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泽民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主要体现为:认清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经验,维护世界多样性,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强调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明了根本方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添了重要内容;主张推进体制改革,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根本动力;提出依法治国,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江泽民的重要讲话、文章以及党的重要文献,揭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贡献。我们认为,江泽民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重要思路,主要包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从中国国情出发,不照搬别国政治制度;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贡献主要体现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根本思想指导;阐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提出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思想,为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提供了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业作了新概括,其中最重要的新内容就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已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不断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历史和现实都明确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者.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马克思的主要贡献,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石。延续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既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之道,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之道。确立"群众标准"命题,解决检验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标准,这是对唯物史观的延续;而确立"检验社会主义"命题,回答"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问题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迄今为止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演变,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制度体系。表现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阶段(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初创时期);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的概括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不争、不怕、不变"的原则。他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阐述发展外资经济的必要性、发展私营经济的重要性和"一国两制"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和基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服务的。邓小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观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存在与发展不会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主义定位的理论。邓小平从宏观上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准确定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社会主义定位的根本原则 ;当代中国实际及历史经验和时代特征结合是社会主义定位的根本依据 ;国情的定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定位问题 ;对社会主义定位必须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设计了未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框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随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的制度基础;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观点,内容包括正反两个方面。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思想启示,即"第二次结合"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视野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路径;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历史经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发挥联结纽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创立的中国革命道路发展的历史必然.毛泽东在创立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理论基础;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伊始,他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为邓小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社会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的基本理论构想,列宁、毛泽东在俄国和中国努力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这些都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邓小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著名论断把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重要思想,深刻植根近现代以来革命、建设与改革伟大实践,助推社会主义民主在新时代下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民主观站位人民立场,将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本质特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为实现形式;将依法治国作为重要保障;将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创新,开辟了社会主义民主道路的新境界,为世界提供了民主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主要体现为,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阐解,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并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各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有丰富深刻的渊源: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其提供根本的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社会主义的创新理论为其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其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泛实践为其提供深刻的实践依据。这些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出的重大贡献在于 ,他深刻论述并解决了以下基本理论问题 :恢复和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为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两种类型民主的区分 ,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民主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立了根本原则 ;关于民主地位的深刻认识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开辟了道路 ;关于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主张 ,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这一理论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它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准;它突破了传统禁区,分清了理论是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政治勇气和创新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叉"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贡献在于,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次提出社会主艾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相似文献   

20.
法治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对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理论创建、理念宣传、政治保证及法律实践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由于法治供给侧矛盾突出,怎样将宪法和法律文本上的原则和规则落实到现实的政党治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根本阐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理论起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的具体实践始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政策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正式确立的标志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