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乏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有点悟性呢? 一、“悟”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2.
朱玲 《现代语文》2006,(3):105-106
作文教学解不开的结到底在哪里?恐怕不全是学生的写作态度、知识、方法的原因。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文题与数理化题、其他语文题有着很大的不同,不是仅仅掌握了知识与技法就能做好的,它还需要一点“灵犀”,一些感悟。没有悟性,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笔,或有理无文,能意会却难以言传,自然视作文为畏途。这些作文写不好的学生并不笨,十几年的生活积累,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写的素材。他们谈天说地时,伶牙俐齿,反应敏捷,为什么一碰到作文就一点悟性都没有了呢?缺少一点作文的悟性。培养学生的作文悟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打好…  相似文献   

3.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但跟一般  相似文献   

4.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 什么是悟性呢?悟性就是领悟事物的本质、规律、道理的能力.它属于认识范畴,但跟一般认识活动很不相同.一般认识是有意识地进行,须经过一番分析推理、归纳概括才得出结果.悟性的认识却是在不知不觉中一下子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尤其可贵的是,这认识还有创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郑文强 《考试周刊》2014,(23):48+57-48,57
新课标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己人生的感悟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对生活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与分析,在作文中力求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悟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感悟文字、领悟意境、提高觉悟三个层次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悟性。  相似文献   

6.
作文与悟性     
作文的题材,多半靠悟性得来。一个人如果悟性好,在生活中就会常有领悟,作文就有写不完的题材,写的文章质量也比较高。如果悟性低,接触人物事物难有感悟,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很为难。所以悟性跟作文关系密切,对写好文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学生作文语言的美化.本文以笔者教学切身经历,从悟性、哲语、景语、音乐语言四个方面谈作文语言的美化,对提升学生作文语言优美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唐诗才 《广西教育》2009,(20):40-40
写好作文要重视平时的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词汇的积累甚至写作技巧的积累。而积累的效果往往取决于学生个体的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悟性呢?  相似文献   

9.
黄志文 《现代语文》2004,(7):39-39,41
在我国现代作文教学中,只注重写作知识与技巧传授的观念,已受到注重生活与阅读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启迪悟性、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的新的教学理念的冲击,这无疑是一种觉悟。但也不能忽视对传统作文训练的有益经验的借鉴。如把“属对”引入作文训练,就有一种“曲径通幽”之妙,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0.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中学语文教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偏重写作知识和写作理论的传授,忽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悟性的启迪。为了较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现状,为作文教改提供现实依据,笔者以采访和问卷的形式对中学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1.
纵观作文教学的实际,有这样三大基本模式一直顽固地存在着。一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的随意性教学模式。认为作文教学漫无边际,难以穷尽,没有规律,主要靠学生的悟性,作文的指导与讲解无关大局,无视老师的主导地位,使作文教学流于大而无当,无关宏旨;二是机械操作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将各式文体抽象概括为各种基本套路,按起承转合等基本技巧亦步亦趋,严格操练,不容许丝毫的旁逸斜出,认为只要练熟几种基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作文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对作文很害怕,根源在哪里呢?找不到钥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首先提升学生的写作悟性。作为长期奋斗在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本文摸索和总结了启迪学生写作悟性的一些实在的做法,通过学生的范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悟性,表现为一个人机智灵敏,充满活力,善于创新.从悟性走向智慧,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中国古代先哲早就注意到了"悟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长期以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一座久攻不下的堡垒。这与我们的作文教学思想、作文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让学生写出有悟性、有灵性、有个性的好文章来,就要我们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撑起一片创新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作文教学必须做到人文合璧,让学生写出悟性,释放灵性。为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实现由“重文轻言”向“重言轻文”的重心转移,加强小组合作,更新作文的评价观,并认真审视和高度重视作文与育人的关系。如果少一些“套路”、“模式,”多一些性灵和真善美,作文教学就会走上一条反璞归真、人文合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作文教学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真正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壁的作文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朱玲 《现代语文》2006,(12):113-114
作文教学解不开的结到底在哪里?恐怕不全是学生的写作态度、知识、方法方面的原因,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文与数理化及其他语文内容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不是仅仅掌握了知识与技法就能做好,它还需要一点“灵犀”,一些感悟。没有悟性,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笔,或有理无文,能意会却难以言传,自然视作文为畏途。这些作文写不好的学生并不笨,十几年的生活积累,不能说完全没有可写的素材。他们谈天说地时,伶牙俐齿,反应敏捷,为什么一碰到作文就一点悟性都没有了呢?我们应尝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的个性箝制,窒息了学生的母语感悟和文学才情。学生从作文的虚伪滑向做人 的虚伪,从“统一说话”滑向“双重人格”。作文教学要从本质上厘清“人”与“文”的关 系,使“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要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人格,真正 建构以人为本,“人”、“文”合璧的作文机制。  相似文献   

19.
作文课是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极强的素质教育课。作文课的教学 ,既要吸收前人的先进教学经验 ,更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 ,革新作文教学观念 ,把“教写”变为“导写”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运用联想或想象 ,丰富表达内容”或“根据需要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中学语文大纲》) ,大胆地写出有创意有文采的优美文章。为达此目的 ,教师要注意在“导写”中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一、利用作文情景的设置 ,诱导学生的悟性、灵性 ,快速地写作。传统的作文教学 ,是按部就班地评讲作文 ,指…  相似文献   

20.
当很多教师大谈所谓的作文要领时,说得头头是道,但那些很少是他们亲自实验的心得.现在很多作文教学都存在这个弊端:教师讲得多,留的任务多,可就是真正提笔与学生同写的时候很少.一位权威人士说过:"用大片灰色的理论来讲解作文,不仅对初中生,对成人的灵性也是一种迫害.写给初中生的长篇理论,是缺少悟性的专家无奈的卖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