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有线电视的天灾、人祸、鼠害三种外因故障及其预防对策谈一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1.“城市公共危机”,泛指发生在城市的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灾难事件。既有城市位于一定的地质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造成的“天灾”,也有城市社会和经济活动经常遭遇的“人祸”,更有“天灾”与“人祸”交织,致使城市灾难漫延扩大的危机事件。总的来讲,引发城市公共危机的灾害大致可归纳有十类: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热浪、雷电、浓雾等)、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火灾与爆炸(意外事故或蓄意破坏)、交通事故(以与气象灾害和地震灾害交织一起的交通事故和轨道交通安全事故最严重)、环境公害(多与城市建设发展破  相似文献   

3.
我们祈愿     
还从未以如此复杂的心情去评说过去的一年——闹天灾就闹那灭顶之灾,受人祸就受那绝后之祸——但也有众多亮色,这又能让我们在2008的笑容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4.
我们祈愿     
《金秋科苑》2009,(2):1-1
还从未以如此复杂的心情去评说过去的一年——闹天灾就闹那灭顶之灾,受人祸就受那绝后之祸——但也有众多亮色,这又能让我们在2008的笑容支撑多久?  相似文献   

5.
郭子欣 《发明与创新》2011,(1):I0053-I0053
植物究竟具不具备预知“天灾人祸”的能力呢?植物预知“人祸”可能在文学作品中才能看到,现实中却没见过;但植物预知“天灾”的本领却常见于报刊。有相当多的科学家对这一有趣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段时期接连出现的天灾和人祸,搅得全人类惶恐不安。人类历史上曾经遭遇过的天花、鼠疫、霍乱、狂犬、麻风等恶性传染病一样,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正带给这个世界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所幸的是,经过全球一流科学家夜以继日的联袂攻关,非典  相似文献   

7.
所谓意外伤害,是指人们遭遇预料不及的各种天灾或人祸给人们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害。正如俗话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那么,如果你遇到险情,遭到意外伤害,怎样才能将意外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值得你参考: 一、当地震发生的时候:若是轻微地震,则  相似文献   

8.
正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石器时代开始,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如此漫长的时间里,人类接受着自然界的馈赠,一步一步发展出璀璨的文明。但是,在自然界面前,人类的力量仍然微不足道,每当自然界出现剧变,或者人类行事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时,天灾和人祸就会降临,形成灾难。一些巨大的灾难,比如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和明朝万历年间持续25年的蝗灾大旱,夺走了无数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典章文献产出颇丰,但是其毁损和亡佚也数不胜数。文章介绍了由牛弘和胡应麟总结的中国历史的十大书厄,分析了造成图书散佚的原因,将古代文献散佚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天灾、人祸和时代淘汰,以及九小点具体的原因,分别为政治劫难、战争浩劫、编修删毁、毁于愚昧、水火之灾、虫蛀霉变、重经轻技、藏书方式、优存劣汰。  相似文献   

10.
孔洪泉 《科教文汇》2011,(32):52-52
祥林嫂初嫁祥林,获得了"祥林嫂"这一身份。祥林死后,祥林嫂再嫁贺老六,不几年,贺老六死了,儿子阿毛也死了,"祥林嫂"没有了身份,只剩下一层标签。看客逼迫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而这种看客心态正是封建礼教造就的。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众所周知的"天灾"和"人祸"的原因,我国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遭遇到了3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相应的第一个科学"宪法"式的文件——《科研工作十四条》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广州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积极性。自1961至1965年的这五年间,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的圣弗朗西斯科市西北,发现了大金矿,矿藏之丰,前所未有;两年后,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市西北,也发现了大金矿,矿藏之丰,更是闻所未闻;有意思的是这两处金矿分别在北纬38度线及南纬38度线附近。 消息传开,淘金热浪向这两个地方滚滚而来。此时正值鸦片战争后,饱受人祸天灾之苦的广东新会、新宁、开平和恩平一带的穷苦农民闻讯争相前往,以求生计。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农业而言,频密出现的极端气候,日渐成为观测农业水利体系瑕疵的放大镜--2006年川渝大旱,2009年华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与南方暴雨,包括蔓延至2011年年初的山东大旱,其背后无一不是农业水利建设滞后的魅影. "目前中国频繁的大旱大涝与其说是天灾,还不如说是人祸.它们暴露出中国水利设施抗灾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以及农村地区基础农田水利建设的严重'欠账'."曾经主持数项国家基金支持的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调研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  相似文献   

14.
今年夏季,闽北发生了35年一遇的特大洪灾.顺昌县遭受重创,死亡11人。洪灾过后一个多月.笔穿行灾区采访时发现.人祸引发的灾难不亚于天灾.密布全县的小水电站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可今天却加重了灾情.发展的成果因此毁于一旦:越造越多的杉木、毛竹等经济效益林,在给村民带来收入增加的同时.又成为导致大范围地质灾害的罪魁祸首。专家呼吁.要警惕资源过度开发造就的一个个“生态炸弹”!  相似文献   

15.
杨华芬 《科教文汇》2009,(20):246-246
祥林嫂是鲁迅创造出来的封建社会被迫害妇女的典型代表人物,她身上浓缩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现实,透着浓浓的悲剧情结。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可言,封建四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罗着祥林嫂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的灵魂。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不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压迫,而是封建制度下伦理对于她灵魂的绞杀。  相似文献   

16.
晓因 《今日科苑》2005,(3):11-14
翻开人类的历史,不难发现,灾难总是和人类相伴,姑且不论战争等人祸,单是地震等天灾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便触目惊心。地壳会随时移动和裂开,引起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山崩和泥石流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飓风和洪水肆虐,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破坏性灾难;疫病这一恶魔,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人类的侵害;若是被来自宇宙空间其他天体的流星和小行星撞上,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7.
动态一览     
动态一览孙氏的天灾预测理论通过专家评审在由中国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1995年天灾预测研讨会上,发明家孙克河发表的“天灾与天象”学术论文获得与会专家、学者好评。孙氏论文对各种天灾─—包括地震、水灾、旱灾、风灾、空难等的形成机制作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8.
肖像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对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时代背景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以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祥林嫂这几个文学史上典型的人物形象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小说中肖像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刚 《今日科苑》2009,(18):161-161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是鲁迅先生写的反映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短篇小说。这篇名作,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通过祥林嫂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从而揭示了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20.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24):26-27
人类能在地球上长久地生活下去吗?科学家对此并不乐观,因为有些天灾是人类无法预测,因此也就无从应对的,这些天灾极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