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新的教学改革热点。语文活动课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中单一的授课形式,以其生动活泼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传统的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撒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语文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开展语文活动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新的教学改革热点。语文活动课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中单一的授课形式,以其生动活泼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传统的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语文教学质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语文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开展语文活动课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课堂较为单调。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有了学生的充分参与,课堂活跃了,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学生自主参与的程度明显提高了。所以,语文活动课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有效而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大改革,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手段。一、认识活动课的意义,保证真正落实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课堂内容封闭,教学方法单一,制约着语文课堂的效率,影响着  相似文献   

4.
刘鸿飞 《教师》2012,(30):76-76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提高学生能力的课程。活动课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生在更为自由、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相似文献   

5.
车丽娟 《考试周刊》2010,(49):52-53
近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在兴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  相似文献   

6.
李利民 《新疆教育》2013,(13):63-63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相比,活动课更是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阅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培养语文能力,将课本知识进行延伸和迁移的有效方法,是单元教学或周教学内容的实际训练课。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任务及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而精心组织开展语文活动课,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马静敏 《新疆教育》2012,(14):77-77
新课程改革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语文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课型——活动课。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在逐步被打破,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新举措。1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主要原因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没有紧密结合起来,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使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生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适应不了当今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摆脱被动局面,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语文活动课解决就是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往往难以落实。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进一步具体细化,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2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相比,活动课更是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差,我们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参与语文教学活动,调动注意力,激发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与语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相比,活动课更能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各种器官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下面我就谈谈怎样上好语文活动课。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语文活动课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重分析讲解,轻形象感染;重习题训练,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近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语文活动课具有多方位的教育功能,对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语文活动课包括语文课堂活动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教学,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为目的,寓知识传授于愉快的…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活动课与语文课堂教学两种形式相比,它的优点是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生活,就有语文;反之,有了语文,就一定会有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与语文共存。可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说,阅读,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独  相似文献   

13.
左素芳 《考试周刊》2009,(14):63-6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实践活动。所以最近几年.活动课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课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只凭每个单元的一节活动课,还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语文课堂活动化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单一,致使语文教学走进了"少慢差费"的怪圈,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与日俱减,毋庸讳言,学生的语文素养每况愈下,错别字惊人、文章不会写、口语能力差,就连常见应用文的格式也弄不明白.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还语文以生动活泼的本来面目.语文活动课和以教材为本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两翼,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活动课以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和非学科性为特征,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发展和补充,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认知空间,培养语文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相似文献   

16.
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语文教学不同,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由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完美结合,让所有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感受了活动课的新颖别致,又有所收获。活动课新鲜的教学内容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了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文婷 《学语文》2011,(4):75-75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教学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要想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而语文活动课就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大语文观思想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强调语文课堂的高效,越来越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语文活动课不仅是对课堂知识点的进一步落实,更是对学生心智的完善、思维的开发以及素质的提高。在学生刚刚进入高中时开展一些活动课对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顺利完成三年的高中学习和未来的终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一次活动课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思考。在教学《鸿门宴》时,笔者发现学生对楚汉争霸这段史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课堂和文本的局限,鼓励他们深入思考,敢于有创见,笔者以"我看项羽与刘邦"为话题,开展了一次语文活动课,本次活动课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语文活动课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与传统的授课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明显增强,因此活动课能成为语文教学的有效助力。那么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促进语文教学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以及相关文献,结合活动课的含义及其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语文活动课是沟通生活与语文的桥梁,它具有趣味性、群体性、自主性、活动性、延伸性等一般性质。而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最重要、最显著和最本质的特征。如果我们把语文课堂教学比作一个播种过程,那么语文活动课就是种子萌发的沃土,它给学生以充足的空闻和时间,在生活的实践中去学语文、用语文,又指导学生把生活的经验、启迪与感受带到语文学习中来,使二者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