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染的最佳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住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生命。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  相似文献   

2.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聪慧。"郭沫若说:"能读书才必博。"阅读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阅读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可以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因此,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小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小学生阅读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必须先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小学生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最好老师,也是任何人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对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阅读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  相似文献   

4.
书籍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培根就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读书、学习应当是一辈子的事,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遗憾的是,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及阅读兴趣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我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培养学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生获取课内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阅读对于促进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拓宽小学生视野。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构建阅读共同体,是促进师生精神成长的一个有效手段。"学习共同体"这一理论是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变更刚被提出和发现的,现在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教学领域,在阅读教学中构建阅读共同体有着极为现实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贯彻落实语文新课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实现阅读的价值,促进师生精神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沈剑雅 《小学生》2023,(1):43-4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素养的培养,需从多个角度进行。由于小学生在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发育完全,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感性的知识,因此要做好引导,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本文着重分析了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素养,探讨了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如今,阅读是个时尚的话题。有一本刊物,名字叫做《阅读》,是新近专为小学生创办的。《阅读》把这个时尚的话题谈得丰富而深刻,吸引着小读者,也给我们成人许多新的想象和启发。我以为,时尚的话题需要深刻来引领。《阅读》正引领着当下小学生的阅读。第一,刊名《阅读》,简约,质朴。没有给阅读附加什么词语,加以限定,加以说明,“阅读”二字直指大家所关注的话题。陶行之先生说过:“儿童世界充满着简单之美。”阅读本来就是简单的事,却被一些人搞得纷繁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人们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我学习的基础,是认识一切新事物的必备能力。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所以,阅读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使人知识广博、学富五车,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使人的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只有孩子自己能够去读书,获取知识,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图书、喜欢阅读呢?作为家长,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生阅读是人生最开始也是最关键的阅读起步时期,它会对学生的人格、人性、人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课内、课外阅读活动又关系到学生的基础和潜力发掘,作为老师更要发挥好传业解惑授道的责任。然而在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电子书籍的日益普及,也会使小学生和老师感到迷茫,孰轻孰重,我认为电子书籍永远取代不了印刷品,印刷品的阅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万事开头难,把小学生领进阅读的海洋还远远不够,老师要做阅读海洋里的灯塔,要做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开启者。一、阅读对人格、人性、人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展开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前提。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最高级形式,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小学生的"创造",不能拿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其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课内拓展阅读,是教学中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这种方式可以获取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为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本文结合教材实例,对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小学的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培养良好的语音和语感。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综合方面的内容。当我们的知识面比较广、词汇丰富的时候与人交流就能事半功倍,提升听、说、读、写的能力就需要提高阅读能力,这样在写作时就不会词不达意。那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加强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呢?一、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  相似文献   

13.
<正>"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这已经成为今天最响亮的口号,它表明了语文的重要性,更点出了其重中之重在于阅读。众所周知,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阅读习惯的培养更要从小抓起。那么,我们怎样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小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笔者认为,玩是孩子的天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从"玩"着手。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好处:不但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而且能陶冶性情,丰富生活经验,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145万字。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0  相似文献   

15.
<正>课外阅读一直是村小语文阅读教学的短板,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通过更新观念,形成阅读合力;图书漂流,丰富阅读书源;有效评价,提高阅读质量,有效改善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提升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从而使教育资源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40):45-46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有大量的文章、短文需要我们去阅读。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学科里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量能更快速地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为"听说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语文延伸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自身丰富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巨大的熏陶和感染作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阅读恰恰是这种熏陶和感染的最佳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抓住阅读也就抓住了语文学习的生命。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敏锐感觉。”而要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8.
开永莲 《考试周刊》2014,(84):47-47
<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的习惯。"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实践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现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读书的动机模糊,阅读的盲目性大。因此,教师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动机。  相似文献   

19.
周丽平 《教育艺术》2009,(8):19-19,18
吕叔湘先生说过:"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益于课外阅读".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都得益于对书籍的大量阅读.阅读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它在形成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就说明了广泛阅读,储存大量的知识信息,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工作.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正>阅读能力是人一生的重要能力,小学阶段是阅读兴趣培养和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应成为小学阶段总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改课程计划赋予语文课的重要任务。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