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志联 《体育师友》2009,32(6):76-77
1前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体育术科是报考广东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类专业考生的专业必考科目。近两年,广东省体育高考项目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由原来注重专项水平与技能转到更加注重身体素质的方向上来;由原来的注重单一身体素质转到注重全面身体素质的轨道上来;南原来的以主观评分为主转到以客观评分为主的标准上来。  相似文献   

2.
对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有关政策问题的调研与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的报考资格、视力标准、“体优”考生文化课录取划线、择优录取操作原则以及体育加试成绩及格线的科学划定方法等有关政策改革问题及其实施验证效果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调研与考证分析 ,可为普通高等院校 (系 )体育专业招考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于体育院、系招考素质指标科学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体育院、系招生考试指标的科学化和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是高等学校体育事业选材的重要问题,亦是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七七年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以后,天津体院对《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经多年招生工作实际的检验,为保证招生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象天津体院杨文勋、姜达维等老师提出的。“其一,考试项目不能反映考生全面身体素质状况;其二,各项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国家体育总局成人运动训练专业专科和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3日至2 5日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 9所体育院校、8所体育职工运动技术学院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承办会议的成都体育学院领导及“考试科目改革”的研究人员。此次成人招生考试工作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是 :总结 2 0 0 1年体育系统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明确 2 0 0 2年的招生工作任务 ;研讨关于体育成人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考试科目的改革等问题。1  2 0 0 1年招生工作的基本情况2 0 0 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第一年 ,…  相似文献   

5.
对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办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研究安徽省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项目的效度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对我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方法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可能和可行的模式或方案。  相似文献   

6.
体育高考制度是否合理科学,最主要的标志就是要体现公平竞争和选拔优秀人才的原则。为了加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管理,改革考试内容和完善考试办法,提高考试质量,引导学生的规范训练,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模式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体育专业考试之一的体育教育专业乒乓球加试不同考试方法的分析,探讨高考乒乓球加试的合理方式。  相似文献   

7.
招生类别与办法 一、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新闻学专业(体育新闻方向)、经济学专业(体育产业方向)、应用心理学专业(运动心理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英语专业(体育英语方向)、特殊教育专业、面向全国实行统一招生,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广大体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讨,终于制定出了较科学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办法,它从考试项目到评分标准都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尽快地适应这种改革,更好地指导体育专业考生进行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和专项技术的选择。并为体育教师对其指导之考生进行身体素质成绩预测提供依据,使之在训练中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为此,我们对去年报考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考生的体育考试成绩,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找出了影响身体素质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对专项技术的得分也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现行体育院、系招生考试中身体素质测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一九七七年全国高等院校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各体育院、系也采取了相应的考试方法。开始二年是由各院、系根据本地区及本校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一套方法。七九年以后,逐渐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方法。该方法实行后,对统一全国体育院、系招生考试标准及保证招收新生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为纵向跟踪研究招生工作及不断完善招生考试方法等都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2006年我国各省市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中报名条件、考试的组织与管理、考试内容等问题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部分省(市)高校和中学的专家、教师进行了调查,探讨体育专业考试的发展方向,以期能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身体素质考试成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高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是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着体育师资人才的培养,影响着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因此,不断改进考试方法,完善考试制度,合理科学制定考试评分标准,及时总结评价招生工作,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体育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招生工作也就体现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一般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分文化考试和体育考试;体育考试又分为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两大项目。本文只分析考生身体素质项目。众所周知,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机能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  相似文献   

12.
课题组 《体育科学研究》2003,7(4):79-82,101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进行研究,从而力求揭示体育高考中好的方法及存在的不足,为体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体育师友》2013,(2):F0002-F0002
本刊讯:3013年2月21日至3月4日,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术科考试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这是我院连续五年协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承办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工作。据统计,今年我省报名参加体育术科统考的考生达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14.
孙福生 《体育教学》2013,(12):56-57
自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经历了55年的演变历程,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公正、公平的选拔程序与机制,能够客观地反映考生的专业水平。高考是考学生,更是在考教师。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我深入地研究了高考动态,正确地指导学生备战高考,12年我校有21名体育专业生在高考中体育专业和文化课双上线被高校录取,创下了体育专业升学的最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工作中,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性是招生考试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考试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因此,可靠性程度是衡量招生考试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招生录取工作有效性的根本保证。笔者通过对近几年陕西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与方法进行了客观的研究与分析。对如何保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可靠性,提出了有效的、可行的方法与手段,为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工作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指导招生考试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全国现行《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是七七年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以后,在我院自拟试行的基础上,经国家体委主持广泛征求各体育院系意见,于七九年由国家体委与教育部联合签署颁布实行的文件。至今虽逐年有所修改,亦已延用六年之久。通  相似文献   

17.
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的公正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各高校招生部门努力追求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研究认为:用科学的发展现来对待体育招生专业考试工作,用现代化的电子科技手段进行测试,对考生施以人性化的关怀,对考试人员采用岗前培训、抽签上岗等措施,是实现体育招生专业考试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F003-F003
<正>体育教育系简介体育教育系现有两个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于1954年开始招生。2002年,被陕西省政府首批授予“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五十年来,该专业向西北五省乃至全国各地输送了近以万计的体育教学训练与管理领域内的专门人才,受到普遍赞誉与好评。现有在校学生2000余人。有来自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留学生多人。表演专业属于艺术类文科,自2005年开始招生。一、学制与学位本科学制4年。体育教育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表演专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起,体育教育训练学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生学制三年。  相似文献   

19.
孙晓莎 《精武》2012,(21):50-51
各高校在体育专业考生的招生都有各自的一套录取方法,择优录取选拔人才。然而,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成绩测试仍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逐步提高体育专业考生录取的文化成绩要求,考试项目内容的设置以及在体育招生测试中扩大素质的内涵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为了使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的身体素质考试项目更加科学化和标准化,近年来国家体委统一规定测验灵敏素质采用“50×2蛇形往返跑”。该项目的设计与选定,根据灵敏素质的定义:“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条件下,运动者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方向的能力”来看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是,在招生考试实践中,我们对1983和1984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