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前由家长逼迫孩子学习的舞蹈课、乐器课、绘画课,孩子都能主动去学了。原来,是孩子们想"现学现卖",向同学们显一显本领。这种出于内心的喜欢,自然有助于增进学习的兴趣,令家长们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2.
目前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古筝等各种器乐教学已进入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的家庭。家长们抱着殷切的期望和憧憬 ,为孩子买乐器、请老师 ,风雨无阻带孩子去上课 ,回家后还要陪练。然而许多家长感觉这些辛苦并未换来好的学习成果。如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不爱练琴 ,甚至为偷懒欺骗家长 ,家长则绞尽脑汁劝导、责骂、体罚或物质利诱 ,但始终效果欠佳 ,家庭气氛也明显变坏 ,学琴成了一件进退维谷的痛苦的事情 ,那么家长该怎么去做才能避免这些问题呢 ?家长怎么才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主动学…  相似文献   

3.
钢琴是乐器之王,因此现在学钢琴的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孩子,许多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于是会让孩子学一门乐器,因为钢琴需要左手和右手的配合,可以开发人们的左右脑,所以大部分家长选择了钢琴,但是孩子的练琴问题也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孩子不愿意练琴,或者是练琴时间短,即使练得时间久的也很没有效果,没有什么太大的进步,那到底怎么去练琴呢?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有效的练习钢琴。  相似文献   

4.
乐器与物理     
林江 《物理教师》2003,24(4):39-40
现在许多家长都要自己的孩子去学一门乐器 ,希望孩子从小就接受艺术教育 ,受到艺术薰陶 ,增强孩子的艺术素质 .乐器 ,从表面上看是一件艺术品 ,但其中包含着许多物理原理 .乐器的发声、音调、响度和音品以及乐器的制作、调整方法都和物理原理有关 ,因此乐器就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 .如果在学习乐器时又知道其中的物理原理 ,对乐器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这样对乐器的掌握就能更深一层了 .1 乐器的发声物理知识告诉我们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理都在振动 .乐器能发声就一定有振动的物体 .根据振动体的不同 ,乐器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 1 )…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半数以上的孩子在学习乐器,可是,谁来关心琴童的人格发展与命运?在很多家长看来,乐器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教育机。所以,超过50%的家长们不惜重资让孩子练琴,并有超过30%的家长对孩子施以高压手段以使其将练琴活动持续下去。但是,乐器不是万能教育机。现在我们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来分析家长在孩子学琴方面的某些错误认识。学琴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吗?我们看到,92.7%的家长认为练琴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是,我们不能想象一个人在经常的失败与否定性评价中会获得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如此,我们也更难想象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让孩子学习钢琴这门乐器,在学习中,家长尽可能的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各种考级和比赛中去。在舞台上演奏,孩子大多都表现出紧张、身体僵硬,不够舒展、音乐表现力弱等特点,如何能让孩子们的表演更加地自然和真实,本文提出了三点训练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教师的日常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的爱好特多,体育、文艺没有哪一样我不喜欢的。在全国上下大唱样板戏的时候,我还跟我姐一起参加了全县组织的样板戏培训班。直到现在,我对样板戏还是情有独钟。小时候,我对乐器感兴趣,特别想拥有一把三弦或是琵琶。过去的家长根本没有培养孩子特长的意念,哪像现在,想尽办法去培养孩子的业余爱好。在我想了多少次,请求了多少次后,终于有一天,妈妈带回来一把叫洋琴的乐器。现在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培养孩子各种特长,使他们多才多艺,能在以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学习舞蹈、乐器、绘画等各种技艺,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却不多,为什么呢?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到学习乐器最大的特点就是要多练习,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尤宝华 《文教资料》2011,(25):102-103
音乐艺术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由于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孩子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成了"问题孩子"。本文深入分析了学习乐器与儿童成长的关系,认为只要家长提高认识与引导恰当,就能趋利避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之,则事与愿违,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0.
当今让孩子学习乐器,对许多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据调查表明:约50%的独生子女学过钢琴等乐器, 无论是钢琴、小提琴还是电子琴、手风琴,学琴都是孩子童年时期接受的投资最大、时间最长、努力最多的学习活动。有不少家长甚至是省吃俭用来为孩子买乐器请老师,而孩子则要在本来已经十分紧张的学校学习之外每天还要挤出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家长为孩子购置了乐器,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学琴。但有些孩子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效果并不理想。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进苦苦思索,常常不得其解。基于此点,我想提几条意见供家长参考。一、以培养兴趣为先导。三至五岁的孩子,感觉最敏锐,可塑性最强,在音乐方面显露能力的也最多。这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乐器演奏不但能使孩子学到众多乐器演奏知识,提高艺术修养,而且可以使他们的左右脑同时得到较好的开发,提高其记忆与想象力:所以,北京孩子的学琴热一年比一年升温如今,许多北京的家长都把姜杰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孩子学琴的首选学校,这家民办学校的哪些东西赢得了家长的心呢?为此我们走访了姜杰钢琴城办公室副主任钟艳。  相似文献   

13.
孩子是否对音乐有兴趣,家长从孩子的表现上可以观察到。比如,有的孩子一进琴行,就大声喊着、叫着:“出去!出去!”一分钟也不肯多待。对于这样的孩子强拉他来学琴实在是让他们受罪。有的孩子进了琴行则愿意东摸摸、西看看,翻开琴盖试一试,对于不同的声音充满了好奇。对这样的孩子则可以试着引导他们再往前走一步。其实,让一个孩子讲清楚他是否喜欢乐器,为什么喜欢,很难。很多家长在买乐器前和报名前都反复和孩子谈是否喜欢,能否坚持的问题,孩子也都信誓旦旦,肯定好好练!可真的学了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面对这些爱学不爱练的孩子,家长该怎…  相似文献   

14.
目前,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已经受到众多家长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钢琴以其"乐器之王"的美名更受青睐,在众多乐器中,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钢琴.的确,钢琴的学习实现了手、口、眼、耳、身的全面活动,是发展孩子智力、体力,形成良好心智的最佳选择.然而,在如何对待钢琴学习上,很多家长还认识不足,本文将从儿童钢琴学习前的准备及钢琴学习的时机做浅显的阐述,望能给家长以帮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少儿学习乐器的热潮经久不衰。但如何提高少儿器乐的演奏水平,如何才能持之以恒,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愿与这方面的老师及家长共同探讨。一、认真解决好孩子们在学乐器时的精神状态问题。“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孩子若爱上了他所学的乐器,就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性。激发诱导孩子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美妙的乐器声打动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经常听名家演奏的乐曲和观摩较高水平的演奏会,能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欲望和为之苦练的积极性。学习乐器是种艰苦的意志磨练,一些基本功练…  相似文献   

16.
何桂香 《学前教育》2023,(Z4):13-14
<正>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学习唱歌、跳舞,或具备演奏乐器等艺术特长。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孩子可能会遇到失去学习兴趣、无法专注、半途而废,甚至产生强烈反抗等问题。在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往往会出现以下误区。过于关注音乐技能,忽视了孩子审美和习惯的培养许多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参加各种音乐培训班,并积极陪伴孩子学习和练习。然而,如果只关注技能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习型家庭应该学习什么呢?依笔者之见,孩子除了完成学校里的功课之外,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如电脑、乐器、棋类等,千万不要把家长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家长可以用疏导的方式加以引导。如,孩子适当的玩一些游戏,对学习是没有什么害处的,还  相似文献   

18.
<正>音乐是一门塑造学生心灵、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该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器乐教学作为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虽然不少家长都热衷于鼓励孩子学习乐器,表面上看是重视、支持器乐教学,但实际上还是出于一种功利意识,比如孩子学到了哪些乐器,掌握了哪些演奏技巧,获得了哪些奖励,在孩子的升学考试中有没有加分,甚至有的家长还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获取  相似文献   

19.
现在学乐器的孩子越来越多,大到钢琴,小到竖笛、口琴。家长们愿意花钱为孩子们买昂贵的乐器.花高额的学费找最好老师,无非是渴望自己的孩子在音乐方面能有点“过人之处”。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并不爱学琴,“练琴”在他们的心中甚至是个可怕、可恶的灾难。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2014,(11):27-27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会时刻观察、学习、模仿家长的言语举止,然后照着家长的样子去做。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就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家长要好好对待孩子,细心、耐心,对孩子的行为负责,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以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