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索更加完善的新兴电化学储能技术未来产业影响力比较体系,引入技术价值度、国际市场布局、合作研发强度、产学研合作密度、专利申请量等指标,依据改进粗糙集属性重要度权重计算方法,对锌空气电池、钠离子电池、铝空气电池与钠硫电池进行连续6年的未来产业影响力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锌空气电池未来产业影响力最接近于钠硫电池,但仍差距很大,需加强技术合作;钠离子电池产业影响力近年呈"井喷式"增长态势,未来产业影响力仅次于锌空气电池,在保持产学研合作力度的同时需注重成果转化;铝空气电池未来产业影响力最小,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取得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HCE(Host Card Emulation)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人们称其为主机卡仿真技术,在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改善原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实现了更加安全合理的配置,因此在移动支付交易的过程中,采用该技术能够为支付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本文将重点对这一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相信对相关产业会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一书,是黄鲁成教授等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0)的研究成果,全书共12章,分为上篇"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研究"和下篇"产业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研究"。201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该项工作的开展,国家社科规划办发布了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兴技术未来分析理论方法与产业创新研究"招标项目,  相似文献   

4.
识别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和最具价值的新兴技术主体已成为各利益相关方关注的重点。美国的FUSE项目提出了“技术新兴度”这一指标,实现了对新兴技术(主体)的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专利为研究对象,引入文献计量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方法,在对专利的技术新兴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从定量角度探究专利的技术新兴度与其技术影响力间的关系,并使用纳米载药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专利的技术影响力与其技术新兴度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技术新兴度越高的专利可能对后续的技术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且这种新兴技术思想(新兴术语)对专利技术影响力的提高作用具有一定的持久性(至少3年)。本研究为新兴技术的定量研究、高质量专利的挖掘以及我国政府或企业相关科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明星发明人相对于非明星在组织创新中的突出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明星发明人的状态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而已有研究很少从动态性视角考察不同类型明星发明人的作用差异。通过引入时间维度识别明星发明人的状态变化,基于知识搜索重组和人才生命周期视角,重点阐明不同类型明星发明人动态性与其未来发明新颖性和影响力的关系,并利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1996—2015年的纳米技术发明专利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对绩效明星而言,新兴绩效明星未来发明的新颖性和影响力高于持续绩效明星,而衰退绩效明星未来发明的新颖性和影响力则低于持续绩效明星;(2)对关系明星而言,新兴关系明星比持续关系明星未来发明的新颖性和影响力更高,而衰退关系明星与持续关系明星未来发明绩效的差异则不显著;(3)对通用明星而言,新兴通用明星比持续通用明星未来发明的影响力更高,而绩效引致通用明星未来发明的新颖性和影响力均高于持续通用明星。相比而言,关系引致通用明星未来发明的影响力反而低于持续通用明星。此外,引入时间维度从动态性视角拓展了明星发明人作用机制研究,对于企业识别明星发明人状态变化进而管理人才生命周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球科技发展态势研判是对未来一段时期科学技术、国际竞争、产业形态和社会关系的趋势判断和分析,对做好科技战略制定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35年为展望,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对此,提出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是科技主导的新兴产业,就其战略性而言,是指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并形成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就其新兴性而言,是指以新兴技术为基础且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孵化期或成长期的产业。作为一类特殊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技术的演化特征、运作模式、发展规律等方面都不同于传统产业,迄今人们对这些独特性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各个部门和区域的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8.
系统论述世界六大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海资源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和邮轮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二是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引智计划,抢占全球技术市场;四是开展深海资源调查,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新兴海洋产业是世界海洋经济的未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9,(7)
随着新一轮的自动化风潮席卷全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已深入人心,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世界工业的发展中已经不可动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和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等新兴技术和理念犹如雨后春笋,传统生产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结合信息化、智能化等综合型自动化技术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在此,本文将通过所学所感,结合自己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解,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和未来发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徐硕  王聪聪  安欣 《情报杂志》2023,(3):117-122
[研究目的]系统梳理“新兴技术弱信号”主要研究成果,为未来新兴技术弱信号预判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弱信号的内涵与刻画特征,发现弱信号与新兴技术之间具有高度相通性。分别从新兴技术弱信号的内涵、扫描预判数据源和扫描预判方法三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结论]未来在捕捉新兴技术弱信号时,应该深度整合多源异构信息资源,有机融合新兴技术和弱信号的刻画特征,设计可量化操作的新兴技术弱信号扫描指标体系,识别萌芽阶段的新兴技术,并发挥科技信息资源间互相印证的优势,提升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未来产业是以满足未来人类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目标,以新兴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旨在扩展人类认识空间、提升人类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在中国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在阐述未来产业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回顾了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布局,以及我国发展未来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从加快推进基础研究、孵化产业生态、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5,(12):40-44
根据全国及泛长三角经济区1997~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对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影响力与感应度、生产诱发程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在增强,制造业比创意产业具有更高的影响力与感应度,消费对制造业和创意产业的诱发作用在减弱,投资和进出口的作用在增强;未来应在培育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的优势环节基础上,形成区域合理分工。通过加强创意产业与制造环节的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为深刻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态势,认识未来将面临的科技风险,展望2035年,采取德尔菲法和扎根理论方法对全球科技发展、创新范式、基础科学、研发组织、社会影响进行态势分析,认为未来科技创新将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新型研发组织发生进阶化演变,技术应用将重塑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中国作为科技创新领域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中美科技局部脱钩、国际技术出口管制、新兴技术应用受限、科研伦理不确定性增多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中国应加强对战略前沿技术的前瞻性预测,加强国家科技合作,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等五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牛盼强 《科研管理》2018,39(9):86-92
上海的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状况是影响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测量指标和模型,设计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整体工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和各区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上海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区域,且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略好,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需要上海必须提高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的比重;从各区来看,徐汇、闵行和松江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徐汇的工业应该进一步向外转移;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属于综合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杨浦的定位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浦东新区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也是未来上海应该着力打造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相关文献,从技术概念、技术受关注度、技术内容和特征及未来研究趋势,对环境辅助生活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辅助生活技术受关注度呈持续上升趋势,欧洲国家的学术影响力较高,德国已经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我国老龄人口总量占世界第一,老龄产业市场大,但对环境辅助生活技术的关注程度较低,不利于应对老年化问题,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跟踪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高度重视现代技术对工业的推动作用,将机器人技术作为工业化生产新技术之一重点发展。在分析了俄罗斯机器人产业基础、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预测了俄罗斯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关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斌 《软科学》2009,23(12):83-85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四川省38个部门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对38个部门产业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某个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四川经济发展对其的需求程度,并结合四川省目前产业发展基础,选择确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主导产业作为四川省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建立了产业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优选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娴  魏凤 《现代情报》2016,36(3):80-87
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国际知名机构美国新媒体联盟2008-2015年间发布的《地平线报告》进行分析, 在理清新兴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 将影响教育领域的新兴技术归纳为六类。针对各类技术群, 利用CNKI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并进行计量分析, 发现:移动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是当前和未来对图书馆影响最大的两项技术, 其中移动设备和智能物体技术在图书馆领域运用广泛, 发展迅速。最后依据当前图书馆领域对新兴技术的采用现状, 尝试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峰 《大众科技》2008,(6):133-134
文章针对我国有限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的持续增长形势,提出要解决好我国现在和未来能源供应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工业的重点,而生物质能的综合利用是大有可为的新兴能源产业。文中介绍了生物质能源转化利用技术的方式,重点介绍了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及其工艺和产品特点,分析了该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