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市场聚集     
创新科技 面向未来 联想发布2002年信息安全策略 (记者明志)5月20日,联想在京举行了2002年度信息安全业务策略说明会,同时展示网御系列升级产品。 据介绍,联想年度信息安全业务发展战略是以超大客户、大客户为主要目标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安全评估、方案设计及安全管理)、应用方案(包括ERP安全方案)及全线安全产品。 为保证核心战略的实施,联想将与国内企业展开广泛的合作并将将强力加大技术投入力度,成立包括院士、业界专家组成的“联想信息安全专家委员会”,做到销售现有产品,加大研发力度,预研未来3~5年实用产品及技术。  相似文献   

2.
《信息系统工程》2001,(6):19-19
创新的拆分渊整,重塑了一个崭新的联想集团。以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业务为主的联想外设,在外设市场上的表现也越束越突出。联想“因特网时代的数字办公”外设发展战略,自2000年下半起就对外设市场产生了不小的冲击。5月25日在沈阳如开的联想外设全国代理商大会上,联想集团助理总裁、外设事业部总经理刘洪先生提出了新财年的“组合誊”。  相似文献   

3.
以近年来国际图书出版产业中主要企业的并购活动为背景,对四大图书出版战略群组的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威胁与反应进行分析,理解不同战略群组企业的并购动机、战略选择和主要结果。从自助出版、开放存取出版、订阅服务、规模和技术创新五个方向讨论不同群组战略选择的依据和未来的价值创造方向。根据丁焕明等人开发的产业集中四阶段模型,确定图书出版产业目前处于集中阶段。不同战略群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各不相同,总体来说,并购的活跃程度有所下降,巨型并购机会增大。技术环境的动态性为并购战略决策增加了复杂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0,(7):48-48
日前,联想电脑公司在京举行了战略及新产品发布会,宣布了“因特网时代的数字办公”外设战略,提出在因特网时代外设必须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发展的方向。作为这一战略的体现,联想电脑公司推出了一款具有突出的数字化、网络化性能的多功能一体机MFC6212N。外设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发展,是联想继“天禧”电脑、“FM365”网站等触网决策之后在外设业务领域内的又一次重要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5.
如今,IT企业从思想上已经成功的完成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方向的转变。随着用户对企业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好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更体现在企业对基于产品的解决方案的提供上。 联想应用方案中心已经成立两年。回顾这两年走过的路,应用方案中心从当初的不断摸索到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联想服务器存储事业部副总经理罗立新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6.
产品     
《信息系统工程》2004,(7):101-102
联想推出高性能服务器新产品 6月1日,联想集团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更高更强 创新跨越-联想高性能服务器业务暨新产品发布会”,联想高级副总裁贺志强先生出席会议并致词。联想此次业务发布会,从产品,技术和方案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如何满足广大用户对高性能计算环境的需求,同时在继联想深腾  相似文献   

7.
尽管早就想到联想会有所动作,但当联想IT服务业务并入亚信的消息传来时,我们还是感到一点意外。当年联想高擎“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大旗,大举进军IT服务。而今联想在扩张的道路上铩羽而归,不得不放弃IT服务业务,而专注于核心业务。我们不能不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持续成长感到一丝忧虑。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从2002年12月3日召开的“联想WORLD2002大会”上获悉:联想集团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联技术,并提出了这些技术“关联应用”的理念,把关联技术嵌入到IT产品中去,从而实现从理念到产品的过渡。对于联想而言,这是向社会宣布仅仅销售PC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即将到来的是以联想为首的国内IT技术的一个创新时代。数年厚积,走技术创新之路几年前,在众多IT企业风起云涌的时候,联想总裁柳传志给联想指明了一条道路,那就是联想一定要做技术驱动型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受很多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联想集团业务从4月1日起已经拆分成两大子公司。一个以原有的杨元庆负责的“联想电脑公司”为主体 ,主要负责网络接入端产品和信息产品 ,以及ISP(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和ICP(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业务 ;另一个以郭为负责的原“联想科技发展公司”为主体组建“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主要业务为在传统经销渠道基础上建立基于互联网的“E CHANNEL(电子渠道)” ,以电子商务为中心的网络产品 ,以及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系统集成方案。这次联想集团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重组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30):55-55
2006年8月1日,作为联想集团全球种子业务之一的联想外设数码,在京举办了主题为:“整合全球优势,发力移动存储”06新品媒体沟通会。会上,联想外设数码业务推出多款移动存储新品,并宣布借助联想全球整合优势,联想将大力拓展移动存储市场。  相似文献   

11.
1月6日,联想集团和中国电信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在业务捆绑、市场营销、服务代理、产业推动等多个领域展开强强合作,并基于联想“关联应用”技术进行联合开发,为双方的用而延伸到娱乐业.媒体业等等。  相似文献   

12.
李鹏 《今传媒》2005,(11S):32-34
在中搜的融资大戏中,最引人注目的投资公司是投入3000万元人民币的联想。“联想必须变成一个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只有这样联想才具有长远的生命力。”早在四五年以前,联想的柳传志在考虑联想未来时如此认为,但是此后联想大规模踏人“江湖”的互联网战略,没有一步能踩到点上,留下的只有苦恼和伤心。被外界十分看好的中搜为他们踏进“江湖”提供了一个机会。  相似文献   

13.
陈晓 《中国新闻周刊》2005,(2):i006-i006
2004年的12月8日,联想上演“蛇吞象”大戏,吃下了IBM的PC业务。作为联想集团的总裁,杨元庆成为这一重大经济事件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5月19日,神州数码集团公司完成了一项重大 战略调整——成立“神州数码网络集团”,覆盖范围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计算机等产品、网络软件和网络解决方案业务,由神州数码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林杨先生出任网络集团总裁。此举表明,神州数码所有自有品牌的网络产品开始在统一架构下运作;自有品牌的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业务已成为推动神州数码发展战略的“二级火箭”,也是集团三大核心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7月10日,联想手机“我看2008”视频战略发布会在京拉开帷幕。在本次以手机视频功能为主打的发布会上,联想移动展示了8款手机产品,其中6款属于全新的“新世界”手机系列。此外,联想移动还和拥有奥运会赛事转播权的CCTV央视国际,国内最大的视频分享在线视频网站优酷网结成了战略联盟,为联想手机的移动视频功能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服务为王”的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精心打着服务算盘。去年,联想策略重心向服务型企业转移,那么今年她将有何作为呢?联想外设事业部率先于5月10日至6月31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近两个月的“无忧打印在联想”市场推广活动,以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全线产品向用户做出品质、服务放心承诺。记者就有关活动情况采访了联想外设事业部总经理刘洪先生。 刘总介绍,“无忧打印在联想”活动的目的是要传递给用户“无忧购买、快乐打印”的理念。用户购买联想任意一款激光打印机或多功能一体机产品时,不仅能得到细致的咨询服务、选购指导,还能获得使用和维护的速成指导以及时尚精美的“爱心礼包”,联想网站、呼叫中心以及遍布全国的数百家分支机构还将为用户提供全面的  相似文献   

17.
《电子出版》2001,(8):20-21
联想实施激打“冲击”策略 战略与战术并重的联想,在2001年的外设市场上表现得相当活跃。继5月25日在沈阳全国代理商大会上发布新财年的“组合拳”后,联想将首先开始实施对激光打印机市场的“冲击”策略,并携其刚刚上市的激光打印机新产品LJ880分别在济南、南京、哈尔滨等29个城市进行巡展。 联想的“冲击”占天对吗? 联想实施激光打印机市场的“冲击”策略,目的在于提升联想在激光打印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然而在激光打印机市场,国内品牌的力量成长并不容易,要大力度冲击市场,时机选择当然尤为重要。 联想集…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战略群的竞争对手之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战略群概述 1972年,Hunt提出了战略分组,基本思路是把战略特征相似的企业划分成一组,每个组被称为一个战略群.产业可被划分为若干战略群组,一个战略群组由若干厂商组成,当然一个战略群内也可以只有一个厂商.  相似文献   

19.
业界要闻     
联想7月在京宣布的“因特网时代的数字办公”外设战略,以其核心内容“外设必须全面迈向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号召力,以及别具风格的“I 时代”产品-MFC6212N 的震撼力,在国内 IT 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骚动。联想描述了外设革命的三个前景:一是“设备”概念将被逐渐淡化,“功能”化外设将取而代之;二是网络化将成为外设领域内的一致目标;三是外设迈向  相似文献   

20.
如今,IT企业从思想上已经成功的完成了从“以产品为中心”赂“以用户为中心”方向的转变。随着用户对企业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好的服务不仅仅体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更体现在企业对基于产品的解决方案的提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