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古代兵法的分析,论述了“古代兵法”思想在当前警察与罪犯格斗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作为一名警察要“知彼知己”,逢事“先计而后战”。在与罪犯格斗中.要贯彻“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和“兵不厌诈”的战术方针。此外,作为一名警察.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兵法知识,更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果断性,而且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格斗技能和公安工作所需要的其它技能。  相似文献   

2.
搏击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先人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演变出来用于防身自卫的格斗技能。随着不断的发展和演变,这种技能逐步形成了各种武术流派,人们可以在格斗中,使用拳法、掌法、腿法、摔法、拿法(反关节技法)及肩、轴、膝、腕、胯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来攻击对手。习武者,通过训练把其掌握的各种武术流派的攻防动作用于实战技击。这种技击也称“散手”或“散打”。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这种用于徒手格斗和白刃战的格斗技能虽然失去了他往日的光环,但它依然在社会广泛流传。在各国军队和警察的训练中,它更是作为一种实战技能来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挫折行为探析曲阜师范大学刘一民,王武斌古代兵法“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语道出了战争中胜与败的关系。而现代体育竟技比赛被喻为和平环境下的“战争”。胜与败同样也是频繁发生的。竟技运动的本质就是要比胜负争输赢,就是要“更快、更高、更强”。然而,作为一名运...  相似文献   

4.
邓许庚 《武当》2010,(9):34-35
作为格斗训练者,都有过平时训练的技能,在实战中很难发挥出来。往往平时训练还不错,一到实战格斗时,就技不达意。实践证明,要提高训练人员的格斗实战能力,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起剑道,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部日本武士。这个与日本武士文化有着深刻依存关系的格斗技艺,以其独具特色的服装护具和打斗方式让人感到好奇。相对来说,练习剑道是安全的,护具保护了身体的重要部位,而护具的发明,也使剑道这种古时的格斗技术成为普通人都可以练习的体育活动。剑道有几千年的历史,确切的源头至今尚未考证清楚。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字书简。书简中多次出现"击刀"的名词。到了平安时代(公元794—1192年),剑道被称为"太刀打",当时在日本流行使用"唐太刀",对中国刀剑的仿制也很普遍。在刀剑技术上,也受到中国刀剑武术的本质性影响。到了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剑道被称作"兵法"。当时的《孙子兵法》在日本被称为"大兵法",剑道被称为"小兵法"。剑道在日本古代,是整个武士阶层必备的一种技能。经过一千多年漫  相似文献   

6.
少林功夫的表现形式和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林功夫是通过中国武术得以具体表现,成为中国武术文化有力的象征。中国武术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历代战争活动中,以生命为代价积累起来的、以攻防格斗的人体动作为核心、以套路为基本单位、并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因而,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中国的“国粹”,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思想(哲学、道德、兵法、医学、宗教等)。  相似文献   

7.
文章借鉴《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战法思想,探讨了军事格斗战法与《孙子兵法》的共性,为有关战术寻求兵法渊源,以丰富军事格斗战术理论,指导军事格斗训练。  相似文献   

8.
擒拿格斗是警体技术与理论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战术,是指导与敌博斗的技击原则,是克敌制胜的有力武器,它不是一种技击动作的简单形式,而是根据与敌格斗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格斗技术去有效打击罪犯的方法和手段.在与敌格斗的实践中,单靠技术、体力是难于战胜罪犯的,还必须根据敌我的具体情况,结合格斗实际,灵活机动地运用技击战术,以达到制服罪犯的目的.目前公安院校警体教学与公安实际相脱离,在校期间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格斗技术练习的多,而步入社会后,对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生的各种不同情况掌握较少,我们必须针对工作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在警体课教学中多采用模拟法和临敌战术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擒敌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贵颛 《武当》2005,(7):35-36
虽然我们已处在各种先进技术和高科技手段日益发达的时代,但在与敌近距离距离搏斗时,格斗搏击技术仍是公安、武警、特警、边防哨兵等在执行任务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特别技能。格斗搏击训练,也是世界各国特种部队、警察、宪兵、反恐组织等的必修课,是提高他们业务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一、实战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洪刚 《武当》2003,(7):38-39
《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在我国从古至今传习久远,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泛应用,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反映出那个时代敌对斗争中的用兵要诀。它将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化为克敌制胜的计谋,把我国古代的军事谋略思想提纲挈领概括为三十六计,每计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实用价值。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军事、人生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俱乐部     
以球育人 我是一名监狱警察,担负着扭转罪犯思想、净化罪犯灵魂的神圣职责同时,我也是乒乓球运动的忠实爱好者,球龄已十黑龙江省阿城玉泉镇“黑龙江玉泉监狱”李新 余年了,乒乓球运动不但强壮了我的身体,活跃了我的思维,磨练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2000年,我所在的监区调过来一名犯人,35岁,盗窃脱逃罪,刑期8年。这名罪犯因不服从管理从外监狱调人,改造中他出工不出力,经常欺辱打骂其他犯人,在罪犯中造舆论说自己不想改好了。干警找他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趾高气扬,一脸的满不在乎,不肯向干警流露其真实思想,还经常顶撞政府干部。 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顽石点头”。通过了解,我发现他过去原是一名体校教师,特长是打乒乓球,曾获县级冠军,后因盗窃学校办公设备被处以刑罚,入狱后因个别干警处事不公而产生敌对情绪,曾因脱逃罪又被加刑一年。我决定从乒乓球入手找他谈话。他一听到乒乓球,仿佛触电一样一下子兴奋起  相似文献   

12.
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是警察院校学员和在职民警必须掌握的一门警务技能。文章对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的训练与应用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要熟练掌握徒手防卫与控制技术,在训练和实践中应遵循“三练”和“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是古代兵法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包括对古代武术技击思想的影响。在这方面,大致体现于以下八条原则: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子提出正确指导战  相似文献   

14.
掌握了剑道技术之后,就得学会如何应付技术,应用技术中要掌握的一些规律性的原则,这就是战术。剑道战术的内容很丰富,下面仅介绍一些常用的战术。 一、“三先”战术 在中国古代兵法中有一句术语,叫做“先机者制人”。在日本剑道中也传有这一术语,而且是剑道战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意思就是“先发制人”,以  相似文献   

15.
张毅  龚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16-17,19
由于我国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统治时间较长,奴隶主与封建帝王对娱乐的重视和追求,加之我国民间宗教迷信色彩较浓,一些体育活动往往以“舞”的形式供统治阶级娱乐消遣以及在民间作为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一些与军事、格斗有关的体育运动也渐渐被软化,我国古代体育运动总体上有向表演性、非竞技性形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在与罪犯格斗时在不同情况下根据不同对象所应采用的不同的擒拿战术。  相似文献   

17.
散打作为一项格斗运动项目要融入国际社会进行竞争,必须不断地提高和完善技能。文章以提高散打技能的重创力为突破口,运用动力学分析了提高散打运动员重创力的理论机制,以为散打运动提高技能及训练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历经几千年风雨,在历史的验证下,得以生存发展至今,其包含的内容甚广,绝非简单的技击格斗内 容所能包容,站在21世纪的我们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渗透着中国 古、现代人民的智慧,武术与古代哲学、宗教、儒家伦常、人体养生及美学的结合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加上现代社会的 诸多因素的融入,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其说武术是-种格斗技能,不如说是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武术各拳种流派中都有一些基本的练习方法,称之为武术功法。武术功法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常武术技能。技能的展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实战格斗中的技击运用能力,二是套路演练中的技击表现能力。基于功法锻炼服务于套路和格斗的关系,功法运动长期被分解于套路和格斗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20.
格斗技能曾经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但是中国武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礼乐文化“的文化形态和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与角抵百戏的涵化过程中形成了在运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情趣上有别于西方的技击.揭示中西方格斗技能在走向独立历程提供社会化、客观化、内在化支持的不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