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隐性课程又称班级教育环境 ,它包括该班集体所享有的物质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以及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这种环境对学生认识、判断和评价是非、善恶、荣辱 ,对他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以及意志和道德行为等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那么 ,如何加强班级的隐性课程建设呢?一、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 ,应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指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 ,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布置教室时 ,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 ,又…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3.
高职班主任工作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校升格为高职院校,招收的高职班级越来越多。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生活辅导方面,班主任的重要性日见凸现。经过一年多的带班体验后,我对高职班主任工作有了如下的认识和见解: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班级氛围首先,班主任应当树立班级目标,引领全班学生向班级目标迈进。作为高职班级的目标,不仅仅是要指明班级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指标,还应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之为实现班级目标而不断进取。在我所带的班级中,经过与同学们的激烈讨论后,本班的班训被定为“团结奋进砥砺成材”,不仅对班级建设提出了要求,还指引同学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奋斗。其次,班主任要带领班级成员装点教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它的布置不能不重视。在布置的过程中应注重美感,比如:在色彩的运用上,应注意舒适度,不能只强调绚烂夺目;还应注意不同的装饰物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国徽、国旗的悬挂可使学生产生爱国主义情感;名人名言可启发学生思考人生。但应该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特征,使教室与学生身份相符。兼顾不同心理状态学生成为“心理辅导师”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会集中表现在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在我所接任的班级中的观察和体会,我将他...  相似文献   

4.
教室环境布置不容忽视舒莉萍班级教室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室环境中如何体现学校制度、班级纪律、学校精神、班级精神,大有文章可做。当前,对教室环境大致有两种意见,一是教室环境以整洁为主,不必花大力气去布置,教室里布置得花花绿绿,对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5.
教室不单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更是重要的育人阵地 ,班主任必须加强教室文化建设。教室文化包括环境布置、卫生状况、人际关系、道德水平、审美情趣等等 ,它是校园文化的基础。怎样才能搞好教室文化建设呢 ?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一个过程 ,坚持两项原则 ,突出三方面功能 ,注意四忌。一、把握一个过程即教室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首先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年级、班级间要有所变化。如在环境布置上 ,小学低年级力求色彩协调、格调活泼、形式常新 ;中年级应寓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 ;高年级则要尊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动…  相似文献   

6.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布置的好坏,直接反映出班级文化建设的质量高低.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教室布置时应注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生生参与、常换常新和形式多样等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教室里每一方寸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具有积极向上、团结奋发的班风。班级文化的积累和积淀,对良好班风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往往能透视出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反映出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应有意识地加强班级文化的积累和建设。一、班级环境人文化,是班级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外部因素1.舒心典雅的教室布置。教室的布置应根据学生年龄段,在整洁、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力求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除新颖的黑板报、精美的班级主题画外,墙壁还可以挂上几句格言、警句,张贴上学生自己的优秀手工、摄影、书法作…  相似文献   

8.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我特别注意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班级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家园。一、营造温馨的教室教室是学生的家,为了让班级拥有家庭氛围,我经常从优化教室环境人手,发动学生参与教室布置,这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与合作意  相似文献   

9.
一、铸造物质文化是基础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在抓教室环境布置时,首先是班级誓词,誓词不仅要上墙,让学生随时可见;还应人心,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上墙容易人心难,需要班主任时刻的引导,在这一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先让学生自己推荐誓词,共同确定后让学生先写自己对班级誓词的解读,并在全班交流,以后是每节课上课前先背诵誓词,  相似文献   

10.
一、铸造物质文化是基础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在抓教室环境布置时,首先是班级誓词,誓词不仅要上墙,让学生随时可见;还应人心,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上墙容易人心难,需要班主任时刻的引导,在这一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先让学生自己推荐誓词,共同确定后让学生先写自己对班级誓词的解读,并在全班交流,以后是每节课上课前先背诵誓词,  相似文献   

11.
龙启彬 《贵州教育》2013,(24):10-11
作为班主任,我们经常在搞班级文化建设,而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简言之就是班级的教室环境建设,主要包括教室的环境布置、桌椅的摆放、黑板报的利用、墙面的布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等。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是一种显性的班级文化。只有把这种显性的文化建设搞好了,才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2.
杨富民 《教师》2012,(6):19-19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建设班级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要创设温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室环境,教室要地面干净,课桌要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13.
班级环境布置,创设的是一种文化的氛围,营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它最大的功效就是可以形成一种人文氛围,对学生成长起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由此,班级的环境布置作用可见一般。由于立场的不同,对于班级的环境布置,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本文仅选择三个方面作简要的论述。一、“墙壁无空”与“留空”艺术学生每天一走进教室都会面对墙壁,因此谈及教室环境布置,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墙壁布置问题。传统的班级布置观有两种,一种倾向认为要充分利用墙壁的空间,让每一片墙壁都能“讲话”。比如曾经风行一时的手抄报热,很多学生都将自己的手抄报抄…  相似文献   

14.
班级文化,应当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班级物态文化。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是通过眼睛能够观察到的东西,比如桌椅的摆放、墙壁的设计等来表现的。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的活动、学习场所,优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室布置要有文化特征,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的颜色搭配,使教育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使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提高班级凝聚力。在教室墙壁上布置名人格言、警句、反映本班级特  相似文献   

15.
教室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场所,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主要阵地。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教室的布置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不例外,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教室环境的布置,对于学生  相似文献   

16.
石金涛 《甘肃教育》2013,(22):65-65
教室是学生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教室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英语学科也一样,用英语精心布置教室能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总要带领学生布置自己的教室,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具有教学功能的环境。然而,我们从某中学开展的“最佳教室”评比活动中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室布置得很不如人意。如,有的教室布置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学生那还有心听课;有的教室标语、挂图过多,内容面太广,主题不突出,容易分散学生的精力;有的教室布置思想性不强,颇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色彩……布置教室也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具有很高的学问。那么究竟该如何布置自己的教室呢?一、要突出教育功能。教室环境的布置,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它除了要宣传教育方针和学校的校风、校纪要求外,还必须以教育教学目的为前提,考虑教室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使之成为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8.
吕雅琴 《考试周刊》2012,(6):179-180
一个好的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陶冶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在建设班级文化、提高学生素质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教室布置,实现教室布置的优化,尤其值得班主任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教室,能让教室具有浓郁的艺术氛围.通过对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创建充满美感的班级环境.  相似文献   

20.
教室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窗口,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阵地。从教室环境的布置、设置情况可以管窥出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的教学理念、学校精神以及教育制度的差异。本文从美国小学教室的布置的特点入手,探讨中美两国教育理念的不同,重点探究美国教室布置对中国教育理念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