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段时间,本报集中一段时间在《新闻三友顺为一个战士报道员开了一个专栏《话说梁志刚》,在部队尤其是新闻报道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梁志刚是我区基层部队一位战士报道员,他入伍后被火热的军营生活所感染,一边和战士摸爬滚打,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新闻写作,第一年即在本报用稿12篇,以后每年在本报用稿量成直线上升,最多~年达70余篇,成为部队报道骨干队伍中的“明星”、“大腕”。开辟这一专栏,缘于一封读者来信。一天,一位写了将近半年仍没有实现见报“零”的突破的战士报道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他在述说自己苦恼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偶然翻阅第二炮兵出版的《火箭兵报》,报上连续出现的一个专栏《指导员解方程》,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这个专栏有一期的题目是:“优秀士兵因家庭困难要求退伍怎么办”。栏目前言是这样写的:“方程式;发射连战士小方,入伍三年来苦练导弹专业技术,成为关键岗位的主要号手。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被组织确定为提干苗子。可是前不久,小方的母亲被医院确诊为癌症早期。方母急需一笔钱用来治病,而家在贫困山区的小方家境困难,难以负担。恰在此时,小方的一位在沿海某市承包工程的同学为其联系了月薪千元的工作。在部队十分需要的情…  相似文献   

3.
简讯     
▲2月9日,北京怀柔县委宣传部召开了1989年度对外宣传表彰会。1989年该县共被市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稿件648篇,比1988年增加了68篇。在这次表彰会上,有11名通讯员受到了表彰奖励。县委宣传部负责同志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励,争取更大的成绩。(魏明俊) ▲驻渝某部战士钟小林最近受到该部队的通令嘉奖,并被正式任命为部队新闻报道组长。入伍以来,他自费参加新闻函授学习,连续两年订阅《新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入伍以来,我就与《新闻记者》交上了朋友。在她的帮助指导下,我利用业余时问,把连队发生的好人好事写成稿子,寄给《空军报》等新闻单位。你别说,还真被采用不少哩,有的还被评为好稿。可以说,阅读《新闻记者》,使我获取了营房外的大量新闻信息。 一九八七年老兵退伍时,部队领导根据我在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成绩,决定把我留下来,这也坚定了我与《新闻记者》为友的决心。 一九九一年初,上级准备将一批优秀战士报道员直接提干,部队领导根据我连续几年被空军、军区空军和《空军报》等评为优秀通讯员的情况,把我报了上去。没…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函授学员邱承报道:农历新年的桂林,迎来了成千上万前来观光的游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身着绿军装的广州军区驻桂某部近500名新战士。这是该部开展为新战士送温暖,丰富新战士春节文化生活的一项内容。新战士入伍一段时间后,很希望能游览一下驻地景点。春节到来,为丰富新战士入伍后的第一个春节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感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该部既坚持营区活动的主阵地,又积极利用身居旅游区的优势,组织新战士到旅游区参观游览。各新兵连采取干部代哨帮厨、分批外出游览的方式,确保每个新战士都能参加集体游览活动。新战士兴高…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报刊、杂志订阅工作抓得较好、年年被上级评为“育才先进单位”、“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驻川某部 ,长期坚持把为基层订阅的报刊作为部队官兵成才的帮手。《新闻界》系新闻理论研讨、实践经验介绍的综合性权威期刊 ,深受部队官兵喜欢 ,特别是该部业余报道员和新闻爱好者更是爱不释手。该部在培养报道员工作中已连续7年将《新闻界》作为培训报道员的第一手教材 ,先后培养出96名战士报道员 ,其中5人提干、32人选改为士官、17人退伍后被地方新闻单位接收为记者、编辑。近日 ,该部在1999年新闻工作总结大会上再次将10张…  相似文献   

7.
沈阳军区某高炮旅注重发挥群众力量大力开展新闻报道工作,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报道网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旅连续8年被军区、集团军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有3名报道骨干直接提干,有8名退伍战士被地方县以上新闻单位宣传部门聘用。  相似文献   

8.
驻守在老山前线的35255部队战士张礼文,今年才20岁刚出头。近年来,他先后被全国26家新闻单位聘请为“特约记者”或“特约通讯员”,因而被人们誉为“战士记者”。小张是1984年1月从四川省铜梁县参军入伍,来到老山前线的。在前线,经常有新闻发生,有战斗的捷报,有干部、战士的英雄壮举,有后方亲人拥军支前的动人事迹。这一切,无时不在激动着张礼文的心。还在中学读书时就想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新闻记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的“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经验交流会上,一位部队战士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他,就是济南军区某部战士报道员马立明。马立明入伍2年多来,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前卫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200余篇(幅),同时帮助战友家庭或个人处理涉法问题11起,帮助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官兵讨回公道7人(次)。也许这不是一组惊人的数字,但在这背后,对于1名年仅21岁的基层战士报道员来说,却充满着艰辛和酸甜苦辣。1996年12月从山西长治入伍的马立明,入伍前就喜爱新闻写作。入伍…  相似文献   

10.
我是1978年入伍的,从班、排、连到海军最高机关,每个“台阶”都走了。入伍后当文书,当报道员,提干后当团、师、军新闻干事,1991年调到报社。调报社后,自己多半干的是通联工作。当了通联编辑后,我这样要求自己:真诚帮助报道员,热情扶持报道员。1993年,我给《新闻传播》杂志写了一篇小稿,题目是《劳好“举手之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些年来,我真不知道为多少报道员回了信、寄了杂志、解答了疑难,进行了鼓励和帮助。这些举手之劳,带来的结果却是令人欣喜的:不少战士写稿见了报,有的因此转了志愿兵、提了干,…  相似文献   

11.
朱瑞清同志1944年12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镇江丹徒县辛丰乡塔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62年7月,入伍来到南京军区某部,历任战士、文书、班长。196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8月提干后,历任司务长、师新闻干事等职。1971年3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总编室任编辑。1979年10月调入解放军报社政治工作宣传部,先后任编辑、主任编辑。1992年9月晋升专业技术大校军衔。1999年12月,调整为专业技术5级。  相似文献   

12.
近日,被《宝鸡日报》聘为记者的新疆阿克苏军分区退伍战士、报道员杨刚和被《蓉城晚报》聘为记者的退伍战士李成军,分别给军分区领导寄来一封感谢信,感谢部队对自己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这个军分区党委始终把新闻工作作为育才工程常抓不懈,业余报道骨干中有1人提干、7人荣立三等功,有45人被评为优秀士兵或选取士官。  相似文献   

13.
山东青岛日报和邹县大众报,分别在5月8日和21日,刊登了来自南京部队龙潭83454部队政治处杨某写的同一篇报道:战士孙乐林危急关头救少年,荣立二等功。奇怪的是,报道中对这位战士的籍贯,却说法不一:青岛日报登的是“青岛籍战士”;邹县大众报登的是“邹县籍战士”。而这位作者在发给兖州县报的同一稿件中,又说是“从兖州县入伍的战士”。一名战士竟有三个籍贯,真叫人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4.
4月6日,武警河南总队沈丘县中队战士刘建峰收到一封家信,信中写道:“孩子,放心在部队好好干吧,咱欠村里的3000元债务,不用还了,有你那张三等功喜报,比啥都值。”看完父亲的来信,刘建峰心潮起伏,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战士刘建峰1995年12月从山西省阳城县横河乡入伍,入伍前他承包了村里的养鸡场,合同期未满地应征入伍,还有3000元债务尚未还清。入伍后,刘建峰多次写信催促父亲尽快还清村里欠款,但因家境贫寒,一直无力偿还。在部队,刘建峰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写稿,仅去年一年就有10多篇稿件见诸省级以上报…  相似文献   

15.
站在我们面前这位身穿迷彩服的“小兵娃”,两年之内业余采写发表新闻稿60多件,有5篇被报刊、电台加了编者按语发表,引起了轰动效应。他叫宋晓红,是新疆军区某部队一连战士,来自天府之国的遂宁市中区农村。火热的部队生活使这位平时不善言辞的农村兵萌发了用笔采写人生,采写歌颂军营生活的念头。刚入伍不久的小宋,随连队外出训练倒功,一位退伍到地方的驾驶员,见战士们在硬绑绑的地上练功,便主动拉来一车细沙铺在训练场。宋晓红见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部队的新闻干部缺乏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笔者在本部队兼职或专职搞了十几年的新闻报道工作,现在“蓦然回首”,吃惊地发现,当初和我同时踏上新闻写作之路的已所剩无几,且新手少有人在,部队新闻队伍遂成青黄不接之势。笔者通过调查了解认为,目前造成新闻干部缺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新闻竞争激烈.成才道路坎坷艰难。连续几年来,笔者都在基层官兵和战士高考复习班作过调查,发现想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或报考新闻专业的人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新闻这条路太坎坷难行。现在,随着大学生入伍人数的增长,官兵的知识层次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优美的环境能触发人的灵感。战士书法家罗来君,其独特的书法技艺就得益于浩瀚的大海和“海上花园”鼓浪屿、乃至鼓浪屿好八连这样一个优美而又独特的环境。1992年8月,罗来君的一幅草书《杜牧山行》在日本姬路、神户等地展出并被国际书协收藏后,人们对罗来君这个人名不再陌生。他入伍第四年,其作品就先后在厦门市和福建省乃至全国性的书法大赛中频频获奖。/]‘小年纪已是厦门书画协会、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和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全军唯一年轻的“日本中日友好文化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协收藏作品中唯一最年轻的部队战士书法家。1993年4…  相似文献   

18.
济南军区后勤某油料仓库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自然条件艰苦,但新闻报道工作却搞得有声有色,成绩十分突出,自1991年以来,已连续6年被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4次受到军区后勤部的通报表彰,先后有3名战士报道员被破格提干,5名战士退伍后被报社聘为编辑记者。谈起这些,许多干部战士深有感触地说:“成绩应归功于仓库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啊!”扶上鞍送一程那年冬季,当过战士报道员的张求安来到这个仓库任政委。当时仓库新闻报道处于“低谷”,省军级报刊中没有见过一篇稿,原因是报道组两位主要成员,一个调走,一个退…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仲秋节过后,我部三连战士徐光海探家归队,带回令人惊喜的新闻:他在探家期间,凭一本薄薄的“稿件剪贴”赢得家乡城镇姑娘朱红兵的一片芳心。原来,小徐是部队的业余报道员。他自1987年10月份入伍以来,刻苦学习新闻报道,3年时间已有120余篇新闻稿被市以上电台、报刊采用。上次回安徽枞阳老家,和高中时的女同学朱红兵邂逅  相似文献   

20.
小岛记者     
在小岛崎岖的山路上,正匆忙地走着一个年轻人。他就是被守岛干部、战士誉为“小岛记者”的方斌。方斌5年来踏遍了前沿十几个小岛,写了300多篇新闻稿和文艺作品,被报刊采用,并被几家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受到了新闻单位的奖励,部队党委3次给他记三等功。1981年底,方斌从安徽枞阳县来到这弹丸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