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绪波 《江西教育》2023,(15):12-13
国家在社会基层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关爱救助体系、制度,注重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行为,但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疏导和教育缺乏持久性,并且存在对儿童心理变化的研究不够深入的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季节性留守儿童在父母回归后的心理和行为,分析父母补偿性关爱的心理成因和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旨在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父母冲突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冲突研究是社会心理学从微观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化理论出发探讨夫妻互动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父母冲突的本质不仅影响夫妻,还会波及到孩子,其对家庭的影响作用是深刻而重要的。本从父母冲突的现状、影响父母冲突的因素、父母冲突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父母冲突的干预、父母冲突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我国进一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儿童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形成与其生活的家庭教养环境,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儿童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一旦被强化、固定下来,往往难以矫治,并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心身健康吲。为了研究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及成长的影响,预防儿童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发生,我们于2009年3~11月,对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教养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目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政策制定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利用SDQ(Strengths and Diffficulties Questionaire)量表,通过OLS、Ordered Probit模型的回归分析,探析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中的忽视、当着外面人的吼骂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情绪症状、行为问题、多动注意不能、同伴交往)影响并不相同.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与母亲受教育水平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不显著,仅在特定维度有影响.农民工父母应正确处理好经济上的供养与精神上的抚慰之间的关系,努力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同时城市应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流动儿童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技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和不适当行为。据专家介绍,如果不及时干预儿童的心理问题,会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直困绕着学校的教育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分析,探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推动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儿童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形成与其生活的家庭教养环境,尤其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1].儿童的不良习惯和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些不良习惯和行为一旦被强化、固定下来,往往难以矫治,并影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心身健康[2].为了研究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及成长的影响,预防儿童不良习惯和行为的发生,我们于2009年3~11月,对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教养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儿童成长最重要的场所,家庭生活经验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生活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生活 众多的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生活会造成儿童的各种心理困扰,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关研究表明,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不适当的父母行为主要包括。(1)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抵触。表现为强调孩子的缺点和过失,经常性的否定反应和严厉的处罚,过分严格的要求和训练,遗弃和逐出,与其它孩子相比等等;(2)父母对孩子的控制。表现为严格和固执地坚持他们的某一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以及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CPIC)、短视频过度使用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健康抑郁问卷(PHQ-9)对113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问题性短视频使用;(2)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发挥单独的中介作用;(3)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及中介作用机制,为引导青少年科学地、健康地使用短视频应用程序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9.
心理分析理论对童话故事进行了心理学方面的思考:童话的内容反映了儿童生活中面临的主要冲突,是儿童迷恋童话的重要原因;童话的结构体现了儿童的自我矛盾逐渐解决的过程,显现了童话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童话的幻想性说明了童话对儿童心理成长产生作用的心理学机制.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把童话运用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值得教育者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提出遗传因素、家庭结构、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压力状况四个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了各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郅焱 《华章》2010,(35)
探讨家庭因素与儿童的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总结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及态度等众多因素严重影响着儿童心理的发展.结论:必须改善家庭结构,提高父母文化素质,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并且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武,才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氛围、完整的家庭结构、合理的教养方式都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相反父母关系紧张、家庭破裂、对儿童期望过高都严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所以父母应该努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儿童期社会情绪发展的过程中,情绪调节的发展是其关键.近些年来,随着对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儿童情绪调节日益成为影响其智力、行为、人际关系、良好个性等的新领域.本文在前人的角度上从家庭环境、儿童自身特征、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出发,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做了总结,从而为父母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性的理...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占一定的比例,农村许多孩子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本文以华安县为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  相似文献   

15.
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凸显在众人眼前的一个需要被高度重视的群体,本文通过综合归纳留守儿童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综合其在焦虑情况、人格方面、行为表现、人际交往以及其他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其中父母、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性别、学校以及社会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进而针对分析提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加强父母教育的责任、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建立相关社会关爱体系以及提高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都能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气质活动性是影响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探讨儿童气质活动性和父母教养因素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气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集中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儿童气质活动性及其与父母教养因素相互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来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就导致留守儿童数量增加,然而孩子缺乏父母的陪伴与教育,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作为儿童的思想引导者,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围绕情感淡漠、性格孤僻、逆反心理、行为偏差四个不同的层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充分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在儿童各方面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心理健康发展的起点和基石.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系统梳理相关文献,揭示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心理学的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家庭系统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相关理论出发,说明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家庭中父母自身的特征及与孩子的人际互动等等对孩子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其次,揭示家庭因素中诸如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因素对孩子发展的影响.最后,阐释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起着中介与调节作用.这充分说明应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并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9.
用自编的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问卷,对贵州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较明显的家庭因素有:监护人家庭氛围、家长期望、监护人教养方式等。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监护人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父母要经常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监护人要优化家庭环境;父母要建立亲子沟通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一个由婚姻、亲子和兄弟姐妹等子系统组成的生态系统,是儿童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婚姻关系是家庭系统的核心要素,父母婚姻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父母双方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父母的养育行为,从而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关于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探讨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的人格、应对方式、网络成瘾和行为倾向等诸多问题的关系,提醒父母用心关注和维护好自己的婚姻状况,给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精神环境,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