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瓯塑作为温州本地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列为浙江省“三雕一塑”中的“一塑”。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将瓯塑艺术列为发展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瓯塑作为温州本地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列为浙江省三雕一塑中的一塑。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自2006年将瓯塑艺术列为发展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3.
为了弘扬温州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培育校园文化的艺术土壤,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学院于2004年11月筹建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2005年9月,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正式成立,现建有瓯绣工作室,瓯塑工作室,纤维艺术工作室。  相似文献   

4.
瓯塑艺术曾经辉煌了上千年,如今却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怎样才能让瓯塑艺术重放异彩,谁来担当这个重任?高等院校是传承传统文化、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基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正以其开课授艺的独特传承方式,率先在全国作出示范,在全省高校中更是独树一帜。在瓯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筝乐艺术在习筝人数的不断扩增中得到传承和发展。从民族器乐改革和传统音乐文化弘扬上看,古筝音乐在艺术风格、演奏方式、演奏技术、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将有新的发展变化。据此,广大〉-7筝者应全方位把握这些趋势,努力推进筝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概述20世纪以来温州文化的创新发展历程,论述温州新型知识群体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世界眼光、善于合作经营、努力追求卓越、能开风气之先,为探讨"温州模式"创立前的文化原因提供部分历史资料。同时简述"温州模式"创立以来温州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喷发.在坚守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弘扬民族艺术风格,珍视传统绘画艺术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在中国画教学方面,传统和创新两者都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8.
学院信息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F0002-F0002,F0003
2009年8月24日上午,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等省领导一行视察我院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展示的瓯绣、瓯塑作品,观看了师生现场创作,并专门听取了何向荣院长有关我院传承创新温州传统文化,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的汇报。省领导在听取何向荣院长汇报后,对学院在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服务转型升级中的各个项目予以高度评价,并对学院2009年社会产学研服务项目电子信息科技园、创意园和知识产权服务园建设表示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9.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扎根于民族音乐之中,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大胆改革创新,是二胡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精神和前景目标。只有将传统继承与创新发展合理运用、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华民族的新音乐文化,使二胡艺术不断稳步坚定地进步完善、蓬勃发展,尽显时代精神和艺术风貌,使中国音乐前程似锦、绚丽辉煌。  相似文献   

10.
对畲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畲族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汉化、流失以及重视不够等问题,指出继承和弘扬畲族文化,必须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上做文章,只有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方能使民族文化之树永葆常青.  相似文献   

11.
公共图书馆是传承经典文化、牢筑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讲座是公共图书馆传承历史文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阵地。以宁波图书馆天一讲堂为例,分析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扬宁波文化方面的创新实践,剖析其在拓展讲座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强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座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现既反映了艺术创新的规律,又为艺术创新强化了人本理念,深化了人文价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艺术创新应注重保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增强艺术原创性,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古筝艺术创新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古筝艺术的创新策略、古筝艺术的文化审美属性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对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其文化审美属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古筝艺术的创新及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设新时代文化温州的命题,使温州文学事业迎来了更大的机遇。温州文学创新发展,要落实文化强市战略,以顶层设计赋权温州文学创作的现代化转型,产业政策赋权温州文学事业的差异化转型,创新导向赋权温州文学性格的多元化转型;要完善数字技术,以数字化传播赋能温州文学消费量级的跃升,数字化生产赋能温州文学创意体系的健全,数字化社交赋能温州文学社交规模的扩大;要利用文化情感,以文学文本赋意温州文学共同场景的构建,文学发生地赋意温州文学情感共鸣的寻求,文化场域赋意温州文学共同意义的分享。  相似文献   

15.
沂蒙精神植根于沂蒙大地,与齐鲁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深厚历史渊源。它既是沂蒙文化地域特点的集中体现,同时作为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齐鲁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齐鲁文化发挥了传承和弘扬的独特作用。沂蒙精神在新时代不断弘扬和传承,是齐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而促使新时代山东文化更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因而,从红色文化活动、红色文化艺术创作、红色文化博物馆建设、红色文化口述史料采集和整理保护等方面入手,探讨沂蒙精神传承与齐鲁文化发展的融合创新路径,将会更好地推动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大的艺术环境。1.民族文化、道德、法律制约艺术探索和艺术创新。艺术探索、艺术创新只能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前提下进行。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复合体,三者又具有内在的联系。一方的变化受到其它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方的变动必然引起其它方面的变化。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单刀直入,也不能离开政治经济的制约而畸形发展。文化是由科技、文学、艺术、政治法律思想等因素构成的精神力量。组成文化的各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因此,作为文化因素之一的艺术探索和创新,不能不考虑道德、法律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推进教育创新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在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教师不仅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光进文化的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他们本身就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人才,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优秀的本土文化,龙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阶段,龙文化产业对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助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同时,龙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战略,能够有效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继承和弘扬龙文化,要坚持走龙文化创新传承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并举的思路,通过以龙文化的创新传承来促进龙文化产业发展,以龙文化产业发展实现龙文化的创新传承。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类的最高本性,创新能力将是21世纪合格人才的重要素质。鉴于目前人们的创新本性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文化环境和现行教育制度的束缚,创新能力的发展严重受阻。应该建立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重视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学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巩固和发展中华文明成果,出现了"国学热"现象。随着国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完美结合,幼儿国学教育得到重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也发生革新。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死记硬背",将幼儿国学教育的方法多元化、生活化,将其进行创新,有利于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