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 ,“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课”教师首先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引导、开导和启导 ,当好课堂教学的向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全国斌先生关于动量词“回”与“次”的差异问题提出一些异议。我们认为:一、早在唐宋时期,动量词“回”与“次”就是一对近义词;二、强调[+过程]是古汉语“回”的功能之一,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得以保留了下来;三、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回”与“次”在称量对象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3.
释"尹"     
“尹”作为治理、董正讲时,常表示治理政事。但据“尹”的甲骨文和古文形体看,“尹”的本义应为治兽,引申为治理政事,又引中为治理政事的官吏。“尹”在古代的常用文献义是职官名,作为职官名,“尹”与“君”在音义上有密切的联系。“尹”又假借为“筍”字,表示诚信之义。“尹”作为姓氏与“尹”的意义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快乐”.在“快乐”中提高“兴趣”,在“兴趣”中探究“创新”,在“创新”中挖掘“潜能”,在“潜能”中找到“自信”,在“自信”中获得“成功”,这是本人在多年进行物理实验选修课教学的追求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争论中,胡适提出了“全盘西化”口号,其真正目的是想通过对古老的中国文化进行改造,使之能够真正融入到世界进步潮流中去。不论是“全盘西化”还是“充分现代化”、“充分世界化”,其内涵都是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全盘西化”在用词上存在缺陷和弊端,它被“现代化”所替代是历史的必然,“现代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与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婴儿出生一百天,称为“百岁”。其实,“百岁”本作“百啐”。“啐”就是周年的意思,特指婴儿周岁或满百日。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啐。”可知,“百啐”、“周啐”分别指庆贺婴儿满百日、周岁而举行的礼仪宴会。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啐”的字形和词义都显得比较冷僻生涩,后来就被弃之不用了。因为在婴儿啐日庆典中,“祝福孩子身体康健、长命百岁”是唯一主题:所以“百啐”,就被民间讹为“百岁”了。旧时民俗,男孩过百岁时,父母请剃头师傅把孩子头发剃掉,只在后脑勺的下部留下一撮毛,…  相似文献   

7.
《论语》的“身”、“己”、“我”具有丰富的自我道德功能与意义.“身”是表现个人内在面貌的外在具体形体仪态,是传释和绽放个人生命道德意义的“身体符号”,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对象.“己”在管理自己个人的灵魂的同时,也令“身”通过一个有形可察的身体实践——“行”将个人无形的内在自我体现出来.“我”在自我道德教育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实现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身”、“己”、“我”的相互关系复杂,“己”可约“身”,“身”又可“塑”“己”,“身”、“己”互动成为一体,“我”则是对“身”、“己”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同时也可能是自我管理和教育的对象.  相似文献   

8.
读鲁迅的作品时,细心的读往往会发现鲁迅常常把“介绍“一词写作“绍介”,如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在提到创办朝华社的情况时说“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学,……。”可是,在鲁迅其他作品中,有时也用“介绍”一词,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介绍”和“绍介”交替使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是教育部的统一要求。作为直接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大“两课”教师应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说”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上古也是一个高频字。但是,上古“说”的用法极为复杂,除了“谈说”“喜悦”等义外,还有“游说”“止息”“解脱”等义。在字形上,也常和“悦”“脱”“税”等字混杂。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著述中多次提到要“重建个人所有制”,杜林称之为“深奥的辩证法之谜”,我国理论界也讨论了多年,但人们仍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他称之为“历史之谜”的“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事实”,或可得出一条求解的新思路:“辩证法之迷”正是对“历史之迷”的破解,要克服异化,就必须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明明德”与生活贯穿于“大学之道”的始终。“明德”既是宇宙-生活系统,又是人的生命本来面目。“明明德”既是澄明生命自身,又是“明德”的显发,“明明德”就是“亲民”、就是生活。在“明明德”中生活并在生活中“明明德”就是“至善”,“至善”既是“明德”照彻宇宙,是无限的,又是个体生命、特定时代对“明德”的特殊折射,是有限的,无限永恒地走在有限的途中。  相似文献   

13.
"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步对外开放,国外许多先进的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被介绍到我。其中,在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经验、改革我国职业教的过程中,“行动导向”的教学也为我国广大职教领域里教师、管者和研究人员一个“炙手可热”的革话题,一个“倍加推崇”的教学式。是“行为导向”,还是“行动导”,涉及到对德语词Handlungsori-ntierung基本含义的理解。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对这个德语词所指的教学方法和学组织形式,均无异议。这就是: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采取“咨询、计划、决策、…  相似文献   

14.
受哲学中主客体关系思维模式的影响,教育理论对“我”与“身体”、“灵”与“肉”的认识基本上处于二元对立状态,“我”、“灵”优位于“身体”、“肉”,多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教育理念、管理方式、教育实践活动中,致使教育中的“个体精神”、“无根”、“漂浮”。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在高校“两课”教育教学体系中贯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求 ,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广大教师应深刻认识其意义 ,树立自觉意识 ,构建“三进”主渠道 ,深化教改 ,加强针对性 ,把“三进”工作贯彻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努力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认真设计出“切合实际”又“合乎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8.
赵斌 《考试周刊》2007,(21):66-68
本文指出在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与“听、说”在外语习得中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提高而非对立的关系。加强英语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创建英语学习语言环境是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料峭”并非“严寒”“料峭”在《辞源》中的注释是 :“风寒著肌战貌。多形容春寒。”在《辞海》中是 :“形容春天的微寒。”例如 ,苏轼《定风波》词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又如 ,范成大《晚步西园》诗 :“料峭轻寒结晚阴 ,飞来院落怨春深。”《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形容微寒(多指春天 ) :春寒料峭。”显然 ,“料峭”应当用来指春天中还略带寒冷的天气。但这两个字较为冷僻 ,除了“春寒料峭”外 ,其他地方不再出现。大约因为“陡峭”是“很陡的意思” ,所以很容易误推出“春寒料峭”就是“很冷的意思”。于是出现了误用。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蕴涵着深刻的“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澄清该问题有利于更为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现代性”和“文化学”两个概念,但他在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相关论述中,“现代性”和“文化学”维度已经内涵在其理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