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取了"双线组元"的编写思路,在人文主题之外,还设置了一条语文能力的线索,其中包括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和品味精彩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等阅读策略.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一个以"学习生活"为主题的阅读单元,同时又是全套教材第一个以默读为训练重点的单元.以下即从编者的角度来谈谈这个单元的编写思路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热"单元第六课.属于典型的探究课.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较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使整个探究活动更为有效呢?笔者经过实践,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必须真正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智慧地把握好每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教学目标1.认识"蛋、取"等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孩子  相似文献   

4.
[写作指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是"学会记事".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单元写作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 [写作导航]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难点在于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5.
[写作指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是"学会记事".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单元写作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 [写作导航]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难点在于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6.
[写作指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是"学会记事".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单元写作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 [写作导航]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难点在于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7.
[写作指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训练是"学会记事".根据单元目标和编者意图,本单元写作教学主要达到以下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3.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 [写作导航]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结合阅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二是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难点在于启发学生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简介《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教学理念本课的设计重点在凸现语文课的"文"味。"语文教学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习得语文。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引导学生理  相似文献   

9.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低年级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词句理解与朗读中。高年级则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中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  相似文献   

11.
金蓉 《贵州教育》2021,(20):46-48
一、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这是对一年级下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训练点的巩固与提升. 2."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另一个重点.本单元以写景的文章为主,语言优美,生动形象,要引导学生积累.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的《背影》入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结合单元目标的特点,教学难点聚焦到品味"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的语言。若要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如何搭建适合的教学支架,带领学生走向文本的深处是这篇文章教学设计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草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文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19个生字。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表演,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并在阅读和说话中积累词语。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朗读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随文识字。理解"得意洋洋""垂头丧气"等词语的意思。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雪中送炭""唯一"等词语。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及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1.内容多"单元复习课"实际上是知识点和单元重点句型、语法知识的反复操练.因为在高中阶段,词汇和语法知识,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英语学习和复习的重点,因而复习课的重心便落在巩固词汇和语法知识上.  相似文献   

18.
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即:读懂原文抓中心、选择重点作感点、读感结合有侧重、联系实际谈感受.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奋斗与生存",安排了<小草和大树>、<轮椅上的霍金>、<生命的林子>等课文.我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写感想的"小练笔",让学生谈体会、说收获.  相似文献   

19.
精读课是语文单元教学中的重要课型.只有上好精读课,才能为后面的略读课以及群文阅读课打下基础.语文精读课一般分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写什么",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个层次."抓住重点,深入领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透过内容感悟文字后面的意思,感悟"为什么写",这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品读赏读,揣摩写法"学习文章表达方法,让学生弄懂文章是"怎样写",学习借鉴写作方法.这一切都是以思维导图为载体.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2.朗读课文,体会"我"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内容。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会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