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志杰 《考试周刊》2011,(15):187-189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外事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寻求适应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的方式。广东省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外事管理工作的领导和软、硬环境的建设,进行有效协调,以期更好地管理,为内涵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地域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环境的恶化也随之出现。同时地域的自然、社会环境不理想,又进一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更进一步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特别对于甘肃地处内陆,气候条件较为干旱,可以说自然条件比较差;而经济环境也较为落后,政府职能还在转化阶段。因此,我们从旅游环境入手,在自然条件、经济环境和政府主导战略进行一定的数据分析,从而提出甘肃旅游业在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应当如何为甘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改善我省的软、硬环境,特别是在政府职能方面,应积极实施政府主导战略,为甘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237-240
面对现代旅游业,特别是北京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的快速推进,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实践教学中心创新建设理念,运用物联网、虚拟仿真、云平台等先进技术与设备,基于"智慧景区"模式建设了"实验场地即景区"的综合实验环境,构建了智慧旅游背景下创新型旅游实践教学硬环境和软环境,为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旅游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高级人才,探索出现代旅游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旅游业中,景点的环境建设和营造是外部硬环境;文化性则是景点的内在软环境。南宁武鸣起凤山人文底蕴丰厚,挖掘开发其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传播壮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本文针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重视软、硬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创建国际旅游城市的进程中,既要关注社会物质硬环境的建设,更应着意营造一种健康、兼容、宽松、和谐的心态软环境,良好的心态环境对国际旅游城市的创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承德提出创建国际旅游城市,市民的心态环境如何?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市民对旅游业及旅游者的态度进行了调研。针对调研结果,提出了加强心态环境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世界旅游业的竞争焦点已从硬环境竞争转变到软环境竞争,与游客直接打交道的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客我关系的处理、职业形象设计、行业礼貌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礼仪修养是旅游的软环境,被认为是旅游业形象之灵魂。因此,加强旅游礼仪教育和培养是改善我国旅游业软环境,促进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硬件与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性,未必代表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我们借助近年来国内外社会科学在"软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要从硬技术向软技术创新转移,使其"软硬"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综观美国几次重大的"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不难发现,美国教育信息化的重心已发生了重大转移,从重硬技术、硬环境建设转向重软技术、软环境建设。我们认为,我国高校信息技术未能有效变革教育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缺乏对软技术创新的认识与研究,使得在教育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软技术创新应用于学校业务、流程和技术三者相结合的"预测建模"架构及制度创新之中。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该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需求与发展,学涯与职业规划课程是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理想对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该课程设置必须紧紧围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个主题,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以软、硬环境的建设确保学涯与职业规划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环境建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当从软、硬两方面着手加强道德环境建设。具体是结合实际,抓住特点,弘扬爱国成才的主旋律,优化教育氛围;加强“三风”建设,培育校园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规范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工队伍建设;加强道德的硬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旅游投资软环境评价因子进行了设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六家在张家界有代表性的旅游投资公司进行调查,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张家界市旅游投资软环境还不令人满意,张家界市政府应急需重视市场环境的建设,继续加强政策法规环境的建设,持续加强对政务环境的建设,重视社会人文环境的后续建设。  相似文献   

12.
规范、详尽的公共标识语体现出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其质量是衡量旅游地旅游产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硬指标。俄语等多语种服务环境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瓶颈问题之一。目前,海南旅游景区、公共服务场所的公共标识语俄译文存在着混乱与不规范问题,不仅有损国家形象,也会使旅游业广延性发展受到影响。本文通过调研,提出规范翻译的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范多语种服务环境,特别是俄语服务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是"文化",如何把旅游区的历史文化信息挖掘出来是其规划的关键。传统的旅游规划在表现文化旅游区景观基因时往往只重视文化景观的表达,而忽视了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文化表达功能。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游客对环境的体验感知和景观基因的特征,认为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具有营造整个旅游区环境氛围、表现旅游区文化个性的的优势,因此应对它们好好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因素的权重值,进而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来对旅游体验质量进行评价,对于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进一步改善旅游地环境,增强旅游地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包括硬开发和软开发,软开发是红色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的必然趋势,也是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红色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黄冈要继续抢抓机遇,站在文化的高度来思考红色旅游文化建设,研究和谋划黄冈红色旅游文化深度软开发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图书馆较之东部地区发展缓慢,这除了地域经济所导致的客观因素外,"软环境"建设上的落后也是其重要原因。中西部地区高职图书馆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必须在建设硬环境的同时,大力强化"软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中的旅游者行为调查,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分析基础,揭示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旅游者的凝视行为特征。在对旅游者凝视行为的分析中发现,旅游者的凝视行为普遍存在于民族旅游地和东道主之间;旅游者凝视动机的产生源于旅游者日常生活环境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社会建构的差异性,并且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旅游者摄影遭遇的两难困境将会对凝视对象产生一种不平等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游客对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区在餐饮、交通、住宿、游览、娱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现实评价,引入游客满意度概念,通过德尔菲法和态度赋值法测算了游客对天池风景区的满意度为"一般"。说明该景区在产品开发层次、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景区服务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行政决策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孕育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与科学的执政理念之中。对于行政决策来说,法律制度的硬性约束固然重要,但是行政决策主体的政绩观软约束更为关键。科学的政绩考核办法、民主的行政决策氛围、优化的制度运作环境可以有力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