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前图书馆开展的电子书服务主要有单机、镜像、链接3种类型。单机是指利用PC机直接进行光盘阅读或者检索。镜像是将电子图书存储在本地服务器或磁盘阵列中,读者通过局域网实现阅读功能。链接是电子图书存储在远程服务器,由图书馆以包库、购卡的形式购买服务或对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电子图书通过导航进行整合。 读者在图书馆使用这些服务,大都在电子阅览室中进行,因而,电子图书成为一种“带不走的图书”。实际并非如此。利用电子书手持阅读器,可以体现电子书的便携特性,使其诸多优势发挥得更充分。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众电子图书市场的井喷式发展,源于亚马逊的"火种"阅读器.借助其海量电子图书(72万种收费电子书)以及免费无线下载功能的阅读器,亚马逊迅速获得美国电子图书市场80%的份额.  相似文献   

3.
iPad平板电脑上市三周后,O'Reilly Media.Inc.研究部门资深分析师Ben Lorica对iBooks电子书在线商店上的图书产品进行调研.根据O'Reilly Radar系统4月26日的统计数字,iPad可提供超过4.6万种电子图书.这与iPad上市当天宣称的6万种电子图书有出入.4月30日,3G版iPad首日销售时,iPad平板电脑销量已达百万台,与此同时 iPad新手用户在iBooks电子书在线商店上浏览的电子书已超过150万册.  相似文献   

4.
分析部分电子书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出按使用结果付费的电子图书获取方式,并加以模型构建,促使电子图书供应能最大程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观察读者如何接受或排斥电子书时,不仅要注重此现象在科技与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事实上,电子书还有其他重要方面值得我们去研究。像所有技术一样,电子图书(以及人们对电子书的使用和拒绝使用)值得作为一种社会技术现象来研究。也就是说,电子图书不仅代表一种技术创新,也代表一种社会发现过程。同时,该行业的利益相关者不仅是软硬件生产商,图书贸易中的各参与方、作者,还应包括政府及最被忽略的用户。  相似文献   

6.
图书出版正经历着从纸质印刷到数字化的演变,电子图书的出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在介绍电子书的含义、特征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书对图书馆产生的影响和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讯     
《出版广角》2013,(7):95-96
《带灯》电子书月销量过万贾平凹新作《带灯》电子书在腾讯阅读平台上架一个月,已经销售1.2万册。据了解,《带灯》电子书单本定价15元。目前电子图书最常见的销售价格是2—5元,超过这个价格,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叫好不叫座。各电子书销售平台的惨烈竞争,使电子书长期处于"贱卖"状态,低价策略似乎成为一种法宝。而《带灯》的线上宣传,不仅包含内容丰富的图书专题和深度的文化解析,还充分调动和利  相似文献   

8.
米勒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差价2美元的说法遭到了一些读者的反驳。另一位读者说,即便米勒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仍然不能解决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看完一本纸质书,你可以转卖、赠送,或者借给朋友,也就是说,一书可能被多人阅读。而电子书却没有这些可能。所以,拿100位纸质书读者和100位电子书读者相比,后者是一人一书,前者可能是多人一书,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0,(12):56-56
美国谷歌公司6日新推出电子书店,力图在迅速发展的电子图书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谷歌在其官方博客中介绍说,谷歌将通过其新的在线书店eBookstore提供电子书销售等服务,可浏览的电子书数量超过300涵盖近4000。读者可以购买其中的数十万种电子书。出版商保证目前市场上的畅销书籍都可以在谷歌的电子书店里买到。  相似文献   

10.
电子书产业发展下的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书产业与数字出版引发的阅读革命给图书的出版、发行和服务带来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图书馆的上下游产业,同时给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带来了较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应建立样本馆藏、核心馆藏和虚拟馆藏,采用密集书库、藏阅分离的空间布局,建立多种合作获取图书资源模式,提供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一体化检索,建立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整合评价体系,以应对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和读者阅读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从外文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谈起,通过梳理国家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资源拥有现状以及引进的原则和方法,总结了外文电子图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把握馆藏发展重点、挖掘电子书数据库优势、积极应对电子图书出版商的销售模式、有效揭示电子书资源等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2.
4月21日,书生读吧网与中国图书商报社联合发布《2009—2010年度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中国电子图书读者总数为1.1亿人,首次破亿,比2008年增长27.8%,增长速度比2008年有所放缓。电子图书总量达到97万种,新增电子图书16万种。  相似文献   

13.
提供电子书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的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也在积极地探索电子书的管理、利用和服务模式。文章对图书馆开展电子书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就如何开展电子书服务,提高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效益提出建议:完善电子图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拓展图书馆电子书发现渠道,提高电子书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电子书资源的评价机制,提高电子书服务效益;加强馆际合作,促进电子书的资源共享;加强对馆员版权意识的培训,重视对电子书版权管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图书已逐渐渗入到高校的图书馆及日常的教学中。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电子书服务存在的问题:电子书资源质量不高,其内容不能满足高校用户的需求;电子书专属阅读器限制了电子书的利用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完善电子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建立健全的电子书资源评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电子书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扩张的推动下,正以一种不可抗拒的磅礴之势,进人人们的视野,无论在出版种类上,还是在市场规模上,均有着狂飙式的增长.但随着电子书产业的日益扩大,其格式标准不统一的瓶颈效应亦日益凸显.电子书标准的不统一,已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信息传递的壁垒,极不利于我国电子图书的普及,也给读者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文将尝试对我国电子书标准进行一次方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米勒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差价2美元的说法遭到了一些读者的反驳。另一位读者说,即便米勒的说法是正确的,他仍然不能解决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从读者的角度来说,看完一本纸质书,你可以转卖、赠送,或者借给朋友,也就是  相似文献   

17.
E-BOOK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BOOK(电子书)是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支付为主要交换方式的一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它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是基于网络的出版发行和阅读方式。一、E-BOOK概况请看下图中所列出的阅读方式的角度来分,E-BOOK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在线阅读方式的电子图书。它是指读者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的电子图书文档后,直接在网上阅读。第二种:下载阅读方式的电子图书。这种阅读方式的电子图书事实上与第一种在线阅读的电子图书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将电子文档从网上下载后在单机(PC或终端)上阅读。第三种:专用手持阅读器的简称。如国外最早推出的Soft-Book和PocketBook,国内即将推出的“掌上书房”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采用的外文电子图书获取方式主要包括收集网络免费电子书、单本购买、打包购买、短期租借和读者决策采购。上述方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图书馆应综合考虑出版商提供的销售模式,结合读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外文图书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19.
王卉莲 《出版参考》2010,(10):39-39
iPad平板电脑上市三周后,O1Reilly Media.Inc.研究部门资深分析师Ben Lorica对iBooks电子书在线商店上的图书产品进行调研。根据O1ReillyRadar系统4月26日的统计数字,iPad可提供超过4.6万种电子图书。  相似文献   

20.
2003年,网络出版这一新生事物开始驶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据预测,今年电子图书的市场需求容量在4000万元左右,已经接近纸书年码洋量的1‰。 在已经涉足网络出版出版社当中,很多传统出版社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书和纸书的同步出版,即在纸书出版的同时或一个月之内出版电子图书。同步出版使得网上读者和数字图书馆用户在购买纸书之前先阅读到电子版本,真正体现了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优势。而读者出于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会在网上看整本书,而只是大致浏览一下,一旦对作品感兴趣,反而会激发他们去购买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