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水浒传》里渗透着忠义思想,这是尽人皆知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按受招安,去打方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等。明代的《水浒传》刊本,无不冠上“忠义”二字,称为《忠义水浒传》,有的干脆称为《忠义传》。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什会如此突出地宣扬忠义思想?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水浒传》是很有必要的。《水浒传》所以具有忠义思想,与它成书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水浒故事产  相似文献   

2.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中宋江投降去打方腊的结局,是宋江这个投降派头子的反革命面目的大暴露,也是《水浒》作者施耐菴、罗贯中鼓吹投降主义的反革命面目的大暴露,过去有的评论文章说,《水浒》对宋江的投降采取批判态度,那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3.
金本《水浒传》是中国小说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明清时期传奇小说评点的最高峰,也将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之风推向高潮。金本《水浒传》自出版以来受到了不同时代读者的热烈追捧,不仅在国内风行三百余年之久,在国外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而究其能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原因,是与金本《水浒传》有利于传播的一系列特质密切相关的,即英雄《水浒传》的确立,金圣叹独特的个人特质及匠心独运之小说评点方式。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搞修正主  相似文献   

5.
略论方腊     
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又说:“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在这里,毛主席明确告诉我们:宋江是投降派,方腊是革命派。最近,我们在皖南、浙西一带,对方腊的革命事迹进行了实地调查,搜集了一些谱牒、碑刻和传说材料。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方腊起义的有关材料,恢复被《水浒》作者歪曲了的方腊的革命派面目,肯定方腊领导农民革命的历史功勋,可以帮助我们划清革命派与投降派的界限,总结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一直是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基础及金本与全本《水浒》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的比较,认为金本所以几百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就在于它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部分.金圣叹腰斩《水浒》不是有过而是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7.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对《水浒》的评论,是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上反修防修的一个重要内容。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那对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  相似文献   

8.
《水浒》的要害是什么?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一九七五年八月曾明确地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毛主席的指示,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本质,指出了宋江是搞修正主义的投降派;明确地告诉我们,投降,搞修正主义,这是《水浒》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又说:“《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这就深刻地揭露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揭穿了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宋江这类投降派的真面目。但是,在过去研究古典文学的许多有关论著中,有不少人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地推崇《水浒》是一部“千古不朽的农民革命的史诗”,颂扬宋江是农民起义的“非常杰出的领袖”。今天,我们必须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剖析宋江这个丑恶形象,还投降派以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的核心在于“忠义”二字。忠与义矛盾地交织在宋江的一生中,构成了宋江性格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史书写作以及明代的野史观对金圣叹的小说评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在评点中除了不自觉地将《水浒传》作为史书来看待,还引入史学笔法,由此产生的对《水浒传》以及宋江诸人形象的新价值取向,无疑使中国传统小说人物批评有了新的发展;同时其在评点修改《水浒传》时是在多数虚构的情况下,试图用史笔来对虚构小说进行修改,但又不过分囿于史书的框架,这无疑是中国小说创作与评点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为《水浒传》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首先。历史上记载的宋江起义既于史有据。又十分简略,给历史学家的研究带来了很多麻烦。可是对文艺家来说。却提供了方便。不必受史实的束缚,想象虚构.自由发挥。其次。宋江起义既反对政府。后又投降朝廷,去镇压方腊起义.而且。经过宋、金、元这段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时期才创作成书。这为《水浒》创造了一个可以多元创作和评论的广阔天地。一个可以生存、传播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学界关于《水浒传》中"宋江征方腊"的历史史实问题争议颇大,不少专家学者也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证。根据历史记载,可推断《水浒传》中的"宋江征方腊"实乃虚构。但不排除《水浒传》作者在编撰"征方腊"细节之时,以历史事件为框架,参照了朱元璋征张士诚的某些历史史实。《水浒传》中"征方腊"的某些细节也与历史中的朱元璋征张士诚非常相似,从某一方面支撑了这种设想。  相似文献   

14.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物。他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押司使得他在朝廷和江湖之间摇摆不定,进而造成他社会身份的模糊。宋江一系列行为就是一种试图使自我身份明晰的认证过程;宋江与江湖的瓜葛反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吏员的现实,他在朝廷和江湖身份上的模糊也是封建社会官府中吏员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宋江是《水浒传》的主角,梁山泊寨主的不二人选,然而由于他是一个忠义之人,不肯轻易到梁山泊落草,也不愿违背晁盖的遗嘱,所以这就注定了他当寨主的过程是矛盾、曲折的。宋江当寨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给晁盖通风报信,晁盖等人死里逃生,这样使宋江有恩于梁山;以其“及时雨”之名团结了众多英雄好汉,得到了他们的坚决拥护;到梁山落草之后,屡立战功,展示了他卓越的领导及军事才能。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宋江必然当上梁山泊寨主。  相似文献   

16.
钱谦益《列朝诗集》叶小鸾传是据叶父绍袁编《午梦堂集》摘编改写而成,所谓"吴门有神降于乩,自言天台泐子"即指苏州金圣叹。其于三十岁左右时,频繁扶乩降神于吴中,与吴江叶氏有着密切交往。有关事迹在《午梦堂集》之《续窈闻》等篇目中有详细记载,是研究晚明的金圣叹活动和江南士风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独恶宋江”的态度是贯华堂本?水浒?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历来研究者多从文艺学的角度讨论这一问题。作为有着强烈刺世情怀的文人,金圣叹结合时代背景对旧本?水浒?中的宋江形象做了一系列的改动和评议,流露出对晚明时代的强烈不满,这也为金本?水浒?注入了社会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8.
武松有"花荣之雅"是金圣叹提出的观点,迄今未有人作过具体的论说。从小说文本的分析可看出:多面的武松确有与花荣相似的"雅",那是一种"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人不知而不愠"的沉着从容的"雅量"以及言辞的得体。弄清这一点,对于更好地把握武松和花荣这两个人物形象、对于有效地纠正刘再复先生在《双典批判》中对《水浒传》、对武松的片面批判恐怕都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的《水浒传》和《西厢记》评点蕴涵了深刻的解释学思想,他从批《西厢记》的“圣叹”文字中表明文学解释是一种“自我理解”行为,必然带有读者的理解视域.但在他那里,这种理解视域不是封闭的,而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维度中保持开放性.金圣叹对文学文本的理解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上升为对人生意义、人类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