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中,谁的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谁就能出奇制胜、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工人报的优势何在?工人报如何通过特色性的报道吸引读者的眼球,在报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报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凡商品都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竟争。扬长避短是竞争的重要手段,因而,在报纸如林的报业市场上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特色。谁没有自家的特色,谁就没有地位。广播电视报来来的发展,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强化“依附性”,突出特色;另一方面又必须善于借鉴,优化“超脱性”,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求。也许真正操作起来,前者较易行,后者却更难办。超脱性对于广播电视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广播电视报特性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正经历从"征订时代"到"零售时代"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都市报业大战,在各家报纸的编采实力、内容及品相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报业的竞争,其实就是发行的竞争。从北京、广州、成都、南京、西安等竞争相对惨烈的城市看,无不说明这一点:谁在发行上占主导地位,谁在发行上抢先,谁就是王。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报业市场上,大众报业集团主业优势突出,报业布局、产业布局形成鲜明特色.目前,正按照山东省委的要求,加快推进对市县和行业非时政类报刊整合步伐,组建大型传媒集团,建立全省统一的报业市场.  相似文献   

5.
陈社 《传媒观察》2006,(5):51-52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可以说,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优势,就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当前,国内新一轮报业大战如火如荼,随着报业竞争的逐步深化,人才的流动也日趋常规化、国际化,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已成为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陈翔 《传媒观察》2007,(8):12-14
成都报业市场竞争在中国报业市场化转型的格局中具有标志性意义。自1995年《华西都市报》首创都市报模式以来,原本沉寂平庸的成都报业市场瞬时风云俱生,在短短一两年内,跻身中国报业竞争前沿,甚至引领中国报业竞争风向标。也正是在《华西都市报》的崛起和办报模式的带动下,成都报业市场成为中国都市报的发祥地,成都报业市场竞争代表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报业竞争的一面旗帜。在以都市报竞争为特色的成都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7.
陈国权 《新闻实践》2005,(11):57-58
对于一家新参与报业竞争的新办报纸来说,它必须明确:我的竞争目标是成为什么角色,我心中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竞争策略?而对于已在竞争中搏杀多年的老牌报纸来说,它也必须明确:我现在的角色,我的主要对手是谁?我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竞争策略?对此,有些报业竞争者作出了正确的角色策略选择,但有些报业竞争者似乎并没有认清自己的竞争角色,或者作出了错误的角色定位,导致了竞争策略的失误,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下面,笔者以河北的报业市场为例,来分析报业市场的角色竞争策略的实施及得失。 河北是个比较特殊的报业市场。北京、天津居于河北的中心,两市各拥有数十和十数亿的报纸广告市场。河北省的11个地级市中有7个是京津的卫星城。而冀东的唐山经济总量与石家庄大致持平,加上秦皇岛的地理及经济因素,从而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冀东报业市场。这样一来,河北省区划内就有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报业市场:一是像廊  相似文献   

8.
皮传荣 《新闻界》2005,(6):89-90,117
《重庆时报》总编辑柳祖源在第二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的发言《挤掉一切水份坚硬生存》中表示:“现在,都市报必须以核心竞争力进入市场的特定位置,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新的游戏规则开始了。”柳祖源找到的这个新的游戏规则,笔者理解就是做出特色,就是差异化竞争。柳祖源进一步提出:“必须确定市场边界,确定各自深度耕耘的范围。谁的边界越清晰,谁的市场控制能力就越强。”,“新一轮的都市报竞争,首先是发掘自身的优势。”他强调“必须把我们自己的优势极端化,以此来确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挤掉一切水份,坚硬地生存。”山柳祖源讲话的核心点,就是差异化竞争策略,依靠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重庆时报》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以其30多万份的发行量跃居重庆各报之首。  相似文献   

9.
徐颉 《传媒》2010,(6):27-29
2010年的5月28日,<京华时报>创刊九周年.单日204版、3000余万元广告刊登额创下历史记录.经历了报业混战、网络崛起、报业拐点和金融危机后的<京华时报>似乎没有"报业冬天",用京华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吴海民的话说,他们重新认识传统报业的价值和优势,探索和确立网络时代都市报的竞争优势,通过谋求更大的市场地位、筹划京华传媒集团和启动上市等策略,再造纸媒.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报业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报业经营必须从市场上寻找答案来走出这个“拐点”。  相似文献   

11.
王眉 《传媒观察》2004,(3):30-32
近几年来,一批专门化报纸独辟蹊径。跻身综合性报纸占据主要地位的报业市场,获得了很大成功。《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体坛周报》、《环球时报》等一大批专门化报纸依靠自己独特的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一举成功。它们的竞争优势究竟独特在何处?  相似文献   

12.
武汉都市报同质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欢 《新闻界》2004,(3):70-71,67
武汉报业市场存在的一个最人的问题就是都市报类报纸的高度同质化。这里的“同质化”,是指在武汉报业市场环境中,具有不同起点和不同特点的报纸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吸取对手的优势和特点,从而逐渐形成相似性特征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武汉的都市报日益趋同,不仅报纸定位基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一段时间,关于“都市报的冬天已经来临”之说,在报业颇为盛行。支撑这一说法的有诸多相关统计数字(参见吴海民《媒体变局:谁动了报业的蛋糕》一,载《中国报业》2005年第11期)——如果这些数字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冬天”说确实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报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由广告、发行、印刷构成的报业经济。 "以报为主,以报为本",这是报业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报业集团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在办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竞争力。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迫切要求报业集团尽快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变革对新闻媒体的要求,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都市报"发展尚在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媛媛 《新闻知识》2005,(1):17-18,13
在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中,伴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产业性质的凸现,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媒介大众化、市场化浪潮的兴起,中国报业已从英雄领军的诗史时代转入“硝烟弥漫”的诸侯割据时期:继1991年前后周末类报纸的盛行之后,晚报在1994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日见红火并迅速占领了大片媒介市场,紧随其后,都市报以其彻底的平民化、市场化姿态,在媒介市场上气势逼人,成为报业新锐。  相似文献   

16.
《青年记者》2009,(17):43-46
8月上旬,竞争激烈的北京报业市场波澜再起,北京晚报和新京报在报纸上进行了一场论战,论战围绕的主题是谁的公信力高,谁的发行量大,谁是北京报业市场老大。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不去判断论证,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社该怎样自我宣传?同城竞争,能否实现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汉报业市场是全国竞争比较激烈的区域性报业市场之一。在我国,同时拥有两家报业集团的城市不是太多,武汉就是其中的一个,包括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该市目前有报纸67种,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报纸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两家报业集团的报纸之间,特别是两家报业集团之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可以说,都市生活类报纸之间的竞争基本上代表了武汉报业的竞争水平。近十年来,武汉报业发展速度迅猛,竞争也日益激烈,竞争模式也逐渐由比较单一的模式转为多元化的模式。报业竞争模式的转型使报业经营与发展更具有活力,报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经营风险降低,逐渐摆脱多报一面的状况,形成各报的个性和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8月上旬,竞争激烈的北京报业市场波澜再起,北京晚报和新京报在报纸上进行了一场论战,论战围绕的主题是谁的公信力高,谁的发行量大,谁是北京报业市场老大.究竟孰是孰非,我们不去判断论证,值得探讨的问题是,报社该怎样自我宣传?同城竞争,能否实现互相尊重、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中,核心竞争力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进入市场的报业同样要面临这样的选择——生存,还是死亡?这取决于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即处理信息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报业的灵魂,谁能淬炼出最强的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相似文献   

20.
熟悉英美报业的新闻同仁都清楚,英美报业发展到今天,双休日报纸版面与对应广告呈现“双增”趋势(即版面与广告双双增加)。我国报业市场恰巧相反,双休日版面“薄势”如故,“厚度”一直只是良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