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斌 《教师》2023,(18):15-17
古诗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作用。文章作者通过对小学古诗文多样化教学内涵与价值的阐述,以案例教学法为手段结合课文探寻古诗文多样化、创新性教学策略,以期为推动古诗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继而达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古诗文育人价值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课文体现了多方面的文化价值追求:构建人的灵魂意识体系;构建人的行为规范意识体系等。教学处理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加以优化处理,以使其更好地为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彰显服务。  相似文献   

3.
略读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积累内化阅读方法、提升读写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找准略读课文教学的几个关键之处进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教学功能,提升略读课文的教学质量。结合略读课文及学生特点,从紧扣单元双线目标、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激发学习兴趣、灵活运用学习提示、发挥桥梁支架作用及迁移内化读写方法等方面教学,可以实现略读课文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度落实,教师要着重挖掘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与教育作用,努力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与价值。革命文化素材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构成,同时也是实现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需要注重革命文化与相关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与渗透,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教师要深度研究立德树人对语文教学的实施要求,全面归纳革命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教育价值,依托电化教学、情景表演、演讲教学、挖掘找寻革命精神的现代表现、开展革命文化教学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课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开启革命文化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小学生文化素养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开展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等状况,选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以及想象力。以《一匹出色的马》课文为例,主要论述这篇课文的内容及教育意义,并总结其对教学的启示,以期更好地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公布和实施以来,关于确定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阅读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提出者是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者,她所针对的主要是中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学语文教学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是,由于学段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必然使中、小学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特点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美,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思路。小学语文课文中不乏审美价值高的文章,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探究了视觉美、听觉美、想象美"三部曲"式审美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了语文审美性教学的优化建议,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审美课堂的建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8.
郭影 《文教资料》2013,(24):50-51
常识性课文教学是指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介绍自然、天文、地理、历史、卫生、科技等知识为内容的一些文章,这类课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课文对向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志向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此类课文的教学中存在两大弊端:一是泛泛地串讲,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学得枯燥无味;二是把语文课上成单纯的常识课,忽略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因此,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常识性课文的理解和认识,探讨如何把握常识性课文特征、如何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曹红丽 《文教资料》2014,(10):45-46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巩固,是沟通课内外阅读的桥梁,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特殊功能。教师在教学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时存在一些误区,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略读,走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认识误区,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培养阅读情感和正确价值取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参照课后练习题是制订教学目标的依据之一,这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重要理念。我们细细品读,你一定会发现,小学语文课本精读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其实就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后练习题,这对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避免教学中走弯路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课后练习题,围绕课后练习题,制订目标并展开教学,巧融课后习题于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影视资源和舞蹈、音乐、绘画等一样,是构成我国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既具有艺术价值又具有教育价值的重要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影视资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内容的学习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本文针对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究,分析了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我国传统文化精粹的凝结,在语言上具有精练含蓄、韵律优美、富含哲理等特点,其美学价值极高。古诗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从小就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对他们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起到培养与提高。近两年,国家逐步也在语文课本教材中增加了古诗课文数量的比重,但由于小学生受自身年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的有限,加之现代人与古代人在语言运用上的时代差异性,致使对小学生在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上成为一大难点。为此,加大对小学阶段古诗教学,探索小学古诗的激趣教学,对于小学生古诗词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程,是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发展语文素养、体验课文情感、享受快乐过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阅读特点与接受能力特点,进行更加有效的教学,用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通过对小学语文课程阅读教学的研究,来试图为大家总结出一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之路,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诗承载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文化内涵,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创新指导对策,最大限度发挥出古诗审美和文化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平台。因此,广大教师应积极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课堂的朗诵的魅力和教学指导,以给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语拼音、生字读写、课文阅读三大方面。其中,课文阅读则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无论是拼音教学还是读写教学都需要建立在课文教学的基础之上。但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以小学语文教材为教学核心的,同时,小学语文教材版本绝大多数都是根据国家的课程教育标准进行选择的。然而,这些教材的阅读课文的篇幅较短,而且由于编制时间的限制,使内容存在滞后性和缺乏创新性的不足。因此,许多学校开始通过儿童文学引入的方式来进一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改善小学语文的上述现状。  相似文献   

16.
彭坤 《考试周刊》2014,(36):30-30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远的学科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是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由于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小学语文对小学德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开展德育计划的过程中,应根据德育教育的特性,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文字基础知识的同时,与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作者根据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一线教师重精读课文教学、轻略读课文教学,模糊了略读课文的教学价值。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彰显了略读课文的工具价值、教育价值及过程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巧借单元助读系统,明晰方法应用;整体解读单元课文,把握主题脉络;贯穿教学环节始终,实现自主阅读等策略,用好略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种类繁多,但文质兼美的经典课文始终绽放其经久不衰的魅力。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探析经典课文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开发和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姜宇泞  潘明福 《教师》2022,(6):18-20
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性人文积淀,底蕴浓厚.将乡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丰富语文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弘扬乡土情怀,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乡土文化却频频缺失.文章从乡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的价值、缺失的原因出发,探讨相应的策略,以期推动乡土文化顺利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从而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革命文化类课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课文时代背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加之教师难以平衡教学的“语文味”与德育性,导致低年级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应精准定位目标,分解教学要素,结合语文要素与德育价值开展教学实践,依据文本和学情妥善处理“语文味”与德育性这两者的关系,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