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之经典。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故事。它让我了解了三国历史之风采、空城计之巧妙、战场之雄浑、军师谋士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重要,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就说说从军师谋士身上明白的道理吧。一说到军师谋士,大家一定会想起蜀国大名鼎鼎的军师诸葛亮吧!  相似文献   

2.
曹魏某团中的重要谋士荀彧、荷攸、郭嘉、贾诩、程显、刘晔应作为一个谋士集团来考察与把握,这个谋士集团在三国纷争时期特别是前期表现出超凡的才智,对曹魏的功业作出了贡献。对曹魏和这些谋士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罗贯中的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3.
赵天祺 《小火炬》2012,(1):42-42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文明之经典。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故事。它让我了解了三国历史之风采、空城计之巧妙、战场之雄浑、军师谋士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重要。更让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今天,我就说说从军师谋士身上明白的道理吧。  相似文献   

4.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生动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的情况。 三国时期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历史上就有“人才莫盛于三国”之说。在刘备,曹操、孙权属下众多的谋士战将之中,诸葛亮是个极其光辉夺目的人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国文化”,都热情讴歌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能运筹椎幄,决胜千  相似文献   

5.
荀彧(162年——212年)是曹操的主要谋士,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曹操的建树和功绩,是与以荀彧为首的一批谋士的贡献分不开的。曹操正是有效地利用了这批谋士的非凡的才能和奇特的智慧,才在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中,开拓了新的局面。研究荀彧的一生,尤其是他的谋略贡献,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人才的霞要性和智慧的宝贵价值。东汉末年统治腐朽,外戚宦官擅权,党锢之祸泛滥,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荀彧就出生和生活在这样的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6.
叶承伟 《文教资料》2013,(28):70-71,81
人格高低影响三国人才事业的成败。三国时期,高尚的人格特征主要有:轻财重义、择主而事、忠诚为上、真情待人、讲究信用、善于纳谏、扬人之长、容人之短等;而卑劣的人格特征主要有:刚愎自用、不忠不义、不知择主、恃才傲物、炫耀才能、蔑视属僚、不恤小人等。三国人才的人格修养与其事业成败的经验教训,对当代人才建立和发展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个人人格修养的高低永远是人才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三国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自古以来人们多有评价,但都因时代的、历史的局限性而未能把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历史关系阐述明白。下面我就以现代人的眼光来阐明我自己的观点。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再加上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方诸侯也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势力不断强大,形成割据纷争的局面。当时诸侯当中,以曹操和袁绍势力最大。曹操采用袁绍谋士许攸的建议,打败了袁绍,统一了北方,又“挟天子令诸侯”,为后来魏国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魏之灭亡也是源于曹操的:①曹操不能以民为贵。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  相似文献   

8.
古代湖南人才稀少,因而没有像近现代湖南人才一样引人注目。但在两千年历史长河中,湖南人才也曾有过高潮。三国时期、唐末五代时期、南宋时期、明代后期、清代中期,湖南人才相对兴盛,可称为古代湖南人才的五个波峰期。  相似文献   

9.
草船借箭     
徐嘉炜 《辅导员》2014,(Z1):81-82
正时间:三国时期地点:东吴大营周瑜帐、曹军水寨人物: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徐晃第一幕【周瑜见诸葛亮机智过人,有损自己威信,便想除了他,以除东吴大害,一天早上周瑜想出妙计,便去找诸葛亮。】周瑜:(客气)先生,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由于东吴占据长江之险,所以我和谋士鲁肃决定水战,用骑兵围攻。我想知道哪种兵器最有用,便想问问先生。(拱  相似文献   

10.
谋士这一群体在《史记》一书中占有重要篇幅,但近代学者对其研究明显滞后。通过对谋士的人生轨迹、人生追求与才能的探讨,可以见出司马迁对谋士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在《三国演义》里,谋士陈宫的戏份不少,刚开始他想保住汉室江山,但病入膏肓的朝廷让他大失所望,上腐下朽,内忧外患,再加上董卓把持朝政,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好不容易跳出来个刺杀董卓的曹操,还没有成功。不过有这般勇气和魄力,也算得上是个英雄了。
  三国中的陈宫称得上是一个好谋士,但他没有诸葛亮那么幸运,在职场生涯中没能遇上一个好老板。  相似文献   

12.
正赤兔马害关羽被俘"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马可算是名马的"形象代言人"了,这匹三国时期第一名马和当时的一些战将、谋士一样几次易主,最终寻得武圣人关羽,然后一心一意陪伴左右,直至关羽被东吴俘获并斩首。随后它被孙权赏给了在麦城擒获关羽的东吴将领。不过赤兔马感念关羽的仁义,在其死后绝食而亡。不过,"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赤兔马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当年关羽败走麦城时,中了东吴的埋伏,关公  相似文献   

13.
四川崖墓从两汉之际开始出现,盛于东汉一朝,至汉末三国时期迅速衰落。汉末三国时期崖墓既是当时政治变动、文化交流、墓制革新的历史再现,也成为了巴蜀文化和汉文化冲突融合进程中的重要坐标。  相似文献   

14.
三国时期是中华民族人才荟萃的时期,也是各个英雄争揽人才应用人才的时期。曹操能在争霸过程中取得节节胜利,最后统一北方,是与他的用人政策和思想分不开的。在他从政三十多年里,逐渐形成了一套招揽贤能,应用人才的独特思想和方法。在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引下,所订政策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将军作为一种军官的职务名称,在战国时出现,到三国时期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和重要的军官建制。本文简要阐述了将军的最早产生、将军的职责,重点介绍了三国时期将军的分类与等级。  相似文献   

16.
袁斌 《华章》2011,(14)
<三国演义>是一部塑造人物形象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其中众多的武将、文臣、谋士被塑造得栩栩如生,而关羽则是其中一位被艺术加工成的英雄人物.他是一位忠于蜀汉事业、忠义耿直、知恩图报的仁义豪杰,又是一位武艺超群、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威震"三国"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一千来个人物。当然不可能都“栩栩如生”,但魏蜀吴三国国主及其主要将帅、谋士,确实是个个形神兼备,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三国演义》在激烈的军事、政治斗争中塑造人物,以人物自身的行动和语言展示个性,寥寥几笔便声光俱发。  相似文献   

18.
诸葛亮是刘备的主要谋士,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山后,帮助刘备开辟荆、益之地,联吴抗曹,最终把三国鼎立的局面变成了现实。诸葛亮是“三国鼎立”理论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在这一历史时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朝鲜三国音乐直接继承其前部落联盟制国家时期乐舞的一系列本质属性,具有较浓厚的宗教特色。这时期的歌舞理论虽然还没有得到理论上的充分展开,但是三国人所发表的对音乐本质特性、审美内涵、社会功能、缘情说、纯美主义、民族个性等理论观念,无疑成为了后来朝鲜文艺理论批评发展的重要的奠基石。这时期建立起来的音乐制度,从制度文化的层面上大大促进了三国音乐及其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邵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哲学家、文学家.所著<人物志>一书,探讨了如何选拔人才的问题,颇受中外有识之士的推崇,至今仍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