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冯嫣 《湖北教育》2005,(5):11-11
如今社会和学校都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老师和家长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在教育中的作用。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赏识教育”的确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信心,但表扬就多多益善吗?  相似文献   

2.
表扬的一个最本质目的是为使孩子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即当孩子做了好事、完成某项任务时,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孩子成年后从事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对孩子的“表扬”“奖励”是为了今后不必再进行针对具体事件的强化,是为了“不表扬”。正确恰当地对孩子进行表扬一般来说奖励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父母在奖励和表扬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将二者巧妙配合,灵活运用。1.三岁以前的孩子,经验很少,他们对某些精神奖励方式缺乏体验,而更看重他们所熟悉的某些物质奖励,比如好吃的糖果、玩具等,…  相似文献   

3.
成明 《山东教育》2004,(23):126-127
表扬的一个最本质目的是为使孩了确立起一种内部激励机制,即当孩子做了好事、完成某项任务时,不需要外部表扬就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也是孩子成年后从事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原动力。所以,对孩子的“表扬”“奖励”是为了今后不必再进行针对具体事件的强化,是为了“不表扬”。  相似文献   

4.
延春 《家教指南》2004,(11):11-14
关于奖励:不能不奖,也不能时时处处、小功微绩都奖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都坚信“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对孩子是有益的,所以不少家长竟把奖励作为惟一的教育手段。有一位家长,孩子一上学,他就和孩子约定:单科考100分奖10元,期末考年级第一奖100元。孩子渐渐长大,奖励数额也不断提高。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奖励对孩子越来越不起作用了。于是,他感到困惑:难道“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不对吗?柴洁心答(以下简称答):首先肯定,这条教育原则是对的,只是这位家长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走入了奖励孩子的误区。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需…  相似文献   

5.
陈红 《教书育人》2007,(8):52-53
在表扬性教育风靡之时,不少班主任对批评性教育不屑一顾,处处迁就学生。有的班主任对学生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只讲鼓励不讲鞭策,“激励教育”甚至被简化为“表扬教育”,似乎只有表扬才是激励学生的唯一选择。其实,它是教育认识上的一种误区和偏差,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曹海云 《考试周刊》2011,(89):219-219
表扬是众多家长和老师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表扬是对孩子的认可、肯定和赏识,体现了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爱和期盼。在集体中表扬孩子还能对周围其他孩子产生影响,促使更多的孩子明白事理,认清自己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表扬的尺度     
孩子都是喜欢听好话的,喜欢被人称赞,而且很容易从人们对他的评价中认识自己。我们常常以为对孩子要以积极表扬、鼓励为主,消极批评会使孩子灰心丧气。但是,为了孩子的性格塑造,适当减少表扬对孩子是非常有好处的。那么,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方式,我们首先应该关注“表扬”背后我们真正的想法和目的。  相似文献   

8.
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这样一种说法:西方是“拇指文化”,专拣孩子的优点,竖起大拇指表扬;东方则是“食指文化”,专挑孩子的毛病,伸出食指指责。  相似文献   

9.
一、“柔”与“爱”———表扬与激励  “柔”与“爱” ,就是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使学生符合教育终极目标的思想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 ,促使学生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柔”与“爱”要及时。不及时的表扬和激励 ,时过境迁 ,其激励作用便小 ;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因为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 ,学生记忆犹新 ,其强化作用便大。“柔”与“爱”要实事求是。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表扬 ,稍大的儿童尤其是中学生则能理解教师的表扬是否故意或符合实际情…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恰当运用表扬,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过度使用表扬,不仅不能有效促成儿童健康成长,还可能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警惕过度表扬的“陷阱”,学会正确合理地运用表扬。  相似文献   

11.
对幼儿进行表扬奖励,就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符合教育者所预期的认识或行为进行肯定性评价的过程。表扬奖励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被教师广泛地接受和采用。但是教育者应该明白,表扬奖励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奖励可使幼儿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自信心和上进心,消除其不良行为,强化其优秀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表扬奖励则有碍其优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学校对学生还算开明。对他们的违规行为,一般慎用惩罚。不过对学生的批评却是学校中的“家常便饭”。所以,学校中实际上存在“以批评为主”的现象;为矫正这种时弊,遂有“以表扬为主”之说。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学生奖励的名目越来越多———难道“以表扬为主”一定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么?一批评与表扬、惩罚与奖励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不妨先从惩罚谈起。在法学上,考察“惩罚”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形成三种惩罚理论。即报应论,惩戒论与改造论。其中每种理论对于惩罚的立论都有一定道理,而其理由又都不很充分。英国教育学家彼得斯尝试从…  相似文献   

13.
由于对新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难免会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给新课改的进一步向前推进带来阻力。赏识教育——柳絮漫天随风舞这是一节观摩课。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又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赏识教育的不断提倡,我们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中看到了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奖励的手段形式多样,从口头上表扬、称赞到奖小红星、小玩具、糖果、文具…  相似文献   

14.
自从教育界出现“赏识教育”后,家长和教师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实践活动及一些专家的理论探寻中,出现了一些偏激或矫枉过正的现象,如:(1)竖起大拇指对孩子说“你真棒”。且不说及过度的表扬让人听了感觉空洞、乏味、缺乏诚意。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表扬毫无价值。如此得来的自信,是盲目的自信,不会持久。(2)认为批评会扼杀自信。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在肯定他以往优点的同时,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进行得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王兰工作室     
赏识教育=零批评吗近几年整个教育界都在倡导“赏识教育”,我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谈到自己的育儿心得的时候,都谈到自己对孩子经常的表扬和鼓励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这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一些家长来信“控诉”自己的孩子一点都批评不得,脾气越来越坏,这些家长们在“赏识教育”面前越来越困惑。赏识教育的提出和倡导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的?我觉得首先要搞清这个问题。它是在过去严肃、严厉的“严师出高徒”教育体制中产生的,是在老师、家长很“吝啬”给孩子肯定、表扬,唯恐他们骄傲、不思进取的环境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育微博圈     
《教育》2013,(12):9
@朱永新:如果只有表扬才能给儿童带来欢乐,那就潜伏着一种危险。表扬,无疑是教育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新教育道德人格图谱的六阶段学说,表扬和批评(奖励与惩罚)一样,都属于功利境界,使用不当会失去表扬的意义。@罗崇敏:教师在工作中"独立进行创造"时,感受到对自己的智慧和人格的挑战、自己生命发展和生命力展现的价值,感受到这一职业带来  相似文献   

18.
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界把“尊重学生”提升到了特别高的地位,但走进了“重赏识轻惩罚”的误区。在教育上坚持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的原则,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但是应该看到,与表扬、奖励相对的教育惩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教育惩罚对于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未成年学生来说更具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表扬是教育孩子常用的方法之一 ,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很难想象一个极少受到表扬的孩子将来会有多大的出息。但在生活和工作中 ,经常有一些家长或老师抱怨“表扬对孩子作用不大”。其实 ,这是由于他们尚未掌握表扬的技巧。笔者认为 ,表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表扬要适时孩子的行为与成年人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们一般是孩子们出于对成年人的模仿或受好奇心驱使、在心血来潮的情况下作出的 ,具有无意性的特点。孩子们往往不知道、也不考虑其行为本身性质的好坏和其行为的后果 ,他们大多会在行为结束后不久就…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渴望,人总是喜欢表扬或奖励。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会激起愉悦的情绪体验,令被表扬者信心十足。这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于是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