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道安“本无”说的具体涵义一直是学术界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勾陈 ,对道安“本无”说内容的辨析 ,否定了认为道安的“本无”说是最接近于鸠摩罗什、僧肇所阐发的般若学“空”义的观点 ,认为道安所理解的“空”从总体而言仍然与魏晋玄学“以无为本”思想的思路是一致的。道安在“本无”说中所表现出的特点表明他在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的交融过程中是一个过渡性的 ,同时又是十分重要的佛教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纪彦峰 《职业圈》2008,(34):78-78
企业的根本,归根结底是人。传统的管理是管事的学问,监督、命令、控制,出发点都是将事情故好。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在“快速”、“剧变”、“个性化”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了解人、沟通人、善用人、调动人的智慧,以真正实现“人本管理”,“教练型领导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与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3.
李洪福 《职业圈》2010,(18):25-25
“三基”工作起源于大庆油田,它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创造总结的管理成果和智慧结晶,是大庆石油人的传家宝,也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宝贵财富。文章就新时期如何加强油田“三基”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生友 《职业圈》2008,(33):150-150
文章从认识“9+2”教育新模式与“三农”问题的内涵着手,倡导和推广“9+2”教育新模式以服务“三农”。最终实现发展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双丰收。  相似文献   

5.
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我在长期金融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妨可作为个人对“金融之道”的某种理解。  相似文献   

6.
唐双宁 《职业圈》2011,(22):56-57
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我在长期金融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妨可作为个人对“金融之道”的某种理解。  相似文献   

7.
“竹内鲁迅”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其关于“鲁迅在本质上是个矛盾”的论说揭示出鲁迅与一切伟大文学家、思想家共有的本质。“回心”是“竹内鲁迅”最重要的概念,可以作出多种解说。除了已有的成说外,也可以解说成鲁迅的自我心理解剖,他不断地向自我回归。“回心”体现出鲁迅的精神特质、人格魅力。“回心”的发现与发掘,成就了“竹内鲁迅”的高峰地位与不可替代性。“竹内鲁迅”对鲁迅作品的评价复杂而深刻。有些我们不能同意,但也有许多令我们感到耳目一新的深刻,促使我们自己对已有的论说重新思考。竹内好对鲁迅的亲和有着他本人方面的深因:同样在决不放弃自己的社会担当的同时,高度重视自己的人格自由与尊严,又都有着深刻的辩证思维,往往心有灵犀。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20世纪初德国汉学发展和西方文化危机的时代背景出发,介绍德国学者凯泽林和其创立的以学习和借鉴东方文化、为西方文化寻找出路、培养东西方思想兼备型人才为目标的“智慧学院”,并详细考证、梳理“智慧学院”成立的背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授课方式、参与的人物、培养的人才,以及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和其出版物,从中总结出它对于中德文化交流的贡献及所产生的影响力,以期丰富我国对20世纪初德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交流思想和汉学发展的了解,扩展海外汉学研究的路径,并对我国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对外思想传播和文化交流事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久未露面的丁磊打扮很随意,西装、牛仔裤、运动鞋。走起路仍是大步流星,目视斜上方。丁磊的魅力绝对不是他的休闲服,而是将一个“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城市”这几个让外行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字眼,通过他的猪形象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0.
钟腾海 《职业圈》2012,(10):62-63
虽然“用人不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但并不是说“用人不疑”就全盘接纳别人,相反,在“不疑”的基础上“疑”更是包含着无限的人生智慧和做人道理。  相似文献   

11.
虽然“用人不疑”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但并不是说“用人不疑”就全盘接纳别人,相反,在“不疑”的基础上“疑”更是包含着无限的人生智慧和做人道理。  相似文献   

12.
夏历  李霞 《文化学刊》2013,(6):86-89
沈阳市民在“我”和“咱”的使用上有地域特色,如亲兄弟姐妹之间谈及共同的父母时使用“我爸、我妈”,而朋友之间谈及非共同的父母时使用“咱爸、咱妈”等。这一语言使用地域特色的形成,既与“我”和“咱”二者的源流关系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关东文化的影响,与关东地区的多民族融合、东北人的性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3.
尚文杰  张淑惠 《职业圈》2007,(4S):52-53
从法律的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看,一定社会关系的存在是法律调整的基本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经济区”)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必然会形成与之相应的特定的经济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老子》三十七章的“镇”字在较早的文献中,多训为“安”或“安定”,并非强制性的。“镇压”之类的意思只见于战国以下较晚文献,将此章的“镇”字理解为《老子》要对不合道的行为采取强制性的“镇压”措施,并不符合《老子》原义。因此,把《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之“无不为”理解为强制性的无所不用其极也是有问题的。“无为而无不为”是典型的“以退为进”思维方式,《老子》中有很多与之类似的表述,主流意见一般将其理解为以“无为”为手段,达到“无不为”的目标,并无不妥。《老子》思想世界中“绝对性”表述与“相对性”表述是并存的:“绝对性”代表其最高理想的同时,“相对性”同样也是为《老子》所接受的,不能由其“绝对性”否定其“相对性”。  相似文献   

15.
刘川民 《文化学刊》2009,(1):167-176
《方言疏证》完成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历时20余年,是戴震晚年完成的一部力作。书中大量使用“同”与“通”两个术语,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加以分析,这两个术语都有许多不同的含义。为了准确地理解该书的深刻内容,我们对书中的“同”与“通”两个术语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日趋富裕和营养不断增强,肥胖症、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病等“富贵病”开始““平民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肥胖病患者就有数千万人,而糖尿病患者平均每天增加3000人,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人,并仍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种种迹象表明,富贵病除了与不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用“霸道”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用“王道”来内化员工的自我管理认知,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18.
青年亚文化是当代青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语境中创造的当代文化形态,表现为非主流而又具有极高的大众流行度和跨文化传播力。以“科目三”现象为代表,开放度高、可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价值凸显,也促进了社会对青年亚文化正向价值的认知。鼓励与引导并举,可将青年亚文化转化为“中国式流行文化”,将“Z世代”的“网生”优势转化为跨文化传播的“破壁”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墨 《职业圈》2014,(10):126-127
和“富二代”“星二代”相似的名谓和出身,让年少成名的“艺二代”优越与质疑并存。那么,“艺二代”这一出身于“画香门第”的青年艺术群体有何特质?他们对当代艺术界构成何种影响?能否延续父辈辉煌?  相似文献   

20.
叶建华 《职业圈》2010,(13):54-55
老子作为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他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的一座丰碑。《道德经》道尽了自然、人生、政治、军事、经济的真谛。尤其是他的“无为而治”思想,2000多年来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甚至含垢蒙尘。今天的炎黄子孙不仅要给“无为而治”思想正本清源,而且应当弘扬光大,让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升华为“无为效应”,使其造福华夏,福泽寰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