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的疗效,比较中、西药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的疗效和反应。方法:选择母乳性迁延性黄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实验组用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治疗期间每隔24 h测定血清胆红素一次,至直胆红素下降至119.17μmol/L以下,停止治疗。结果:两组间每日胆红素平均下降幅度、黄疸消退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退黄口服液加外洗液治疗新生儿迁延性黄疸是一种退黄效果好、见效快、不需母婴分离且副作用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了56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治疗经验,探讨药物促进母乳性黄疸消退的疗效。方法:2005~2006年收治母乳性黄疸7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口服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其中49例单纯服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7例同时停喂母乳。对照组23例继续给于母乳喂养,适当增加哺乳次数,未予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56例患儿均有效,平均起效时间1~3d,黄疸消退时间5~10d。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为56.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促进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消退,减少停喂母乳对乳母及乳儿的不利影响,配合停喂母乳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相似文献   

3.
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抚摩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起,其原因复杂,特别是核黄疸可导致患儿的死亡或出现运动或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目前国内外预防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多采用药物疗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近年来国外内均有报道抚触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有减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能否通过抚触配合中医穴位抚摩促进新生儿的排便,缩短胎便排出时间,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健康QA     
《母婴世界》2011,(9):64-65
黄疸问题 宝宝黄疽退了又上来了. 怎么办?、退而复现是病理性黄疸的一种表现.首先注意排除是否为母乳性黄、疸。若孩子为母乳喂养,可停喂母孔3天.若黄疸明显减轻.考虑为母乳性黄疽.但也不需因此而戒母乳,可待黄疸减轻后再予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思密达和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我中心门诊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9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思密达组、思密达加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治疗组(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前后经皮测胆红素值,结果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思密达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辩证施护对寒湿阻遏型黄疸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1例寒湿阻遏型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我院经验方“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中医辩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黄膏外敷神阙穴联合辩证施护对寒湿阻遏型黄疸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良好,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洗胃灌肠对危重新生儿黄疸干预的临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鲜红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70-70,88
目的:探讨洗胃灌肠对危重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方法:100例年龄≤48小时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用传统方法干预的为对照组,洗胃灌肠方法干预的为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达干预推荐方案的标准时光疗。观察组在入院后生命体征平稳,立即予以洗胃灌肠,同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达黄疸干预标准时光疗。结果:观察组首次排黄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蓝光照射时间、胆红素峰值、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洗胃灌肠未发生副作用。结论:洗胃灌肠干预可以使危重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缩短,胆红素峰值降低,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从而降低危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及其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治疗的特殊性,为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现探讨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来医院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58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有患者29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于两组患者都用SAS和SDS对患者在放化疗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测以及抑郁自测,并对两组患者放化疗治疗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后的焦虑及抑郁得分以及患者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用模式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都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患者为80%,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增加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增加患者的自信心,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观察开塞露在治疗胎粪性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胎粪性便秘的新生儿分成两组,实验组予开塞露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等渗盐水灌肠方法。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差别有高等显著性)。结论:用开塞露灌肠简便有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母婴世界》2013,(2):124-135
新生儿生理性黄疽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的推拿手法治疗失眠的护理效果。方法:所选80例患者来自平凉市妇幼保健院针灸推拿科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的门诊患者,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定的不寐的诊断依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推拿治疗与护理方法。结果:两种方法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医传统的推拿与护理对治疗失眠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或结合局部动脉化疗术,共使用10条外引流管和10枚金属内支架.结果:10例采用经皮经肝穿刺置入外引流管及支架置入术,均一次置入成功.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下降.术后10例患者黄疸消退满意;5例黄疸消退,置入内支架术后4周在DSA下行局部灌注化疗术.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外引流加内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方法,结合局部动脉灌注化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黄疸有些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并于4~5天达到病程高峰。这是由于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增高、肝脏酶发育不完善致使身体运送胆红素能力不足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多发生理性黄疸,可遵医嘱,每天给宝宝喝些葡萄糖水,促进黄疸消退,无需特别处理,7~10天便可恢复正常。还有一种情况属于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9.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康复进程,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66%,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好转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母婴的健康,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段层次学习理论在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护理专业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阶段层次教学理论,进行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护理技术操作成绩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得分。结果:①实验组期末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与毕业护理操作技能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实验组临床决策能力的总得分以及各项能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护理技能进行分段式教学模式,提出各阶段的层次目标,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对比两组在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后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7%和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影响心血管内科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以改善治疗的效果,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我校2010级、2009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案例式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课堂讲授。课程完全结束后,对两组进行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调查,分析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式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观察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研究。方法:剖宫产术产妇188例,使用最小不平衡指数的分组方法,将使用自控镇痛泵的95例作为实验组,常规治疗与护理的9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2h产妇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症状与体征(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瘙痒、腹胀)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产妇术后12h镇痛效果显效率为31.58%,对照组显效率为1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术后12h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护理,而症状与体征无明显差异,故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实验组好于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