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科技奖励》2009,(7):53-57
2003年11月24日,200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37岁的卢柯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当选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而且,值得骄傲的是,纳米专家卢柯是地地道道在中国打造出炉的。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2004,(7):2-2
2003年,37岁的卢柯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当选的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值得骄傲的是,纳米专家卢柯是地地道道在中国打造出炉的。  相似文献   

3.
1988年,卢柯放弃去日本读博士的机会,留在中科院当起了“土博士”。这期间,他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修正了被引用10年的英国科学家斯考特等人确定的N i-P非晶合金晶化产物间的位向关系,并提出非晶态金属的新的晶化机制,因此于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这之后,一系列的荣誉不断降临到他的身上:2001年,被中科院任命为金属研究所所长;2003年11月,年仅38岁增选为中科院院士;2004年3月,当选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科学家;2005年4月,被有350余年历史的德国科学院增选为该院院士。中科院能放心地把金属研究所的帅印交给36岁的卢柯,…  相似文献   

4.
国际     
《中国科技奖励》2011,(4):10-10
卢柯院士荣获德国洪堤研究奖 近日,德国洪堡基金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院士荣获德国洪堡研究奖,以表彰他在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他出生在福建沿海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9岁上学读书,26岁在华盛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28岁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30岁以最年轻获奖者的身份获得联合国颁发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34岁成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同年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全球最具潜力的100位科学家之一,41岁出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这位青年科学家就是陈章良。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在澳大利亚召开的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33岁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博士成为该年度仅有的2枚年会金质奖章的获得者之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学者。在此之前,卢柯因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成绩突出而连年获奖。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2年获中国科协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4年获原国家科委等部委颁发的“金牛奖”,1995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国…  相似文献   

7.
在8月14日于南京理工大学召开的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九届年会上,首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苏步青应用数学奖”颁奖,中科院院士周毓麟荣获首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特别奖,中科院院士彭实戈、石钟慈获首届苏步青应用数学奖.周毓麟院士多年来从事拓扑学、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理论与计算数学等方面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曾获得我国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奖项“华罗庚数学奖”.彭实戈院士被称为“中国‘金融数学’第一人”,在随机最优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曾获世界数学界最高奖“沃尔夫奖”.石钟慈院士在有限元方法以及应用方面贡献卓著,他对协调元与非协调元进行了系统深人研究,取得了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对工程计算具有指导意义的前沿成果,曾获得“华罗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位富有活力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他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第三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他的13篇论文发表于《科学》、《自然》和《物理评论快报》,并被引用超过1300次——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国外诱惑”,他矢至不渝——岁末年初,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年仅34岁的封东来好事成双:2005年12月31日,旨在升华大学氛围、褒奖奉献、支持创新的复旦大学“校长奖”颁奖,封东来作为最年轻的教授榜上有名;2006年1月4日,复旦大学又为刚刚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的他举行庆祝大会。接连而来的荣誉…  相似文献   

9.
《科学启蒙》2023,(1):28-29
<正>马伟明是我国的“国宝级专家”,他34岁就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42岁就晋升海军少将军衔。2017年,马伟明获得代表中国军队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因为他,我军舰艇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他更是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吴建平荣获“2005年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本刊讯11月13日,由计算机世界传媒集团和《计算机世界》报社主办的中国“IT两会”(中国IT财富年会、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京召开。中科院院士、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杰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吴建平等荣获大会颁发的“2005年推动中国信息化进程突出贡献奖”,这个奖项是为表彰2005年度中国信息化建设中成绩最突出的十位CIO而设立的。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司司长王自强、信息产业部办公厅副主任周广元、信息产业部电子科技情报所所长石怀诚、计…  相似文献   

11.
36岁时,他是澳大利亚化学工程界最年轻的教授之一。39岁时,他成为澳大利亚工程院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他是我们的骄傲。”昆士兰大学的中国学者说。  相似文献   

12.
他推崇精英家教,倾力培养出六个子女,个个声名赫赫:大儿子蔡天文荣获全球统计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考普斯总统奖”;小女儿蔡天西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他也就是被誉为“人才魔术师”的蔡笑晚。  相似文献   

13.
他,荣获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若干年前的一个科研成果,使得中国的小麦产量猛增了60亿斤;他,在关键的时候提出了粮食需要实行恢复性生产的建议,遏制了中国从1998年就开始出现并且连续五年一直在反复的粮食减产的趋势。他就是中科院的院士李振声。  相似文献   

14.
李心草,中国交响乐团最年轻的首席指挥、著名指挥于家,22岁获得"全国首届指挥比赛"第一名;26岁在著名的法国"第45届贝桑松国际指挥比赛"中获得第二名;2005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十佳之一。他的妻子秦兰是著名的钢琴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获得过"中国钢琴作品大赛"优秀奖等。浪漫邂逅,情定孩子气的大指挥1994年,23岁的李心草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毕业后,担任了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1996年,他受奥地利著名指挥大师雷欧普德·哈格教授邀请,赴奥地利国立维也纳音乐大学深造。1999年回国后,他成为中国交响乐团最年轻的首席指挥,兼任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并成为第一位率亚洲乐团进入悉尼歌剧院音乐大厅的中国指挥家。  相似文献   

15.
钟浩源,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二学生。11岁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2岁被评为“2000~2001年度广州市优秀学生”,并成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广东省唯一候选人;13岁成为中国单项发明获得国家级发明奖项最多的小小科学家;14岁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院士;15岁获得“第五届中国发明展览会”金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并在首届亚欧明天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特别奖;……2005年,他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青年发明家国际展”上夺得最佳发明奖。  相似文献   

16.
绚丽的年轮     
在上海交通大学,许晓鸣的名字几乎上下皆知。33岁——在许多人还在找寻人生的座标时,他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的教授,并是我国自动控制领域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1982年8月许晓鸣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系,师从著名自控专家、中科院院士张钟俊教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他参加了“中国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CCSCAD)软件包”的研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变量系统无限结构和分析研究及一类新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发展”。并于1988年以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测控制机理与大系统预测控制”的研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许晓鸣经过激烈的竞争,获得了德国洪堡基金会的资  相似文献   

17.
报载: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第十四次会上,一些小发明荣获了大奖——一位意大利人发明的“安全灯口”(用电时不会短路和不会使人触电),获得了“奥斯卡”奖;一名澳大利亚妇女发明的充气床垫,获得了“女发明者奖”;一名二十三岁的瑞士青年发明的能夹在眉毛上的眼镜,获得了“青年奖”。  相似文献   

18.
“教宝宝认字”,这个堪称地球上最常见、最简单的事。一个落魄的打工仔在跟它一次意外“邂逅”后,只用了两年时间。不仅荣获“中国青年创业项目奖”。而且成为中国首家唯一的“教宝宝认字”、拥有全国50多个加盟店的连锁集团总裁!这个打工仔名叫李广斌。他的创业故事令人震撼!  相似文献   

19.
《小火炬》2020,(12):2-3
他说“枯燥无味的学问不是好学问”。他从事大气科学研究近六十年,致力推动“天有不测风云”成为“天有可测风云”。他还是世界上首位成功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人。他就是中科院院士、第61届国际气象组织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曾庆存。  相似文献   

20.
302002年第7期 总第149期神州学人" 5月23日,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在京颁奖。" 本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和提名奖共有208位候选人,经资格审查、初审、复审和公示,由我国各个领域院士担任的评委投票最后产生。本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是:北京大学力学系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佘振苏、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谢毅(女)、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贺福初、青岛海洋大学教授宋微波、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华良、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仲礼、海军工程大学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