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末清初刊行的李卓吾评《水浒传》现存有下列四种繁本:A 容与堂刊《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一百回。B 袁无涯刊《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C 芥子园刊《李卓吾评忠义水浒传》一  相似文献   

2.
《水浒》也叫《水浒传》、《江湖豪客传》、《忠义水浒传》、《京本忠义传》,比较时髦的叫法是“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和罗贯中。《水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无可争议。  相似文献   

3.
《水浒》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小说,经过传说故事和话本阶段,到明初始成书。明嘉靖时高儒著的《百川书志》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是关于长篇小说《水浒》版本最早的记载。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时《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可是只残存第十一卷(五十一回至五十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浒,念hǔ,水边.以“水浒”为名,是因为故事发生在八百里水泊梁山,书中的主人公,就在梁山泊周边展开他们轰轰烈烈的斗争.这部正面描写农民起义斗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自明代中叶以来,屡经封建文人增删,有各种繁简不同的本子(如一百二十回本、一百回本、七十回本),思想内容也比较复杂.但瑕不掩瑜.《水浒》仍被尊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青少年学生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水浒》是不可不读的.  相似文献   

5.
翻开《水浒》,“义”字比比皆是,什么“聚义”、“仗义”、“忠义”、“仁义”、“义气”、“大义”、“结义”、“义士”等等,充斥全书,目不暇给。加在宋江身上的“义”字头衔,尤其众多,诸如“山东义士”、“孝义黑三郎”、“呼保义”等等。过去有人把《水浒》称为《忠义水浒传》,足见“忠义”二字,是统贯了《水浒》全书的。《水浒》中“义”的观念,既然如此庞杂众多,看来是应当剖析清楚的。这对于当前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进一步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明代万历初期刊行了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和袁无涯刻《忠义水浒全传》,这两个刻本的评语都署名为李费。对于这两个批语的作者问题,近年来不少论者考证出容本出自叶昼的伪托。我们想从两种评本的批评内容的忱较再作探讨.这两种评本的批评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茅盾同志的《淡〈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是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对《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进行分析、评论的优秀文艺评论力作。全文共谈了三个问题:一、《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文章谈《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其观点主要通过对前人的评论文章的评价的分析、评论来阐  相似文献   

8.
一部《水浒》,“忠义”二字基本上统贯全书。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剖析《水浒》“忠义”的投降实质,识破宋江在“忠义”的黑幡下大搞修正主义、投降主义,有助于增强我们识别投降派的能力。“忠义”并不是宋江的先创。“忠义”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核心,其源出于孔孟之道,是奴隶主阶级维护其阶级利益的产物,后来被地主阶级利用于维护其封建统洽。所谓“忠”,就是孔孟讲的“臣事君于忠”,也即“忠君”;所谓“义”,就是孔孟宣扬的“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意思是说,忠君就得讲“义气”,“君叫臣死,臣不  相似文献   

9.
魏禧读《水浒传》,师承李贽的"忠义"说,采用的是策士的视角。其《答门人林方之》一信引王阳明《拔本塞源论》中的安分乐业之说作为理论依据,用朱富办厨为例,说明小人物的经世致用之道。其《读水浒三首》以《拔本塞源论》所阐发的万物一体观念为核心理念,指斥社会的贫富对立和贵贱相仇,批判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彼此隔膜,流露出鄙薄上层精英而偏爱下层豪杰的思想倾向。《答门人林方之》、《读水浒三首》为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和朱一玄《水浒传资料汇编》所失载。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古代长篇小说《水浒》,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看法.前几年,"四人邦"利用评论《水浒》,大搞篡党夺权,制造了严重的混乱.因此,如何正确评价《水浒》,是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近来,各地报刊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有关《水浒》评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揭批"四人邦"对毛主席关于《水浒》评论的歪曲《人民日报》一九七八年八月十一日刊登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和本报文艺部写的题为《"评〈水浒〉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文章,深刻批判了"四人邦"歪曲、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评论的指示的罪行,揭露了"四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里渗透着忠义思想,这是尽人皆知的。它的主要表现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按受招安,去打方腊;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等等。明代的《水浒传》刊本,无不冠上“忠义”二字,称为《忠义水浒传》,有的干脆称为《忠义传》。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作品,为什什会如此突出地宣扬忠义思想?这些思想从何而来?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应如何评价?弄清楚这些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水浒传》是很有必要的。《水浒传》所以具有忠义思想,与它成书的年代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水浒故事产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张教授此文前半段曾发表于本刊2002年10月出版的第22卷第5期,兹将其后半段续行刊出如下:问:毛泽东同志1975年8月发表的评《水浒》语录中有“《水浒》反贪官不反皇帝,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一段;请问应如何理解“屏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这句话?答: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这段话的主语,是针对《水浒》这部小说,(可不能认为是指所有的《水浒》各种本子)而言。应该看到这实际上只是指的金圣叹所用来作为他批改《水浒》的底本即120回的《忠义水浒全传》而言。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由于北宋末宋江起事,曾先后“转掠十郡,而官…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宣扬忠义,它的忠义观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结构,反映了我国多元文化传统的影响。道家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肯定对李逵等水浒英雄自由人格产生了很大影响,而鲁智生这一人物形象又集中反映了《水浒传》的忠义观跟佛家救世精神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4.
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究竟是一部“禁书”还是一部“官书”,看看它的自白,尤其是看看它出现之后受到哪个阶级的喝采就很清楚。书名往往是点明作者的寓意的。这部书为什么取名《水浒》?一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发凡》作了这样的自白:“传不言梁山,不言宋江,以非贼地,非贼人,故以《水浒》名之……盖明率土王臣,江非敢据有此泊也”。所谓“率土王臣”,指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历来统治阶级鼓吹“剥削有理,造反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的思想倾向是复杂的。这在其思想内容所反映的作者主观思想矛盾与作品的客观意义不一致。《水浒传》研究中的歧异,主要即本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足。今所见《水浒传》版本十余种,书名多冠“忠义”,这与书中的“忠义”、梁山泊“忠义堂”同为彰其“梁山泊水浒寨”“以忠义为主”。《水浒传》的“义”不仅是人民群众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义气、正义感等,而且是  相似文献   

16.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评论《水浒》的指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水浒》进行评论和讨论,这是我国政治思想战线上的又一次重大斗争,是贯彻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组成部分。在正确评论《水浒》的思想政治内容的同时,剖析一下《水浒》的艺术构思是如何为表现投降主义主题服务的,对于进一步认清《水浒》的本质,利用它“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是有一定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但少读《三国》好像没有什么歧义。《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被誉为"四大才子书之首"。该书以忠义谋略取胜,书中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很容易吸引青少年阅读。书中的许多经典故事和人物早就妇孺皆知,成为包括学生在内的平民百姓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忠义水浒"和"聚义水浒"的争议,即主张招安与反招安--主"剿"和主"抚"两派争论作出分析指出金圣叹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他是主"剿"派,其对水浒艺术的赞扬并不能改变其政治主张,从而批评了张国光教授的"烟幕"说.  相似文献   

19.
论鲁智深     
鲁智深是施耐庵在《水浒》中所塑造的英雄中最为突出的一个。李贽在《容与堂刻(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总评》中这样赞道:“描画鲁智深千古生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关于林冲受迫害之事,李贽又赞道:“小衙内是不知事小儿,富安是不识体光棍,两个也不必说了,独恨高俅害人,陆谦卖友,都差鲁智深打他三百禅杖。”著名《水浒》评论家金圣叹也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古典小说《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我们应该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正确地评价《水浒》这部作品? 由于人们立场观点的不同,对《水浒》这部作品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评价。“四人帮”及其控制下的舆论工具,出于篡党夺权的政治阴谋,在所谓评《水浒》运动中肆意地歪曲和篡改毛主席关于《水浒》的评论,歪曲鲁迅对《水浒》的全面论述,粗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