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高效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导演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那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如何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热闹起来呢?通过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我认为提问是提高其效益的不二选择。一.语文课堂需要提问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着趣味与智慧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最活跃的课堂。但是,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却是沉闷的。在这种情况下,课改适时地被提出来了。课改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改变以前语文课堂呆板的形式、沉闷的气氛,教师要使用一些讲课的技巧,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语文课堂气氛,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学习语文的目的。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调动课堂气氛的方法——故事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习惯上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教学活动,课堂互动越多越好。为此,老师的问题不断,同学们的回答流畅,老师阐释教学要点,让同学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讨论。同时,学生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探讨的各个环节,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我们评价课堂教学主要的参考指标。在惯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老师在极力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经常邀请同学起立发言,在课堂某个阶段设立各种问题,让同学之间热烈讨论。老师都尽力避开“冷清、静默”的课堂,好像觉得学生们集体不说话就是上课不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从以往“听老师说”的死气沉沉变成了学生“我要说”的勃勃生机,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这个改变让人深思:语文教师该如何教学,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学生课堂讨论热火朝天,笑声阵阵不断,课堂气氛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与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性教学相比,语文课堂气氛显然是活跃多了.课堂气氛活跃,表明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交流,这是优质课的标志之一.但有的教师对课堂气氛活跃理解有偏颇,以为教师一呼百应,学生一点即透.特别是讲公开课,有的教师不遗余力地使出浑身解数活跃气氛,讲得很热闹,认为课堂上欢声笑语,肯定是气氛活跃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6.
彭杰 《课外阅读》2010,(12):67-67
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配合老师,师生互动少,课堂显得“沉闷”。勿庸置疑,这一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要比高年级的小学生更积极发言和活跃。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在降低,这其实凸显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发言不积极。为了转变高年级语文课堂的怪现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法,做到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一、在教学情境上下功夫,让语文学习增加趣味其实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我们成年人。我们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课堂的效率不高、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差等等。的确,就小学生而言,他们低年级时非常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孩子们像欢腾的小马驹。但到了中、高年级后,语文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就会越来越少,最后会成为语文课上的"稀有动物"。其实,就是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够精彩,不足以让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兴趣。在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充满弹性,一个课堂的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体现着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率。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以往单一的讲解、演练,让课堂更加丰富有趣,是很多教师所困惑的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也需要艺术,那么我们教师怎样才能一改以往单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效学习,使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让他们快乐成才呢?在此笔者谈几种方法。一、设计有效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小学生好动爱玩,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小游戏、  相似文献   

10.
前些日子,学校组织老师们听课评课,在听完老师们的课后,我总体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在追求花架子,而是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整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唯一不足的是教师的评价语言太少,让人感觉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活泼。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而一堂活的语文课,就像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它需要教师的灵活引导,学生的鲜活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获得快乐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12.
学生总认为学习古诗文枯燥乏味,因而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在古诗文教学中,让音乐点缀语文课堂,就能使语文课堂更加灵动而活跃,生动而活泼,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许多老师都想方设法安排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公开课上表现得积极兴奋,让课堂气氛活跃,而课后却又总是会感叹:“这节课学生倒是活跃兴奋,可我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下堂课还得补补。”我就想,创设一个既能让学生喜欢,又能达到高效率的课堂真的那么难吗?教师要完成一堂课预设的教学环节并不难,但怎样  相似文献   

14.
段振 《现代语文》2008,(3):56-56
不少语文教师在一起研讨时,总会谈到教学中一个共性的问题: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不配合老师,师生互动少,课堂显得“沉闷”。勿庸置疑,这一现象在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对问题不愿回答或不能回答,不参与课堂教学,不与教师形成互动,造成课堂的“沉闷”。那么,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改变这种现象,让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思考: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多以老师讲述,学生聆听为主旋律。所谓的师生互动,最多就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读读课文,这真的就是课堂气氛活跃?双边活动?我真的不敢苟同。现代教育主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客体,让学生  相似文献   

16.
审视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其乐融融,似乎让平静、单调的课堂变得热闹、生动了,许多教师把课堂气氛活跃当作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忽略了默读的重要性,甚至认为默读要求学生做到不出声,会造成"冷场",让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因此,极少有教师在教学中安排默读训练,即便采用,也是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与知识接触的起步阶段,在该阶段对学生的良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孩子未来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就目前的小学课堂而言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困扰着学生和老师。就小学语文课堂而言,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教学语言不生动等问题频频出现,这不仅让学生对语文课文的学习失去兴趣,也降低了课堂效率。因此,应当对语文教学课堂进行改进,本文就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高中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而课堂刹那间鸦雀无声。为此,许多老师常常抱怨课堂气氛的不活跃,而沉闷的课堂气氛也往往使师生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种现象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并不鲜见。语文课堂的沉闷原因复杂,而笔者认为这跟在"重理轻文"风气影响下学生对语文学习缺少足够热情有莫大的关系。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沉寂僵化的局面。下面  相似文献   

19.
老师该如何给与孩子们轻松和谐的课堂,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自身的学习、实践和探索,试从平等对话、激发情感、师生互动这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做法和想法。课堂上,教师要试着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目的在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人性在这种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尽情释放、洒脱驰骋。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那句老话,要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为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学习和教学效果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有力手段。一个设计精巧的提问会使课堂气氛立刻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动起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围绕着问题而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和教学效果。但综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发现许多老师在课堂提问上都存在着两种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