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孔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学说的几经演变,由原始儒学而经学,而玄学,而中兴,直至理学,发展成为比较完整而庞大的思想体系,横亘于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任何一家学说都无法取代儒学的地位,无论哪一个封建朝代都离不开儒学,无论哪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不会放弃儒学,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几乎是儒学的教育,可见儒学对教育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2.
孔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创立了儒家学说。儒家学说几经演变,由原始儒学而经学,而中兴,直至理学,发展成为比较完整而庞大的思想体系,横亘于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说,任何一家学说都无法取代儒学的地位,无论哪一个封建朝代都离不开儒学,无论哪一个封建统治者都不会放弃儒学,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几乎是儒学的教育思想。可见儒学对教育思想影响之大。  相似文献   

3.
儒家学说之所以在封建社会长期维系意识形态上的统治地位,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化原因。第一,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儒家学说梭以滋生和存在的广阔的社会经济基础;第二,儒家学说适应了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因此受到历代封建统治的推崇与庇护;第三,儒学“中庸”的思想特点是其长久保持独尊地位的重要思想原因;第四,儒家学说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是其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独尊地位长期维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董仲舒吸取黄老“道论”、“精气”精华,充实儒家天道理论体系;采纳黄老“无为”精要,弥补儒家“治术”不足;提炼黄老养生之道,充实儒家修身之术;融会黄老阴阳尊卑学说,论证儒家伦理三纲,成功实现了对先秦儒学的革新与转化,使儒学由先秦学术的一支成为封建社会定于一尊的官学,进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及社会文化体系,不仅对我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广为传播到整个中华文化圈中之各个国家,其中包括古琉球王国.儒学的传播对于琉球教育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进而影响到琉球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拟从儒学广被琉球之途径、琉球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琉球学校教育所受儒学之影响诸方面来探讨儒学与琉球教育事业发展的关系,以求有益于对古代中华文化外传一般状况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孔子周游列国及儒学发展的初期,儒学并不被统治阶层所接受,秦国统一天下后,儒学更是遭遇了其发展的最低点。汉初儒家信奉者与统治者互相看到了彼此的重要性,叔孙通、陆贾、贾谊等人用儒家学说说服统治者,而统治者也逐渐乐于用儒家学说来作为统治之术。儒学与政权相结合,逐步成为王朝的统治理论。  相似文献   

7.
泰州儒学虽然充满了创薪精神,但他们始终坚守儒学底线,崇尚圣人之道,推崇儒家经典,儒家的经世哲学是他们的指导思想,并坚持进行圣学教育.泰州儒学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仁”“礼”“中”等思想,他们不管是为官还是平民,“儒”气都很重.他们治学虽然兼收并畜,但仍以儒家学说为主.泰州儒学把孝悌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保持了传统儒学的孝悌本色,孝亲情结很重,但他们并不盲孝.所以泰州儒学既坚守了儒学阵地,也在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恣意纵横于历史的生命隧道,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学术流派中,没有哪一个学派像儒家学派那样以教育为中心全力打造深入全民的思想体系。而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也几乎没有哪一种文化像儒家文化那样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可以肯定地说,儒家的教育学说本身就是当时最为成熟、也是今人最值得借鉴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后期儒家教育的研究必然要涉及中国古代书院的发生与发展。作为后期儒学及其教育发展的主要载体,书院的兴衰与演变几乎反映了整个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历史。因此,把书院作为考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教育的重要方面,不仅为中国学者所关注,也为国外的中国学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重视。 近代以降,尤其是书院随着清末新教育制度的建立而消亡之后,出于对历史的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10.
儒学价值体系中"天"的内涵十分复杂,而且它贯穿于整个儒家学说,成为儒学思想的核心。解读它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儒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