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木兰”母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典民间故事,也演化成文学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母题”。经过千年历史的传承和改变,在媒体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更是以全新的面貌传播至世界范围。但在沿袭的过程中,“木兰”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符号本源也在一点点的流失。在“大历史观”视阈下,将“木兰”母题所蕴含的“民族融合”文化符号解构重读,还原了“木兰”现象所在历史段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民族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碰撞交流中逐步由分裂走向融合的进步过程。  相似文献   

2.
视觉文化时代,广告视觉文化符号传达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它的符号特性已成为广告文化中最具前瞻性的研究领域之一。探讨《泉州晚报》公益广告创意性的视觉图像符号、传统性的视觉元素符号、象征性的视觉色彩符号、丰富性的视觉情感符号等特性,将赋予报纸公益广告更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特殊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文化及其传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大学组织及其使命责任的不同认识,大学的行政人和学术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鸿沟和文化分裂。具有"双重身份"的辅导员群体在两种文化的博弈中,遭遇了诸如角色身份摇摆、角色规范冲突、角色定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身份认同是辅导员群体发展的主体性实践,辅导员应在意义世界、现实世界和符号世界中进行自我、德性和归属的建构,在职场生活中通过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辅导员角色和师生关系的确立以及辅导员群体文化的形成,促进自身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雅歌》中有一句话"我是沙仑的玫瑰,空谷的百合",这是玫瑰首次在《圣经》中出现。"玫瑰"作为西方语言象征系统中最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的符号之一,在几大文化传统中究竟是何面貌,中国是否也有此象征符号,将是本文要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多元的文化,它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充满新的活力,而且使不同的文化相互撞击。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化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利弊,分析了网络文化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影响.提出了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符号传播中技术层面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媒介在技术元素控制下视觉符号给人们提供了解读条件和视觉经验.显示出技术对于视觉符号的支配性,即在技术介入后,视觉符号如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建构理性与非理性、真实与非真实的影像世界.引出关于技术在视觉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作用;人的延伸部分是技术部分还是自然部分,延伸后对人的意义是什么等议题;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符号的图像化,它形成了视觉化观看的模式,这种模式重新建构了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核心词:符号意识 一、符号与数学符号 1.符号的世界 所谓符号,通常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记号、标识,它源于规定或约定俗成。比如,路口的红绿灯并不具备“灯”的照明功能,而是交通规则的标识;北京故宫、京剧等,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9.
佤族文化符号群依存于佤族社会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中,是具有个性特征的佤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象征。以木鼓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群是佤族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浓缩,是佤族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佤族文化符号群既包含精神文化象征符号群,也包含物质文化象征符号群,这两个层面的文化符号群大多以木鼓为中心。木鼓中心符号群的存在形态有着不同的类型,同时,其结构是动态的,因之,其象征意义和功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既有共时性之相对稳定性,也有历时性之嬗变。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读,可管窥佤族社会文化变迁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人通过创造符号创造世界,建构意义体系。杨时作为文化符号,是由于理学而建构起来的,具有多重内涵,既是文化符号,更是资本符号。将乐与明溪两县关于杨时出生地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文化资源的争论。当杨时作为文化符号在现代社会中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种竞争性文化资源时,其符号意义就更加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