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邵雍是北宋理学家中创作诗歌最多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伊川击壤集》就是邵雍毕生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以其独到的特色被称为"邵康节体"或"康节体",对后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诗集本身出发研究这位理学家笔下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2.
邵雍是北宋理学家中创作诗歌最多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伊川击壤集》就是邵雍毕生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以其独到的特色被称为"邵康节体"或"康节体",对后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诗集本身出发研究这位理学家笔下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理学家邵雍通过《伊川击壤集》表达自己孜孜以求的自由与休闲之理想。他以高妙的诗句捕捉“此时”,以梦幻的花月网罗“此景”,以醉人的美酒羁留“此心”,同时用无所不容的理性拓展人类感知与思维的视界,成功地运用陌生化的手法,将烦冗的现实化为传奇,让倦怠的心灵得以复苏,最终通过诗歌找到了理性的归宿,达成了身心的闲适。  相似文献   

4.
邵雍《伊川击壤集》作为理学诗的代表,历来人们对其毁誉不一。其诗多说理篇章,其间有对社会历史演进的探讨,有对日常生活之理的发掘,均统摄于对儒家经典的阐扬之上。同时邵雍诗歌又有风韵高致、饱含理趣的一面。在创作方式上,邵雍也不着意于诗意的构思而多由心意而发。这些独特面貌,决定了邵雍诗歌在文学史书写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青村遗稿》是后人整理金涓的《青村集》《湖西集》所题。从《青村遗稿》记载的诗歌及他人对金涓评价的序文可以发现,金涓的人生更纯粹,生活气息更浓郁,有推崇风雅之观的艺术追求,有表露清和之貌的诗学观点,有强调心性之本的理论主张。就《青村遗稿》中金涓诗学主张分析及思想追溯,既是其诗歌创作的概括,也是其师道精神的佐证。从而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为元末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6.
叶维廉先生曾在《中国诗学》一书中以王维《鸟鸣涧》和英国华兹华斯《廷腾寺》为例比较中西山水诗以复返自然为主旨,但在观物方式上存在本质区别。王维的诗源于道家思想的东方自然观,讲究"目击道存",发展为"以物观物",呈现出人与自然合一两忘的澄明之境。而华兹华斯的诗歌源于西方人本的思想核心,讲究"主客两分",处处以人观物,揭示出自然与文明的二元对立。本文从产生观物方式不同的原因入手,分析两位诗人在山水诗处理方式上的不同,进而为中西山水诗的比较提供一种解读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通过对魏晋至北宋诗歌作品的系统评论,疏凿微旨、泾渭分明地阐述了他的诗学观。他主观以“诚”为本,即“诚”是诗歌创作之根本;他主张以“雅”为准,即“雅”是诗歌风格之标准。  相似文献   

8.
南宋江西诗派中人多为理学中人,或为理学家,或为尊崇理学的人,江西诗学与理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江西诗学的演变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理学家的批评也使他们思考在发展中出现的弊端,并自我修正。这主要体现在吕本中、曾几、“上饶二泉”、方回等对诗歌“活法”理论的提倡和诗歌创作中。  相似文献   

9.
华兹华斯是浪漫派奠基人之一.在他的《抒情歌谣集1800年序言》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诗学主张,开创了一代诗风,该文拟以《咏水仙》一诗小探华兹华斯的在《序言》中所提到的其诗学观中最重要的几个部分,包括他的自然观、创作观、语言观、以及快乐观.  相似文献   

10.
对朱光潜和叶维廉二位诗论家的代表作《诗论》和《中国诗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两代诗论家的不同着眼点及其在诗论研究上的意义。叶维廉运用文化学很好地解释了中国诗歌"以物观物"的原因,发展了中国诗歌发生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11.
傅玄、傅咸父子咏物赋数量宏富,其题材的开拓创新,对晋代咏物赋的蓬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傅玄重体物,傅咸重写志,二人均追求篇制短小、结构简单、语词简约的特点,在小赋发展史上有着推波助澜之功。父子二人注重赋序的写作,在赋序发展史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傅玄的赋作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有世俗化倾向,富于文采神韵。傅咸则偏重抒发士大夫情志,富于情感哲理。  相似文献   

12.
《大词典》共1905处引用刘基诗文,独引刘基诗文词目共284条,独引刘基诗文的义项共186项,首引刘基诗文的义项,共121条,新词新义达591项之多。非首例引刘基诗文词目,来源广泛。对《汉语大词典》引刘基诗文词语进行定量分析,不仅在辞书编撰、近代汉语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刘基的政治、哲学、经济、军事、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和西方,历代都有关于诗画优劣的争论。在西方,诗画孰优孰劣,两派各执一端,势均力敌,但在中国传统诗画理论中,"诗优画劣论"一直占绝对优势。从顾恺之最早注意到绘画的缺陷开始,"诗近全能/画有局限"的观念始终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诗画的高下优劣之争出现了"一边倒"的异常局面。邵雍的两首议论诗为我们指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即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式。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世界观和艺术观,并与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文选》"序"类所录的石崇《思归引序》,是单篇诗序。石崇在诗序史上的地位在于,他不仅以《金谷集序》首开雅集序之风,而且在《思归引序》中自述生平遭际、志趣好尚,写景抒情议论,将诗序由简单介绍创作缘起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文体。同时,诗序生动地从各方面展示出西晋时期耽于享乐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15.
王先谦的诗学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弘扬三家《诗》,贬抑毛氏,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诗三家义集疏》中。他的诗学思想主要有“笙诗”声存诗逸、三家《诗》皆有古序和“美刺”。  相似文献   

16.
邵雍思想里的“太极”、“心”、“道”等范畴并不具有传统解释中把这些范畴视为终极的实体性存在的一面,而更具有现代西方哲学的存在论语境下的那种纯存在态势,即一种终极的领悟境域。作为生物之本的太极并不是实体化的终极存在者,而是“一动一静之间”的两极相互倚存的纯存在态势。人心能领悟这种终极的境域性存在,则是“天地之心”的呈现;进而,邵雍还从“道”“神”的维度伸展其存在之思。  相似文献   

17.
富弼与邵雍,一显宦、一处士,两个对北宋政治、学术思想分别产生重大影响者,经历了相知、举官与拒官、共享桑榆晚景的交友历程。富弼与邵雍的关系折射出北宋中期儒学复兴后,士大夫们对儒家道统和价值观念回归的欢迎,以及"庆历新政"集团成员及其追随者面对熙丰变法和新兴政治力量的崛起的共同抵制。  相似文献   

18.
王绩以其疏野质朴,清新自然的诗风卓立于初唐诗坛。历经隋唐两朝的王绩,诗文创作不论内容还是艺术风格以及其表现手法,在当时都自成格局,独树一帜。王绩在创作上对唐初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情景进一步的交融、对诗歌律化的推动及语言的口语化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春华秋实集》是一本旧体诗词创作集,王永宽著。序言作者在肯定这本创作集多有成绩、内容丰富、佳句沓来、且多白描手法的同时,着重探讨了近体诗采用平水韵这种古格的传承问题。《元末明初浙东三作家研究》是一本研究刘基、宋濂和戴良的专著,魏青著。序言作者认为此书多有佳处,全书资料扎实,不少见解颇具功力,更有发前人所未发的创获;序言中还探讨了历史上的遗民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战争为题材或者以战争作为背景的诗歌在杜甫的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本文借助叙事学理论,从旁观叙事、全知叙事以及体验式叙事三种叙述视角对这一类诗歌进行了解读,总结出杜甫战争诗歌叙事形式方面的特征,即以写实为基础的白描式的简练的笔触勾勒,在看似平常的细节叙事之中,通过讽刺、戏谑手法,流露出自己复杂而深刻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