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云飞 《成才之路》2010,(16):23-23
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会快乐而轻松的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放飞心灵,勇于创新,让音乐悄悄地走入孩子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刘琍琍 《江西教育》2004,(19):31-31
孩子的心灵是幼稚的、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要真正教育好孩子就要从敲开孩子的心灵人手。在心灵的交流中唤醒每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向善的本性。  相似文献   

3.
孔璇 《师道》2015,(2):39-40
孩子的心灵,就像湛蓝清澈的天空,纯净而美丽。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一万个理由去呵护孩子的心灵。最紧要的,是要用宽容在孩子们的心灵天空上,绘出一道绚丽的彩虹。家长们无一不想竭力呵护孩子的心灵。殊不知,孩子心灵的天空上出现的阴霾,有许多正是家长自己造成的。有一回,班里两个孩子闹起了矛盾。还只是二年级小小的孩子,连吵架的手段都很幼稚:互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的生存空间与其心灵空间是不一样的,孩子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会不断地激励自己去探索世界,心灵里蕴藏着无限的动能。我们要找到隐藏在孩子心灵空间中的理想国空间。充满神奇能量的理想国空间理想国空间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内,  相似文献   

5.
<正>给孩子多一份尊重和理解,多一份欣赏和鼓励,都是孩子实现希望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灵,那是敏感的音乐家的心灵。心灵中紧绷着心弦,您若能触动它们,就会发出很有魅力的音乐。"我们要做个能够触动孩子心灵的人,要有爱心:爱孩子、爱事业,用自己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的孩子必会快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的孩子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相似文献   

7.
爱可以搭建心灵的桥梁,叩开孩子的心扉;爱可以开启一颗封闭的心灵,给孩子以自尊心;爱可以点亮心灵的灯盏,给孩子以上进心;爱可以呵护稚嫩的心灵,给孩子以自信心。我们要做好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就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让爱来温暖他们的心灵,叩开他们稚嫩的心扉,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刘君 《教学随笔》2009,(11):48-48
假期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100条建议》,他说,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  相似文献   

9.
一、在孩子心中树立良师形象 1.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呵护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既复杂又单纯.期待别人的关怀,渴望别人的尊重。教师要改变以往统治者的面貌走进孩子的心灵.聆听孩子的心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可以让学生谈一谈对班级现状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有了真心真意的付出,是否就有成功的教育呢?事实未必如此。教育,是对心灵的滋养。付诸心灵的力量,期盼着孩子心灵的应和。如果不懂得因人而异,而是千篇一律,甚至简单粗暴,这样的付出不仅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脆弱的、单纯的。孩子的心灵如"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颐指气使的说教,生硬的  相似文献   

11.
温乃鹏 《家长》2011,(1):43-43
鲁迅先生说过,塑造孩子,最重要的是塑造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等待着父母去描绘。为人父母者,请牢记: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就等于给了他一个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如何写出有儿童视角的作文来呢?那就是让习作回归儿童的心灵,让丰富儿童的心灵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应有策略:丰富孩子的生活,拓展孩子的阅读,培育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认识,陶冶孩子的情怀,提升孩子的  相似文献   

13.
桑素琴 《考试周刊》2015,(1):190-191
幼儿的心灵是纯洁的,幼儿教师用爱心、耐心、细心拨动孩子的心灵琴弦,让孩子的眼睛更明亮、心更敏感、思维更活跃,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铸就孩子未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陆芳 《教师》2014,(21):128-128
正一、亲子交流的含义亲子交流,应是家长和孩子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信任和理解为前提,敞开心灵,互通思想、观念、知识、技能、行为对错等方面的有无,以达到触动心灵、激发情感、激浊扬清、共同进步之目的的一种言语、眼神和肢体交流。亲子交流的基本含义是:①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处于同一位置,相互平等;②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敞开彼此心灵,相互信任;③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交汇心灵眼神,相互理解;④亲子交流是家长与孩子间互通  相似文献   

15.
许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花了不少精力和财力,但效果往往不佳。主要是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着许多误区,我们只有走出误区,了解亲子教育的原则,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艺术,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心灵舒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是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的信仰。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也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者的信仰。唯有如此,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书育人,德育第一。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灵的健康才是真健康,做学生的心灵保健师,呵护孩子的心灵。举例说明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关爱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心灵的对话     
日记,是成长中的孩子们心路历程的反映。评语,是老师与孩子心灵的对话.这无声的对话有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一股动力;有时是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有时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孩子前进的道路。孩子们的日记敞开了一颗颗真实的心扉,让我走进一个个心灵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送一份赏识给孩子,放大他们的优点和长处;送一份尊重给孩子,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送一份爱心给孩子,以心灵曼挟心灵。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20.
景玮华 《时代教育》2009,(6):181-181
关于孩子缺什么,不能从直观的现象中去寻找答案,而是要从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心灵的造就上来分析。只有用心钻进孩子心灵深处,才能真正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只有用符合孩子自然成长特点与规律的东西去抚慰孩子的心灵,才能够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拾回那些失落的东西,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