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汪晓梅 《科教文汇》2007,(1X):139-139
美术鉴赏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首先要营造情境,烘托心境;其次要培养兴趣,催生情趣;再次要有意建构,生成经验;最后要引导移情,教会鉴赏。  相似文献   

2.
美术鉴赏课作为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学习模块之一,在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鉴别与评价中外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热爱中华民族文化和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立场.要搞好这方面的教学,首先要营造情境,烘托心境;其次要培养兴趣,催生情趣;再次要有意建构,生成经验;最后要引导移情,教会鉴赏.  相似文献   

3.
王思博  王子林 《科教文汇》2009,(31):220-220
众所周知,鉴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主要具有三个功能—认识、教育、审美。也许任何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兴趣。本文在比较中外美术鉴赏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对于更好进行美术鉴赏教育的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解决国画造型的问题能激发初中生对国画的兴趣,以上从贴近学生审美需求的四个方面阐述了有效提高初中生国画造型能力的方法,即借用点线面构成原理,启迪笔墨造型;强化视觉体验,提高形的把握能力;运用色彩语言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艘用电脑绘画,模仿国画效果。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宽松的环境中创造出生动的、艺术的、合乎规律性表现技巧的作品,提高中国画的造型能力和学习国画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国画,也叫中国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从小培养幼儿对本民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近年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强调从幼儿兴趣入手,注重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让孩子们并在欣赏和创作中获得愉快的经验。着重对于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国画教学方面谈了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组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典诗词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可或缺,并且这一实践过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生更需要学习美术知识的动力,美术鉴赏则需要更多的活力。我们必须更新教学形式,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艺术分析,形成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逐渐形成多元文化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另一种与书法密不可分的艺术——篆刻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单位里的各种公章,老百姓手里的私章,用以装饰中国画的各类印章……书法和篆刻充斥于日常生活,所以中学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基础素描是造型训练的初级阶段,是基础中的基础。它对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基础性学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美术基础教学,在设计素描的基础之上加入艺术鉴赏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获取的知识不再单一化、概念化,使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育实际上是美育及审美教育,它是审美和教育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它的美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所以音乐教育者们必须把这种"美"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懂得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1.
承立波 《科教文汇》2012,(32):169-169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在上课时要采用分层合作优势互补,关注多元作业差异、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完成作业,教师智慧解答学生的问题、有效设问、面向全体学生等教学方法才能注意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个性特长,使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美术能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崔春清 《科教文汇》2011,(35):186-186,196
知识迁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知识迁移,有助于创建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效果。本文从知识迁移与美术欣赏的关系入手,探讨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知识迁移途径。  相似文献   

13.
高文 《科教文汇》2013,(21):209-210
高中美术鉴赏课没有升学任务,学生不感兴趣。应大力推进新课标,结合生本教育,利用本土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美术鉴赏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玉华 《科教文汇》2012,(35):151-152
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创设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环境,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深入讨论,形成本组观点,在全班进行辩论,目的是重视对北京古建筑的保护,提出保护的措施,使这节课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美术教室是高中学生学习美术鉴赏的固定地点,是选修模块教学顺利开展的保证,是绘画练习、工艺制作等实践活动的场地.美术是一门以视觉感官体验为主的艺术学科,美术教室是艺术的殿堂,因此在布置上,首先要保证它的艺术性.教室的装饰布置、格调上要简约明快,色调上清新淡雅,在教室外、走廊和墙壁上,可以张贴古今中外美术大师的介绍和作品,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它与普通教室的不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5.
余志荣 《科教文汇》2014,(23):203-204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应以学生自学为主,继之才是教师的引导和教材的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教学中落实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自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激发自学兴趣,实实在在着眼于教给自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真正的知识,得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小红 《科教文汇》2011,(32):121-122
本文主要论述英美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美文学赏析,采用文化背景介绍、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与赏析等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增强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张月明 《科教文汇》2013,(5):129-129,131
美术欣赏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操.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徐磊 《科教文汇》2014,(5):170-170,174
自新课改以来,作为高品质学习方式之一的自主学习受到了教师的青睐。自主学习有助于激发课堂生命力,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赏识教育视角,阐述了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中的体现并分析了赏识教育是如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9.
梁育宏 《科教文汇》2020,(8):143-144
在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需要通过强化美术艺术素养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引领学生在美术艺术的欣赏、品味、学习和创造中,切实掌握美术知识、提升艺术表现能力、完善美术素养,借助多样化的美术课堂教育,建立健全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20.
张鹤 《科教文汇》2014,(20):122-124
书法教育既可以对学生进行书写技能的培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书法艺术欣赏能力,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笔者从事书法教学多年,所在的单位安徽省阜南县苗集中心学校也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艺术等课程中,要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教育”,在开展书法教育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在书法教学上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达到普及书法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