质)等物理属性。在音乐中,声音只是一种媒介材料和载体,而绝非音乐本身。而音乐,从广义的含义看,则是以声音为媒介材料和内容载体,包括创作(演奏)、欣赏和批评、理论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内的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现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的话,那么教师在这个“实验室”里,就必须用心理学的观点来探索儿童心智的反应。本文分析的是思想品德课中,教师的几种表现,使学生产生的若干不良心理。一、师身不正,言行不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5.
《参考消息》(2 0 0 2年 2月 2 5日 )上有个标题叫做 :《外来植物疫病大刹美国风景》。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的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是现代汉语中制约词语规范的一个重大因素。例如 :照相机→相机、大幅度→大幅、反恐怖→反恐、维护和平→维和、环境保护→环保、环境卫生→环卫、奥林匹克运动→奥运、反对帝国主义→反帝、反对霸权主义→反霸等。因此 ,这里的“美国风景”似可简化为“美景”。但“美国风景→美景”之路 ,显然是行不通的 ,原因是汉语中已经有了一个作为美丽的风景讲的“美景” ,这个“美景”顽强地抵制着作为“美国风景”解释的…  相似文献   

1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一个常理,意即不积累很多材料就不能写好作文。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文章不是空中阁楼,需要有材料支撑,但是这个说法也影响着我们的写作,因为我们只以为名言警句、事例之类才是材料。我们仔细想一下,现代的朱自清、郁达夫、余光中等,古代的王安石、苏轼等名家的散文中也没有用很多的语言、警句和事例之类,而他们的文章也很充实,自然也用了材料,只是他们用的材料我们不很常用。苏轼的《赤壁赋》通篇  相似文献   

17.
林浩然 《现代教学》2004,(10):19-20
模糊数学是用精确的数学工具来分析和处理模糊性现象和事物的新兴数学分支学科。它的诞生源于电脑的局限性,世上万物总有差异,这个差异并非就只是单纯的“是”或“非”,而是由无穷多个中间过渡状态逐渐演变的,所以电脑只依赖于0、1两个值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必须把取值的范围扩大到0~1之间的任何值,随着数值从1起逐渐变小(量变)一直到0,就从一事物变到另一事物(质变),如年轻→不年轻→年老,白→灰白→灰黑→黑等。模糊数学就是为了分析和处理这种转变的过程应运而生的。  相似文献   

18.
所谓“驳论式”问答题是指对所给错误观点 ,进行批驳论证 ,以明辨是非的一种问答题。对此如何解答 ,我认为有三大环节 :一是明辨是非 ,加以判断题中观点 ,一般根据所学知识就可大致断定 ,材料中所给观点是错误的或片面的。一般说来 ,这一步并非多余 ,而且是很关键的一步 ,它直接告诉读者这是“驳论题”而非“立论题”(即正面论证 ) ;这一步也不宜移至最后 ,它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果是文言文材料 ,还应该把观点总结陈述出来 ,然后再作判断。如果是几个观点 ,还要分别陈述并判断。二是用理论和史实来加以论证根据错误的观点来看 ,一般有以…  相似文献   

19.
在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中,“工作坊”的设置是其教育的又一特色。瑞吉欧的工作坊是一个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活动室之类的空间环境,里面配备有丰富多样的材料、工具,同时又拥有专业能力的人士———驻校艺术教师进行指导。然而这个“工作坊”又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活动室”,因为在这个环境中,幼儿可以更自由地利用各种可用的材料自主地学习、工作,也可以更充分地展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这个空间环境的功能更多,幼儿的主动性更为突出。所以马拉古奇说:“工作坊是激发幼儿的地方。”①具体来讲,“工作坊”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20.
“X里”和“X中”是经常使用的两个方位结构。X后边的方位词“里”和“中” ,通常指事物的“内里”或“内中” ,都是“里头”的意思。因此 ,“里”和“中”往往相通 ,“X里”和“X中”往往可以互相替换。如 :手里→手中丨心里→心中丨家里→家中丨庄子里→庄子中。但是 ,“夜里”不能说成“夜中” ,比如“我夜里做了一个梦” ,不能说成“我夜中做了一个梦” ;“途中”不能说成“途里” ,比如“他正在来北京的途中” ,不能说成“他正在来北京的途里”。为什么 ?你能说出个所以然吗 ?观察可知 ,“X里”和“X中”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等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