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击剑比赛时,我们常常看到和遇到不同条件的运动员,如有矮,有高,有的心情急燥善于进攻,有的心情稳重善于防守,同时这些运动员也都有自己贯用的战略战术。因此,在比赛时,我们必须运用相应的战略战术,才能胜过对方,否则要取得胜利是有困难的。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体会。在比赛中所遇到的对手是较稳重,善于用防守后反击的人,不应该猛攻,因为他善于防守反击,他的注意力大部分集中在你的进攻上,同时因为他为了使防守有利而经常与你所保持的距离是较远的,如果你急于进攻,不但不会取得效果相反会因防守不及而  相似文献   

2.
年轻时的弗拉迪米尔·斯米切尔有个绰号叫反击之王,因为他屡屡在本方局面不利的情况下,通过快速反击将对手一击致命。巅峰时期的他曾是所有后卫的噩梦,而现在,35岁的斯米切尔已经回归捷克联赛,成为了布拉格斯拉维亚队的一员老兵,贡献  相似文献   

3.
瞬间制敌7法     
王建鸿 《精武》2004,(12):26-27
一、在对手刚发动进攻的瞬间 当对手想进攻时,他必定会改变身体姿势,从预备状态进入到他想采取的攻击姿势。比方说一个人在预备时,他将100%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防守上,而一旦想攻击,他的注意力就会有60%以上集中于攻击,而防守的注意力就低于40%。你要在充分掌握对方的意图后,立即以你60%的攻击能力  相似文献   

4.
掐颈撞膝     
当你遇到比自己身高力大的对手,且将你仰摔倒在地骑在你身上,并用两手掐你颈部或击你头部时,除两手向对方面部、颈部反击外,两腿也是进攻的有力武器,加之有力量大、隐蔽性强等特点,大胆运用撞膝可  相似文献   

5.
郝钢  博成 《精武》2004,(11):24-27
无论多高明的格斗者,都难保证自己不会被对手打倒,特别是在遭到突然袭击时。因此,掌握被动情况下的地面防御与反击技战术非常必要。 一、分离式地面防御与反击 所谓分离式,是指倒地之后,歹徒还来不及抓住或骑压控制你的瞬间,所采取的与歹徒保持一定距离的防御与反击法。在这种情况下,与歹徒周旋余地较大,可以  相似文献   

6.
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进行对比和分析显示,双方运动员使用格挡、后撤步、躲闪、后仰防守技术次数较多;防守反击型运动员与主动进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后仰、后撤步防守技术并在反击后使用格挡、闪躲防守技术;防守反击型运动员与防守反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后撤步或躲闪进行防守,并在躲闪时迎击对手,进而使用格挡防守来防御时手的反击;主动反击型运动员在与防守反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格挡防守技术或在躲闪的同时进行迎击,并注重后仰、后撤步相结合;与主动进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格挡防守技术,并在躲闪、后仰、后撤步防守后迎击对手.  相似文献   

7.
双打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组合:总在为保住发球局而苦战,却不断地丢掉发球局……难道他们是在等待自己的发球状态提升?或是等待对手按发失误?如果这样等下去的话,比赛很快就会结束的。比赛的过程不能单纯等待,而要靠自己动手去争取。如果对手的接发非常出色,令你在为保住发球局而苦战,那么就尝试一下以下两种阵形。虽然需要频繁使用挑高球,但掌握起来也不算太难。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拿出勇气重新开始!优秀的双打组合经常使用澳式阵形或 I 字阵形。当对手接发质量较高,要保住发球局较困难时使用这种阵形.可以起到扭转战局,打破现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双打比赛时,你和同伴是否有过脚下生根、一味等待对手失误的经历?没有明确的战术是不行的,你们必须考虑,打出什么样的球才能让对手感到不舒服。  相似文献   

9.
“跟着你应就是了。”这是业余棋手对局时常有的想法。但是,你是否意识到,这样顺从地跟着对手走将一步一步地接近败局。在围棋中,“应”的确十分重要,但是绝对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反击精神”在克服困难局面时十分重要。当然,在对局时是应该应还是应该忍耐的判断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你至少应该做到:从反击的手段开始计算各种变化。题目图一(黑先):目前的焦点在右下,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很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13,(2):93-93
很多选手认为在双打比赛时,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在网前打出制胜分。但事实是他们没有完全懂得网前的策略。当他们的搭档接发球时,更是证明了我的这一观点。站在发球线上准备,可以让你有时间评估搭档的接发球质量,然后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虽然这对你来说是个挑战,但如果采用了合适的策略,你可以帮助自己的团队从这个防守的轮次中获得取胜的机会。当你的对手准备发球时,你的目光应该投向处于网前的对手那里,因为他是在你搭档接发球之后有可能先碰到球的人,他打出的球或许让你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11.
一、对左冲拳的防守反击: 1.格打:从预备势开始(以下同)。对手以左冲拳击你头部,你以右手前臂从对手之左臂内侧向外格;同时以左冲拳反击其头部(图1、2)。  相似文献   

12.
阿兰 《精武》2005,(6):8-9
泰拳铁腿攻守技巧 拦击对手的左臂、压低对手的头,左方躲过了一记左拳的袭击。他左腿后退了一步,准备反击(图1)。  相似文献   

13.
在网球场上,有这样一类“牛皮糖”型选手。他们韧性十足,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遵循着一条简单的原则:把球打过去,等待对手失误。这样的选手在温布尔顿和美国公开赛上不会太多,但在少年比赛和业余比赛中会出现一大把。他们的风格可能并不洒脱,但是,如果他们道行深厚的话,他们简直可以把对手逼疯。 或许,你就有被这样的选手“蹂躏折磨”后落败的痛苦经历?在离开比赛场地时,你头脑中只会不断闪出这样一个问题:“我怎么会输给他!?我比他打得好得多!”不过,在心中反复追问自己并不能减轻半点痛苦和羞辱,只有一件事可以使你摆脱梦魇…  相似文献   

14.
在双打中,抢网是压迫对手最基本的方式,也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战术。对你来说,它可以帮助你跑位,使你打的更富有侵略性、更出其不意。对你的对手来说,抢网会让他们倍感不安,因为这其中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你在比赛一开始就抢网,会让对手觉得不可捉摸。考虑到你可能会随时出来抢球,他们会犹豫回球的方向。当回球者一只眼睛注意着站在网前的球员,另一只眼睛却盯着底线时,他会打出很多失误球。他也可能会试着回击的更有力量、更富角度,但结果却是:更多的失误。当对手有了心理阴影,你甚至不用真的去抢网就轻松赢得这一分。对于观众来说,谁会为精彩的抢网而吝惜掌声呢?  相似文献   

15.
葵花宝典     
《当代体育》2011,(15):98-98
看韦德比赛或者他的集锦时,你一定会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在韦德快要擅到对手前.突然闪到另一边上篮。这就是迷踪步,俗称左右步。这种上篮重要的是脚步.三步上篮分解成两步(因为起步就算一步).先向右一步.再突然向左.闪过对手上篮.  相似文献   

16.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不可以被毁灭。当我们看到艾弗森时,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如今的76人已经今非昔比,但艾弗森不会接受毁灭,就算76人被尘封到地狱,艾弗森也会像一句恶毒的诅咒,一旦被触发,他就会掀起滔天巨浪,向对手发起最强烈的反击。当年艾弗森刚进入NBA时,他是另类的代表,因为他不善于讨好媒体和球迷,他梳着“苞米花”头,穿着T恤,对于眼睛已经习惯乔丹身上的西  相似文献   

17.
在进攻中,迅速敏捷的腿法可以做出最有力的踢击。应抢在对手未来得及防卫和避开之前,便起脚攻击。同时还要使对手无法利用你进攻中所暴露的破绽进行反击。要努力通过猛烈的出拳打痛对手,并给他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在训练中要注意起脚、落脚和恢复原姿势。要学会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控制身体平衡的本领。这样,就可在前进、后退、左右迂回等各种运动中,自如地从高的、低的或水平高度上起脚踢击。  相似文献   

18.
六脉神剑     
日月萌 《当代体育》2010,(13):30-30
拥有全面的技术.但是却像段誉的穴脉神剑总是时灵时不灵,已经31岁的奥多姆已经不再年轻,但是他还是爱犯年轻人会犯的错误。他是球队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却很难有亮眼的表现.不过作为他的对手。你永远不能忽视他,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招到底有多大的威力。  相似文献   

19.
1、改变站位如果对手将球发向你的身体,你就需要更多的反应时间。先左右移动半米到一米,再向后移动半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自己赢得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这样你就可以施展自己的技术了。如果是接二发的话,你完全可以往底线里面站一些。同时,不要总是站在同一个位置接发球,因为你要迷惑对手,争取做到让对手每次都犹豫该往哪发。此外,你还可以引诱对手向你的有利位置发球。比如说你的正手回球比较好,那你就站在反手位,对手一般会发向你的空档,而他这样做的话,你的诡计就得逞了。  相似文献   

20.
卡费尔尼科夫说过许多傻话,但 有一句他说对了:“休伊特是 个没有教养的人。”休伊特为激发自己的斗志,会时常怒视对手,大声地咆哮。张德培同样是以斗志高昂著称,但从不会将对手视为仇敌,做出这些无礼的举动来。库尔腾说得好:“你没有必要在球场上表现得咄咄逼人,只要用球拍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就足够了。球王博格的境界就更高了,他曾对宿敌麦肯罗这样说:“感谢上帝让你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因为我需要你使我更为完美。” 将对手视为仇敌,当你试图将网球比赛转变成刺杀行动时,会产生愤怒、紧张、恐惧的情绪,这些会毁了你的比赛。 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