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项巨大工程体系,新型农民培养是其重要课题之一,农民的教育培训需求问题也就成为建设的重点。从农民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民教育需求差异的现状、根源、特征以及当前农村教育需求与服务的现实矛盾,以经济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提出当前农村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在一般情况下是个经济问题,但若处理不好,则会演变为严重的政治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以重庆市48个贫困村为例,在构建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模型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的原因,并探究破解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和发展,但是由于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有限,社会投入不足,农民和集体经济资金短缺,金融融资力度小,造成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资金困局。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必须从满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农民改善生活环境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农村文化、医疗、教育等需求出发,研究资金的筹措渠道,管好用好有限的农村建设资金,破解资金困局。  相似文献   

4.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更为加大的外部风险和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稳定地增加国内需求是后危机时代最紧迫的任务。需求内生动力增长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扩大农村消费基本对策有二:一,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解决消费能力不足的难题,使得农民有钱可花;二,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消除农民消费障碍,使得农民有钱敢花。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农民创业培训的针对性,提升创业培训效果,采取无记名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创业培训对农民成功创业具有重要作用,对广大农民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对培训内容要求具有多样性。针对农民创业培训的需求特点,应优化创业培训内容,探索创业培训模式,实现创业培训与创业实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天津市部分区县农村农民教育现状调研数据,对我国农村农民的教育需求、教育负担,以及地区差异、农民收入与农民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民素质的提高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7,(2):33-38
我国农民的媒介素养目前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大众媒体助农意识淡薄、农民媒介认知能力不足、农民话语权缺失问题凸显、农村媒介传播资源分布失衡等现实困境,农民当前的媒介素养离自身的需求还相去甚远。将农民媒介素养置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政府、媒介、农民三个维度来有效解决问题,才能帮助农民实现身份转变从而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以凤阳县小岗村为例,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需求入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为新农村公共空间建设提供了前提依据,为更好地进行公共空间建设规划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使用效率的基础是提供符合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然而传统需求定义不利于确定公共产品需求.由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需求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为公共产品需求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本文以这一方法为基础,建立"三类"农村公共产品提供模型,并以福建省泉州市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农民的"三类"支出与政府财政支出存在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耕者有其田"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土地被赋予了新型功能,不仅要满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需求,还要实现农民更多的生活需求,特别是能为种地行动者带来货币收入。基于种地实践的发现,当前种地农民在市场化价值观的作用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抓钱的行动逻辑,如在种地形式安排方面呈现自身需求取向与经济利益面向的区分;在种地方式的选择方面,地少者精耕细作,地多者规模化作业;在种地结构深化方面,相应采取扩大土地数量与加大技术投入策略等。在当前种地抓钱社会实践的逻辑演绎过程中,土地的意义得到了重新建构,乡村种地职业群体再次分化,形成了与工商资本相对的种地大户群体。  相似文献   

11.
做好法制宣传教育是建设“法治湖南”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性工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湖南省农民法制教育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远程教育容量大、覆盖广、成本低、收效好,是符合湖南省情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应当成为湖南开展农民法制教育的优先选择.开展农民法制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农民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要积极探索适合农民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扩大远程开放教育服务范围,适应农民教育层次多样化需求;要抓好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要鼓励电大教师深入农村向农民进行法律宣讲、服务、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2.
赵阳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1):124-126
支农再贷款是人民银行的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工具,在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缓解农民贷款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和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经济欠发达省份的支农再贷款需求持续萎缩。以陕西省为例,从支农再贷款需求和借用角度,分析目前支农再贷款状况及需求萎缩原因,并提出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红 《成人教育》2018,(3):51-55
在文献综述与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培训网络结构及其承载的职能.基于调研资料的分析,在县—镇—村的架构下深入探讨了需求导向下的培训内容、以农为本的培训目标以及开放式的培训体系.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前景,进一步展开了以县级职教中心为龙头培育职业农民的政策导向研究,分析得出"人力"培训转向"人"的培育、"供给型"职业教育转向"需求型"、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县域"职业教育转向"区域化"教育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曾经发挥过重要历史性作用,但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与农村发展对多样化、多层次农业技术的需求。首先概述交易成本的概念;其次解释了农业技术推广中农民的交易成本过大,这样打击了农民参与应用农业技术、产品的积极性;最后,通过以农民为核心的创新农技推广渠道,以此来实现减少农民为获得农业技术、产品的交易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民培养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安徽省阜阳、滁州和马鞍山为例,从培训需求、培训内容、培训组织和培训效果四个角度构建培养模式比较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新型农民培养问题进行实证比较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职业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新型农民培养效益的重要因素,新型农民培养效益与农民家庭年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置换破解了农民建房难题,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扩大了农村消费需求,推进了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但是,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工作中,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政府与村民、指令与市场、法律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构建新农村宅基地置换的长效机制,将会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扩内需"是我国反危机四大政策之一,扩大内需,农村潜力最大。如何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南平模式为农村应对后经济危机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其一,积极开辟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其二,通过培育新型农民,解决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其三,实行互动联动,统筹城乡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投资需求,改善民生并促进消费;其四,加强商品流通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有效地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高农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经成为"三农"发展的战略需求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培育工作的质效。文章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治是提高耕地利用率、发展现代农业、缓解建设用地需求与保护耕地红线矛盾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在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宅基地置换补偿机制不合理、农村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参与监督土地整治的意识不强等都影响着农民权益的实现.通过让农民分享土地置换后增值收益、建立并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加大财务公开力度等措施,能更有效的保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20.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以农民为中心,通过组织农民参与分析、研究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1]在推行过程中显现出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2]因此,本研究以“培训—职业匹配”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的调研发现,农民田间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农民需求,培训方法缺乏灵活性以及师资队伍质量不高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田间学校在我国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农民田间学校缺乏资金投入,管理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为提升农民田间学校的发展质量,其培训目标、时间、内容、方法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应与农民需求相匹配,构建“培训—职业匹配”的农民田间学校模式,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