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强调道德判断能力和发展水平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他对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性,家庭、学校等外在环境在儿童道德成长中的作用的强调,以及其"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对我们预防和解决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制度中的道德中心主义,本质上是以道德作为制度安排及其合理性的唯一依据和制度操作中的主要权衡因素。这种思想原则和实践方式重道德轻制度,不利于道德建设和制度创新。其认识根源是对道德在制度中的作用不加分析、盲目乐观,没有看到道德对制度的作用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公职人员从政道德问题,包含公职人员从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及道德选择、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道德现象。道德规范的多元性和道德行为在社会中的复杂性决定了,公职人员的私德情况对其从政行为的"善恶"带来不可忽略的影响,对从政道德的规范形成,道德选择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对公职人员的道德评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体现在矫正行为、价值定向和情感感化方面。道德强调的是自觉、自愿、自由、自主,所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面临很多困难。发挥榜样教育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关键要体现学习者“自我”的在场,体现道德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阶段,统治阶级都很重视法制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道德与法制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道德建设要依靠法律的保证作用。这种保证作用体现在对道德的建立和维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怀祥 《教育探索》2009,(1):101-103
在高等学校,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并不直接过渡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其中有一个通过非理性因素作用而形成的道德形成机制.非理性因素在道德形成机制中的作用表现在学生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在学生的知情意的整合过程中的作用及在学生的"协同"机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道德榜样是道德主体自觉认同、践行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典范,道德榜样的树立是人们在道德认同基础上实践的结果,道德榜样也通过道德认同发挥实际作用。但在实际生活中,道德本身的认同性、时代性、合理性及榜样树立程序、榜样人格的同一性和持续性等因素共同影响道德榜样建设和人们对道德榜样的认同。因此,应重视道德认同机制在道德榜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道德直觉     
本文报出道德直觉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道德认识方式和道德认知能力,阐述了道德直觉的特点及其在道德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长征 《文教资料》2011,(2):131-133
教育道德和教育法是规范学校教育各种行为的基本规范,从道德和法的起源看,二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道德体现了教育活动各种行为的自觉性,而教育法律则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全面发挥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才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道德与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法与教育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目的在于提高广大教师教育行为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认识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人们行为中的共性和区别。重视道德在传播过程中的教化和感染作用,对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基点,本文从社会转型这个背景出发,在分析和总结目前人们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呼声和各种努力的基础上,不仅0通过对转型时期道德领域的基本态势及社会主义道德的地位的论述,说明了社会主义法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必要性,而且还充分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建民  庞吉国 《文教资料》2010,(29):125-126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对客观认识我国的道德现状.加快推进道德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是和谐统一的。科学地认识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道德发展的作用,需要按照唯物主义历史观,采用历史的和分析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论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是一种人性化的道德思考和实践,是其哲学思想集大成的产物。它强调人的情感与想象在道德感知与判断中的作用以及联系道德方式和后果在道德选择中的意义。推行道德想象的学习能帮助学生培养关注他人的需要和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因而有助于我们创建和谐共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论道德直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提出道德直觉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道德认识方式和道德认知能力,阐述了道德直觉的特点及其在道德认识活动和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道德选择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选择形式之一,它与人们日常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理论就是道德选择的理论。孟子的关于道德选择的理论十分丰富。本文将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孟子论道德选择的基础;孟子论道德选择的情景冲突;孟子论道德选择中的“权;”孟子论道德选择中的普遍原理和根本原则。通过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孟子的道德选择理论,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道德选择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新著《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中指出:所谓第三种调节,是指习惯与道德调节。习惯来自于传统,来自群体的认同,而群体认同的基础是道德信念、道德原则,道德支持了习惯的存在和延续,因此习惯力量的调节与道德力量的调节是不可分的。第三种调节是相对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而言的。笔者首先强调的是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因为市场和政府都不是万能的,而道德力量可以使经济体制更好地运转。其次强调只有自律才能使道德力量起作用。同时认为,没有精神的起飞就没有经济的起飞;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17.
西方德育思想家普遍关注理性在道德和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涂尔干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纪律精神、牺牲精神和意志自由,即具有理性,能够自律;科尔伯格则充分肯定了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这些理性能力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威尔逊的模式表明;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多维的、多程序的、长期的过程,其中道德判断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构件;价值澄清学派所致力的是纠正那种完全把道德习惯看成是外界迫使个人形成的行为模式的观点.这些见解都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18.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社会生活需要依靠道德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从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纪律。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中,处处反映出与道德伦理的密切关系以及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和埃里克森关于道德发展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和埃里克森在研究道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关于道德发展的条件、道德发展的研究及道德发展阶段既存在共同点也存着很大差异。两者都重视教育在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给我们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了道德规范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以及道德自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表现,阐述了道德自律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在当前道德自律意识淡化的情况下,重振道德自律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