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阐释形成屈原悲情的个人性格气质,文化传承的矛盾冲突以及他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浅析与屈原有着相似悲情命运的司马迁、李白、苏轼对屈原悲情遗风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2.
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但是,诗人毕竟与政治家不同。该文从屈原内政、外交方面的业绩、作为政治家的知人之智、所谓美政理想及其个人性格方面的弱点诸方面,论证了屈原不是一个政治家。  相似文献   

3.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的这两句词恰好可以用来概括其性格中最主要的两个方面:领袖风度与诗人气质。前者使他在中国共产党众多领袖人物中独领风骚,后者则帮助他征服了无数骚人墨客。综合起来,便构成了毛泽东非凡的个人魅力。这种并非所有领袖人物都具有的,只有他独具的万人为之倾倒的个人魅力,不仅在中国,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极为罕见。作为毛泽东性格中不可分割的这两个部分,他那种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政治家、军事家气魄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形成了无人企及的、大气磅礴的诗风;同样地,他那种充满了创造性的,富于浪漫与幻想的诗人气质,深刻地渗透到他的政治、军事意识中,微妙地影响着他的所作所为。这两种性格的二极对应使他的功过是非都蒙上了一层鲜明而与众不同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楚人熟悉、敬仰的人物。作为艺术形象,《离骚》中的屈原有着鲜明的个性:既有“内美”,外加“修能”,有耿介不随的性格,有崇高的“美政”理想以及对理想的热烈追求,有悲愤不平的情感体验,有以死保清白、殉理想的悲剧性人生实践。这些特征又由于与“党人”、“群小”的尖锐矛盾冲突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凸现。同时在屈原内心,又有着进与退、去与留、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与决择。这一切使得屈原的艺术形象具有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形成文学史上解不开的“楚骚”情结。早在战国末期,就有一批以屈原生平遭遇为题材的作品,显示了当时人们对屈原内在品质与外在努力的理解与赞叹,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与叹惋。《卜居》和《渔父》即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5.
王轶 《学语文》2021,(1):71-73
许国《屈原论》是继司马迁《屈原列传》之后唯一一篇专论屈原的文章。《屈原论》针对评价屈原的三种时论而发,其主要观点是:屈原作为宗臣无可去之义,其自沉出于忧国之义、爱君之情和存君兴国之志,不是为了个人荣辱得失;屈原虽然有“怨”,自沉汨罗,仍不失为忠臣;屈原之死咎在其君。许国创作《屈原论》的原因主要有:楚辞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与学术风向的变迁,许国个人的性格、政治遭际与楚辞研究的寄托传统。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变动频仍的历史进程和不愿定位于书斋型知识分子的个性气质决定了王蒙必然是一个不安分的自我,一个复杂的存在个体,混合着文学家、政治家、思想者等多个鲜明的精神维度。他的小说创作就是他这种“多棱体”性格的重要显现形式,伴随着时代进程的推移和创作观念的变化,而呈现出由政治书写到政治“祛魅”的艰难转型轨迹。与时俱进的艺术探索和思想突破同不可遏制的“少共”怀旧情感长期交织在一起,导致了他小说创作理性与感性的尖锐冲突,与现实既保持着一定的张力又保持着一定的合力,展示了鲜明的杂色状态,隐现出他既肩负着内化于骨予里的历史重任又带有着倔强的个人性格和个人才情的双重品格,显示了一个文学史意义上的个性独异、难以替代的小说家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份探讨屈原司马迁人生观的异同,认为他们的人生观同源于儒家,但表现了不同的取舍,都达到了中国封建时代具有积极意义人生境界的极致,抑此而扬彼是不恰当的。第二部份探讨屈原司马迁文学观的异同,认为他们的文学观虽皆标“发愤”,但却具有不同内涵:屈原强调先知超前意识与世俗平庸的冲突,司马迁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屈原将文学看做超功利的、抒发个人情感的需要,司马迁则认为文学是功利目的的载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司马迁将屈原“发愤”说对黑暗现实“怨”的内核发展为对封建专制的激烈反抗和尖锐对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正>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湖南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文化名人。他的文学创作生活是在湖南度过的,他的诗歌都是在湖南写作的。 屈原在放逐沅湘之前是不可能成为诗人的,他出身于贵族,当初是一位“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政治家,曾被楚怀王任为“左徒”。据《史记》记载,除屈原之外,只有春申君黄歇当过左徒。这是个显贵的职任,由贵族充任,可兼太子傅,可升令尹,因此《越绝书》卷十五《吴平》竟称“楚相屈原”。屈原充任此职的时候,“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深得怀王  相似文献   

9.
《雷电颂》是郭沫若的著名历史剧《屈原》第五幕中的一节。它是全剧的高潮,也是主人公屈原在历尽侮辱迫害,几乎“临到了要发狂的境界”时迸发出的强烈的闪电雷鸣。屈原是一个爱国的政治家和诗人,然而他的一生却历尽坎坷。在《屈原》一剧中,作者就以屈原生活的一天概括了屈原的一生。在这一天里,屈原遭受了种种严酷的打击:南后诬陷他淫乱宫廷:群众为他招魂的愚昧行动,加深了他的屈辱之感;他虽为楚  相似文献   

10.
朱岩 《文教资料》2006,(35):1-3
《离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深刻、最伟大的悲剧。与西方悲剧归因于性格不同,屈原深刻地揭示悲剧的社会根源和深刻地表现悲剧双方的矛盾冲突。屈原将人生的悲剧与艺术的悲剧有机而深刻地统一起来。在悲剧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了光彩照人的自我形象,是《离骚》辐射出无与伦比的悲剧美之秘密所在。屈原的品质和精神已成为影响和构成我们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朱彝尊一生游遍大江南北,交游无数,曹溶是朱彝尊众多交游中对其影响较大的一位。由于家世渊源、政治原因以及共同的文学追求,使得两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长达三十年的交游中,曹溶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学创作上都给予朱彝尊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卫”描写了两个好朋友在登山运动中出现意外事故的经过。大卫不慎跌落,摔成重伤,不能再登山就等于生命的结束。因此他恳求叙述把他从悬岸峭壁上推下去。叙述经过痛苦的挣扎和思想斗争满足了朋友的要求,但是他带着终身的内疚。作品对景色的描写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对鲁迅而言,内心的孤独寂寞使他走向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对他来说,并不是理论的概念系统和逻辑框架,而是生存体验与记忆,对生命与宇宙的直面与承担。鲁迅的自省颠覆一切权威与偶像,撕去一切假面与伪装,直面人生,亦直面自我,坦诚暴露自己的丑恶。在不断对抗丑恶的社会和国民精神的蒙昧中,也不断审视自我心灵的创伤和痛苦,便将自省走出他的缠绕,深契入自我生命的体验,追问生命的存在及意义。时下的学只强调鲁迅的“中间物”思想是不完整的,在鲁迅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自省中,“承受”思想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鲁迅是否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迄今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纠缠于鲁迅是否自由主义者身份似乎并不必要,重要的是明晰鲁迅在哪些方面和自由主义产生确凿有据的关联。鲁迅的一生特别是早期曾多次引用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言论,鲁迅的"以众陵寡"论和自由主义的"多数暴政"、"多数统治"主张如出一辙,鲁迅的"任个人而排众数"的立场、鲁迅对于自由和平等的理解也在自由主义那里得到回应,鲁迅事实上对自由主义并无厌恶之感。鲁迅的独异之处在于他是"无所属"的,他不属于任何主义,但又和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多种主义发生深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无奈与无依的漂泊--蒋捷词的情感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易代的社会动荡,使蒋捷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抱节终身”的气节,使他义不仕元。无家可归,无处可依,使他只能在漂泊中度过余生,在漂泊中开始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他的亡国之痛,忧生之嗟,人生空寞之叹都是围绕着漂泊展开的。无奈与无依的漂泊是蒋捷词的情感主旋律。  相似文献   

16.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王尔德信奉“艺术至上”的纯艺术理论,主张艺术高于自然与生活,是非功利、超道德且纯“形式”的。现实生活在他看来是虚伪丑陋、平淡乏味的。因而,他提倡生活艺术化,致力于在现实生活之外创造一个独立纯美的艺术世界,同时与当时盛行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相对立,希望用心中富于个性与爱的艺术之美来同现实的丑恶相抗衡。  相似文献   

17.
唐朝诗人孟浩然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因为他言行中充满矛盾。然而,通过对他诗集的阅读和史传上有关他事迹的解读,在着重探讨了孟浩然“风流”个性的本质所在后,我们发现他是一个“真正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任真率性的人。如此,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为人行事和他的诗作。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陶渊明的地位被推向了顶峰。苏轼在时人的感召下,对陶渊明有着特殊的感识。他平生尤其是晚年之所以创作大量的《和陶诗》,源于其与陶渊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通之处:两人都曾胸怀大志,关心黎民百姓,希望建功立业;都是感情丰富、注重情趣之人;在挫折中都能表现出达观的人生态度;都具有真率自然、不拘一格之性格;都具有共同的诗学观点。但苏轼的《和陶诗》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模拟,其中既有对陶的认同,也有对自身精神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启者,面对20世纪初叶东西文化的剧烈冲突,西学东进.传统文化日趋瓦解。因“道德迷失”、“存在迷失”、“形上迷失”等诸多问题引起的危机,梁漱溟深感责任重大,这种神圣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忧国忧民的责任心使他义不容辞地投入到了当时的东西文化大讨论中。特别是他的“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表明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强烈眷恋之心和对全盘西化论者深恶痛绝之情,并以理性的视角深刻阐明了他的未来世界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郑孝胥长期担任商务印书馆董事,见证了该馆早期复杂的发展历程,同时他在诸多事务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不仅为郑孝胥在上海生活提供了主要收入来源,同时还为其提供了接触当地文人的场所,使郑氏能够迅速融入上海的文人圈。郑孝胥只是暂时栖居于商务印书馆,一旦溥仪政权向其抛出橄榄枝,他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离去,继续为满清残余势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