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富 《广东教育》2006,(10):36-36
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木块长恒为l,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获得动能为Ek,若木块或子弹的质量发生变化,但子弹仍穿过,则()  相似文献   

2.
例1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击中并穿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恒定,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速度v越大,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B.子弹速度v越小,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C.子弹速度m越大,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D.子弹速度m越小,木块获得的动能越大解析这是一道常见的子弹射击木块的问题,也是一道考查学生能力的好题。如果用常规的方法,根据子弹和木块的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找出木块获得的动能和子弹质量m、速度v的关系,得到的关系式相当复杂,而且计算量很大。下面利用“图象法”求解:如图子1所弹示质量…  相似文献   

3.
图象法解物理题往往会使解题变得巧妙而简单.下面举两例说明子弹打木块模型中如何应用图象法.例1如图1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击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木块长为L,质量为M,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不变,子弹穿过木块后木块获得的动能为Ek.若木块或子弹的质量发生变化,但子弹仍  相似文献   

4.
一、比较子弹射入的深度与木块滑行距离的大小例1质量为M的木块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若子弹在木块中刚好“停”时,木块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距离为s,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d,试比较d与s的大小.解析子弹在穿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受同样大小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子弹做匀减速运动,木块做匀加速运动,子弹没有穿出,它们最终达到共同速度v1,其v-t图像如图1所示,则①为子弹运动的v-t图像,②为木块运动的v-t图像,③为子弹与木块共同运动的v-t图像,而阴影Ⅰ的“面积”…  相似文献   

5.
例1 水平速度为v、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并穿过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木块获得的动能随子弹质量、速度的变化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6.
质量为M的木块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并射穿,子弹射人前初速度为v,射出后的末速度为v/2,今使木块不固定放在光滑桌面上,子弹仍以同样的速度射人木块,设M/m=k,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大小恒定,木块的长度不变,试讨论木块能否被击穿以及与k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题目]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中,如图1所示。子弹与木块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试求子弹射入木块中的深度。(设木块对子弹的摩擦阻力不变)  相似文献   

8.
袁立生 《物理教师》2003,24(3):31-32
有这样一个能量转化问题 :一质量为M、长度为l、表面粗糙的平板车在光滑水平面上始终保持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 ,一质量为m的滑块 (视为质点 )以初速度v(v>v0 )从车的左端滑至右端正好相对于平板车静止 (如图 1所示 ) .求 :在此过程中滑块有多少动能通过摩擦生热转化成了内能 ?对这个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有两种观点求解 ,且各能“自圆其说” .观点 1 :以地为参照系 ,小滑块的动能减少量为ΔEk=12 m(v2 -v0 2 ) .车的动能始终为 12 Mv0 2 不变 ,由能量守恒知 ,小滑块减少的动能当变成了内能 (即通过摩擦力做功生热 )为 :ΔU =12 m(v…  相似文献   

9.
198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中第5题为:用细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静止,如图1所示,现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自左方水平射穿此木块,穿透前后子弹的速度分别为V_0和V,求木块能摆到的最大高度.(设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很短,可不计)  相似文献   

10.
须雪忠  王延光 《物理教师》2005,26(1):13-13,15
1 一题多解 引导探究 原题:如图1所示,水平速度为v,质量为m的子弹击中并穿过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相似文献   

11.
1.子弹未射穿木块例1 一个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沿水平方向飞来的子弹射入木块,子弹与木块的速度图线如图1所示,其中AB段为子弹的速度图线,BO段为木块的速度图线,BC段为子弹与木块一起运动时的速度图线,则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子弹损失的动能E1、木块获得的动能E2、转化为内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常常通过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及物理定理、定律的应用得到一些“普遍”适用的结论,也称“二级”结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这些结论的适用条件,常常会使学生在解题时出现错误的结果,现略举几例,供参考。1子弹射击木块问题“二级”结论:子弹射击木块问题,属于非弹性碰撞,射击后系统总动能减少,减少的总动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即发热,且Q=fs相,其中s相为射击过程中子弹与木块的相对位移。例1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水平初速度v0向右射向木块,射穿木块后的速度为v0/2。设子弹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  相似文献   

13.
例1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击中并穿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厂恒定,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4.
一、“子弹打木块”模型例1 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速度为v的子弹水平打中木块,并最终停留在木块内,子弹打入的深度为s,设子弹打入木块时与木块间相互作用的摩擦阻力恒定,求该过程产生的热量. 析与解:本题常常称为“子弹打木块”模型.如图1所示,设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得: mv=(M m)v' ①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如果它是动力,则摩擦力的功既可以使物体的动能增加,同时又能产生热量,这个热量也是摩擦力做功产生的。中学物理中,功是力和位移的乘积,同一物体的位移又和参照系的选择有关,那么决定摩擦力的功的位移如何计算?转变成热的摩擦力的功又如何计算呢?先看下面一个摩擦生热的例子。光滑桌面上放有木块,质量为M(见图1),一子弹质量为m,以水平速度v射入木块。把子弹和木块看作一个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动能都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系,从子弹进入木块到静止于木块的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位移…  相似文献   

16.
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中,有一个"子弹打木块"的物理模型.该模型隐含着摩擦力做功与物体间能量转化的关系,通过对这一物理模型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深刻的理解,能量的转化及守恒以及木块的位移和子弹与木块的相对位移之间的数量关系.例题一个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中,试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该过程木块获得动能及子弹和木块由于摩擦生热转化的内能.  相似文献   

17.
子弹射入木块的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题,学生解答起来并不很困难,殊不知,其中尚有"陷阱".题目如图1所示,一质量M=0.8 k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用钉固定.一质量m=0.2 kg的子弹以v1=200 m/s的速度水平射向木块,传出后速度为100 m/s.若将钉拔去,子  相似文献   

18.
例1如图1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长板之间以v的速度匀速向下滑落.如果保持两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能使木块m以3v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  相似文献   

19.
董马云 《高中生》2008,(8):34-35
原题如图1所示,质量m1=0.01kg的子弹以v1=500m/s的速度水平击中停放在光滑水平面m2=0.49kg的木块并留在其中.木块最初静  相似文献   

20.
例1 一子弹击中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最终没有射出,试用图象法分析木块及子弹的运动情况。解析 子弹和木块受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则子弹作匀减速运动,木块作匀加速运动,因子弹最终没穿出,所以二者达到共同的速度v。图象如图1所示.其中①为子弹的运动图象,②为木块的运动图象.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Ⅰ区为子弹与木块的相对位移,即子弹穿入木块的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