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2005年辽宁省竞技武术套路锦标赛部分参赛项目的难度选择与完成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难度选择方面,男运动员倾向于A、B级动作难度、B级连接难度,女运动员倾向于A级动作难度,A、B级连接难度;在难度完成方面,男运动员的A、B级动作难度、A级连接难度完成较好,女运动员的A级动作难度、A级连接难度完成较好。建议在难度申报时,不宜采取保守策略或存在侥幸心理,而应选择适宜运动员完成的难度数量或级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现场观察法,对2012年湘西自治州第十二届武术套路比赛中青少年组前三名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编排与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动作编排和完成水平呈现出男子高于女子、动作难度高于连接难度的特点,难度动作编排与完成级别体现为男子倾向B级难度动作、女子倾向A级难度动作的特点。提出了应提高湘西州青少年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加强青少年男子运动员A级、C级动作难度,D级连接难度的训练;加强湘西州教练员对难度动作的编排、申报和训练水平的培训;提高湘西州武术赛事有关工作人员对难度登记表及评分表的审核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支撑与水平类动作B146难度动作的运动学分析,获得支撑与水平类动作B146动作的运动学参数,进一步清晰正确支撑与水平类动作B146难度动作技术概念和动作结构;分析支撑与水平类动作B146难度动作的正确技术要领,探讨其基本规律;为教练员运动员难度动作技术诊断及选材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作为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分析我国高水平舞蹈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水平和影响因素,帮助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难度动作训练.结果表明:1.我国高水平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转体类、跳步类难度动作掌握较好,翻腾类难度动作完成水平最高,平衡与柔韧类难度动作技术水平有待提升,其中转体类难度动作完成水平与世界强队差距最大;2.影响我国舞蹈啦啦操运动员难度完成和技术水平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专项系统训练时间不足、爆发力差、缺乏对难度技术动作的正确认识、缺少与国外强队的交流、运动损伤等.  相似文献   

5.
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女子南拳、太极拳、长拳的运动员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三项女子拳术类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南拳15%、长拳12%、太极拳17%.研究表明,三项女子拳术类难度动作有差别,难度动作已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关键;高旋转难度动作的完成具有不稳定性;动+动+静的难度动作前后动作的顺势衔接与利用惯性是动作完成的重要环节;难度动作的支撑,下肢以复合杠杆的工作形式完成动作,对腿部肌肉力量的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6.
杨云霞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6):26-27,30
对第11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男单项目难度动作编排的对比分析表明:1)与国外优秀选手相比,我国选手的难度动作编排分值有一定竞争力,但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不好;2)我国选手难度动作组别的编排分配欠均衡;3)我国选手在难度动的作时间编排上比较合理。今后要加强运动员的竞技素质训练,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并适当增加A、B组的难度动作,提高难度动作编排的合理性,增强我国竞技健美操男单选手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动作类型及完成情况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届奥运会男子跳马决赛运动员的难度和完成质量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但难度有向前继续发展的趋势,完成质量日趋接近,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第三和第四动作组别中的动作是主力军,第五动作组别中的动作将被更多的运动员所选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现场和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湖南省大中学生武术比赛中大学组前六名男、女运动员的难度动作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高校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完成存在脱节、流畅度差的现象,停顿时间大于3s的情况较多,并有延长的趋势;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流畅度受难度分值的影响小,受难度级别的影响大,并随难度级别的升高而增加;现行武术规则和评判标准缺乏对难度完成流畅度的相关规定;效仿全国高水平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难度演练的节奏和衔接技巧是影响难度完成流畅度差的两个主要因素,提出了应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注重运动员“气”的修炼根据运动员的难度竞技水平;合理编排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全国健美操冠军赛男单项目前三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价值具备了与国外优秀选手竞争的实力;难度动作的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不够合理;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缺乏高潮和亮点;运动员的个人风格不够突出,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完成成套动作时技术规格较高,动作准确、规范,但个别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还不够好。  相似文献   

10.
就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预赛中。武术女子太极拳与太极剑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难度动作规格一样,但是完成动作有差别;太极拳、太极剑难度动作失误率分别是:17%和22%;难度动作已成为太极类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关键;旋转动作结构的难度动作完成具有不稳定性,失误比较明显;太极类项目难度动作起跳或支撑时,下肢类似复合杠杆工作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以国内男子优秀蹦床运动员高磊为研究对象,记录高磊在完成难度17.5成套动作和18.2成套动作过程中各单次难度动作的高度分和位移分,并观察各单次难度动作高度分和位移分的时间演变规律及其与客观分总分的相关关系。发现难度18.2成套动作的客观分总分要略高于难度17.5成套动作,且难度17.5成套动作的稳定性也显著优于难度18.2成套动作。位移分和难度分之间总体呈正相关关系,提示动作的高度分和位移分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随着动作次序的增加,高度分呈单调递减趋势。难度17.5成套动作的高度分呈现下降-略上升-下降的特征,而难度18.2成套动作前6个动作的高度分呈直线下降趋势,第6个动作后高度分呈平缓下降趋势。在难度17.5成套动作中,第3、第5、第7个动作是最主要的扣分环节。在难度18.2成套动作中,第2、第5、第7个动作是最主要的扣分环节,此外,第3、第6、第8、第10个动作也是扣分环节。基于上述结论,制定针对性训练方案,通针对性训练前后日常测验成绩的统计分析,验证本研究对高磊技术动作诊断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难度动作是武术套路项目的得分关键,它的成败影响运动员的排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据处理法对第十五届世界武术套路锦标赛剑术项目女子前八名运动员难度动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发现:难度编排焕然一新;并提出建议:提升创新能力,提高难度动作的编排。  相似文献   

13.
竞技健美操与竞技艺术体操同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运动项目,两运动项目的评分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艺术分、难度分和完成分。其艺术分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方面。因此,科学、合理、独一无二的成套动作编排是每个教练员及运动员目标。通过对两运动项目的成套动作编排内容及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以找出两者成套动作编排的特点及相似的方面,为竞技健美操及艺术体操的成套动作编排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中男子南拳全能和女子南拳全能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难度动作完成率则成为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广东队南拳运动员在训练、预选赛、预赛、决赛中难度动作的完成率,得出训练水平与比赛成绩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搭配和排列、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意义特征、整体动作的运行路线方面分析了其竞技性、观赏性、以及在反映武术本质和特点方面所达到的程度。结果发现,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运行路线往返交叉,变化多样,整体动作的组合流畅,动作有高、中、低三个空间位置的变化,基本能表现出起伏转折;很多动作有一定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武术的内容和特点。不足之处在于,与竞技体育和竞技武术自选套路的现状相比,其跳跃动作的难度还不够,整体审美表现力还不够强。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录像解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女单冠军和我国选手难度动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所选难度动作不缺组,分布较为均衡,但与冠军难度动作相比,难度级别明显较低,且难度级别分布明显成下降趋势,难度动作的完成与冠军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难度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从单式难度、组合难度、成段难度3个方面分析了套路的难度价值。结果发现, 长拳第二套国际竞赛套路动作的变化多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随着竞技武术的发展应适当增加难度组合和组合动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新周期竞技健美操规则的要求,通过现场观看比赛和分析比赛录像,对2006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男单、女单、混双、三人、六人五个项目的前8名40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数量、组别、分值、C组难度动作空中姿态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分值的难度动作是运动员目前选做的重点;在B组和C组难度动作的选择上缺乏多样性;难度动作的连接加分实现率低;三人、六人项目主要通过配合发展高分值的难度动作;现行难度动作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导致了在三人、六人的项目中参赛女运动员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9.
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家拳击集训队、广东拳击队、武汉体院拳击队等28人的研究,发现运用脱水法、控制饮食法及合理安排训练等方法,对业余拳击运动员赛前减体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