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的耕地保护转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形势下,国家开始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以及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保护提升工作。但是与之配套的耕地保护制度却明显滞后,严重影响耕地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从休养生息的要义解析、目前国内耕地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耕地保护制度的演变经验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耕地保护制度的现实脉搏所在。并从耕地的时空格局、耕地质量、耕地安全与激励机制等四个层面研究耕地保护转型的体制机制,构建了耕地保护转型总体框架;从生态整合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视野,构建了耕地永续发展生态格局路径框架。对于完善当前我国耕地保护制度,适应实际工作的实施,促使我国实现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耕地保护制度的总体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的制度逻辑与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是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类型。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公园成为中国缓解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推行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工具,国家公园的机构设置与组织架构问题研究提上日程。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进行规范分析,探讨机构建设的制度逻辑与基本模式,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国家公园管理组织架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从治理与管理质量两个目标维度进行诊断,"善治"理论可为纵向治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据此从权力分配、权力协调到权力实现的制度逻辑配置管理机构,促进机构正义;"管理有效性"理论可为内部横向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工具,根据目标管理与保障的制度逻辑设置专业化管理部门,增强机构组织效能;国家公园管理组织结构有科层集权、扁平分权、协同均权三个典型组织模式;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架设应依法明确国家公园管理的强制秩序,建立由权威专业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辖的弹性机构组织模式。基于善治与有效管理框架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逻辑探索,对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植物遗传资源利用现状和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缨 《资源科学》2010,32(8):1615-1620
我国的动植物遗传资源丰富而富有价值。近年来,我国遗传资源流失和国外恶意剽窃等问题频频发生,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客观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基数导致对资源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主观上认为资源极大丰富,是可再生资源的传统观点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缺乏对资源稀缺性和珍贵性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虽然我国已初步制订了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利用数据库等科技手段加强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但是在动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及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和制度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法律层面上,存在立法体系不完整,缺乏操作性等问题;制度层面上,存在管理机构不明,指导体制缺位等缺陷。相关部门应在立法、制度建设、知识产权研究、培育市场化机制等方面入手,完善我国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美国保护地体系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的保护地由从联邦、州到部落、地区的不同层面管理机构管辖,保护的水平也有很大不同。在联邦层面,保护地由不同的联邦政府机构管理,绝大多数在内政部管辖范围。由国家公园署管理的国家公园,通常被认为是保护地中最璀璨的明珠。其他保护地由森林署、土地管理局和鱼和野生物署管理。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类型划分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以此为契机科学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优化和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理顺现有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文章在全面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现状特点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释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构建的顶层设计方案,包括体制的构建目标,管理体制,运营体制和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环境管理体制是我国制定的保护环境的最基本保障,也是我们进行环境保护的最根本依据。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出现的环境管理问题在现今的体制中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冲突,这对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开展有相当大的制约,环境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要将现行的环境保护体制作为基础,在基础上根据实际的情况再修改或者添加管理环境的体制,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保护。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类才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长期的生存,给予后人更好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生态环保新政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推出了中国“史上最严”的生态环保新政,开启了从源头上系统治理环境危机的新模式,并催生出中国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
  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今后将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环境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重点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环保专业知识构建思政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和凝练环境学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政治意识,并使其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最终树立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昭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决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思想认识、观念行为、生产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必须深刻理解其基本内涵、鲜明特征和重点任务。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要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保新道路,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形成节约环保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0.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三江源二期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增草增绿增水成效显著,青海湖水域面积为15年来最大,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整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产价值核算等取得显著进展,生态补偿、草原保护补奖等政策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优化,更有利于实现环境的积极保护,从而适应我国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资源浪费情况的控制。这是现阶段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需要,这离不开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方案的优化,从而针对体制的存在问题展开分析,进行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选择与研究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园制度是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优秀制度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12个省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促进中国保护地体系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文探讨了国家公园内涵与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适应性治理理论,从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提升社区发展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包括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在内的保障机制,以推进试点工作的完成。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涉及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制度架构、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十大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3.
以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做出了全面部署。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融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勘查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矿产地质工作与多目标地质工作,统筹传统资源与非常规资源,统筹陆地与海洋,统筹国内与国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案的体会,具体从管理机构的落实、规章制度的建立、专利工作的实施、科技合同的审核及校名、商标的管理等方面,阐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高校技术创新、保障科研工作蓬勃局长的有效途径和强有力的手段,知识产权制度的实施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和考察美国知识产权保险险种,结合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研究这一制度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风险管理体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是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之一,对生态环境来说,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有效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和谐。所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务必要将工作重点放到水土保持上,采取有效措施改良现有水土环境,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我国水土保持现状,对环境改善工作中可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供相关人士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1,俄罗斯土地资源保护立法特点俄罗斯土地资源保护立法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1,土地保护和生态资源保护立法内容高度统一和衔接2002年《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中规定“发生在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保全和恢复领域的关系”,由俄罗斯联邦土地立法调整的规定,但是环境保护法中还是针对土地资源保护中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法律问题作出了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的规定,比如对土地、土壤是环境保护对象、污染土壤收费、建设项目中的复垦土地、整理土地、对工业能源项目布局中的土地、土壤保护、对经营农业项目土地、土壤保护、城乡居民点布局中…  相似文献   

18.
谢梦玲  王昌海 《资源科学》2022,44(8):1707-1722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和生态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基于ScienceDirect和中国知网,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变革、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管理有效性评估4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评价,分析了文献研究热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有关研究的深化和管理体制的优化提供了思路。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参与式管理、管理体制问题与模式、管理有效性评估、管理机构权力划分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经验等方面。文献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代表,定性研究占主流,定量方法为辅;文献理论方面,制度变迁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态完整性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构成了研究的理论体系。基于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理论构建、关注不同权力配置模式下管理有效性评估、探究纵横权力运行协调机制以及参与式管理实现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关注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实现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实现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工作。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由于缺乏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使得城市生态功能受到影响。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现代城市建设中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实现科学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就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农民是保护我国森林生态环境的主力军.由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农民自身的保障还主要是靠土地、子女或者自我积累来提供,引起农村人口的过快增长,导致农民与森林"争地",进而造成毁林开荒、过度农垦现象的增多.所以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还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发挥其在我国森林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实现我国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